“某趣阁”最新网址:http://www.mouquge.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某趣阁 > 历史穿越 > 豫亲王舒爽日常(清穿) > 《豫亲王舒爽日常[清穿]》TXT全集下载_16

《豫亲王舒爽日常[清穿]》TXT全集下载_16(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变O后,我和顶流相爱相杀 渣夫欠收拾 重生回到八年前 都市妖精拯救计划[快穿] 重生八零之女首富养成计划 第二次失忆 这只狼狗有点奶[穿书] 穿书暴富后我踩翻修罗场 虐渣能手[快穿] 深渊国度

可如今除了这个办法,好像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

众人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最后还是多铎道:“这几日我猜赵率教肯定会派人送信给袁崇焕,他一向谨慎,怕满桂心中仍有嫌隙,所以这封信一定会送到袁崇焕手上,我们不如派人守在锦州到宁远城的必经之路,将这封信截下来。”

“截下来之后呢?”阿敏只觉得自己从前是太小看这两兄弟了,“赵率教与袁崇焕同僚多年,若没收到赵率教的信肯定会想别的办法,一封信不行,送两封信,两封信不行送三封信,总会有漏网之鱼。”

多铎轻笑一声,“若是袁崇焕收到赵率教送的第一封信,应该就不会有第二封信,乃至于第三封信。”

“我记得大汗身边有位老师会写汉字,不如叫他照着赵率教的字迹临摹一份送去给袁崇焕。”

这样,袁崇焕收到的消息就是他们想告诉袁崇焕的消息了。

这样也行?

皇太极一愣。

莽古尔泰却直摆手,开头就是那句经典口头禅——你个小兔崽子懂什么,接着更是没好气道:“照你这么说,那我们别要明廷那些援军来了岂不是更好?袁崇焕那么聪明的一个人,会忍不住赵率教的字迹来?”

“凡事得试一试才知道,若是不试,如今这僵局只怕永远都打不破。”多铎早已习惯和莽古尔泰的相处方式,其实吧,莽古尔泰这人蠢是蠢了点,倒也不算特别坏,“若是袁崇焕不相信,对我们而言没什么损失,要是袁崇焕相信了……岂不是美事一桩?”

如今金国这些贝勒几乎人手一本《三国演义》,把这本书作为自己打仗的指路明灯,论读书,没几个人是明廷那些文人的对手,袁崇焕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他必须要跳出常规人的思维,这样才能那么一丁点胜算。

皇太极当即就安排人下去守着了,至于信中写什么,则是有待商榷。

但不管怎么商量,赵率教所写的信的中心思想是不能变的,毕竟袁崇焕与赵率教乃是多年同窗,对赵率教的思维习惯与处事风格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阿敏与莽古尔泰擅打仗,可代善更擅长扮演“军师”这个角色,当然,这也是对代善“聪明狡猾”的一种褒奖。

第47章

代善斟酌了许久, 这才道:“我们八旗将士统共就这么多人,这一点, 袁崇焕是清楚的, 人数往多了报显然是不现实, 不如唱一出空城计。”

他年纪不小了, 如今有了孙儿, 惜命得很, 总想着颐养天年, 再加上从前受过伤,这两年他很少出去打仗,有事儿没事儿就坐在家里琢磨《三国演义》、

说着,他更是看了多铎一眼,“多铎,你觉得如何?”

纵然众人明面上没有说, 可多铎在他们心中俨然已成了“小军师”, 这话也不会说的, 传出去,那几个大贝勒面上哪里挂得住?

正喝茶的多铎只觉得受宠若惊, 这代善也太给自己面子了吧,不过人家给自己面子, 他也不能不懂事, 只点点头,煞有其事道:“我觉得您这话说的有道理,唱空城计说着简单, 可咱们的将士该藏在哪儿?这么热的天儿,若要将士们都憋在营帐里,只怕不大可能。”

暂且不提热不热这件事,就说吃喝拉撒上就有很大的难度。

代善也有点犯难了。

阿敏却是毫不犹豫道:“如今这个关头自然是要克服一切困难。”

这话说的是丝毫没得商量。

多铎却觉得不大合适,不洗澡天气热可以克服,但一大群臭男人躲在军营里,吃饭睡觉如厕都在一起,这滋味……想想都觉得妙不可言。

后来还是皇太极想出来一个好办法,如今八旗将士加在一起约有六万余人,一万将士驻扎原地,一万将士藏于粮仓、营帐之中,还有一万将士则藏于锦州城外的山洞、树林里,若有什么风吹草动,则急忙赶去支援。

至于皇太极则带着诸位贝勒和所谓的“五万精兵”前往宁远城,也就是袁崇焕的所在地。

计策定下来了,可如今却不是动身的时候。

毕竟如今就动身,实在是不符合皇太极的做事风格,这几日,他便与赵率教打起了太极。

最初赵率教见着城墙下乌压压的一片,心里是慌乱不已,可后来一想不对啊,皇太极这小子要是能硬闯上来,早就冲上来了,哪里还会等到现在?

所以面对着皇太极派人送进来的劝降书,他是嗤之以鼻——你要打就打,打又打不赢,还想劝老子投降?做梦!

可他也怕如此直白的语气怼回去,皇太极一怒之下真打起来,他对袁崇焕不好交代,所以还派了使臣去与皇太极谈判。

原本皇太极是打算派人进城谈判的,可赵率教不敢,怕其中有诈。

多铎和代善、阿敏一同见了这位年老消瘦的使臣,多铎对于自己也能参加如此重要的场合表示很讶异,最后还是济尔哈朗一语惊醒梦中人——你嘴皮子了得,年纪又小,就算是真说错了什么话,也不会有人放在心上,觉得我们金国没了规矩。

多铎听闻这话,还是有点小小的失落的,他以为皇太极是真看中了他身上的才华。

抛开这些不谈,多铎见到明廷为首的那位使臣时,愣了一愣,这让他有种错觉,好像一阵大风吹来,便能将这位老大爷给吹走了,幸好如今是夏日,风不大,他身后还跟着几位搀扶他的使臣。

落座之后,便开始谈判。

明廷派来的那位老大爷,不,那位为首的使臣陈大人满口的之乎者也,听的多铎是一头雾水,更别说阿敏了,阿敏那眉头皱的恨不得能夹死苍蝇。

不过多铎琢磨琢磨,也算是懂陈大人的意思了——不光是金国人也好,还是明廷人也罢,几百年前都是一个祖宗,这样打来打去没意思,我们赵大人与皇上禀告过了,若是你们现在退兵,想要什么还有得商量,若是真打起来,以后可就没得谈了。

多铎只觉得这位大臣简直是……脱了裤子放屁,我们如今最想要的是粮食,你们有吗?我们还想要你们的城池,你们舍得给吗?

代善很委婉,笑着道:“陈大人啊,您也是明廷的三朝元老,您觉得我们是想要你们明廷的东西?”

阿敏顺着他的话继续道:“况且如今你们明廷也没什么东西让我们瞧得上了!”

多铎看到那位年老的陈大人嘴角抽了抽,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他有点庆幸皇太极派的是阿敏来谈判,若是莽古尔泰来,只怕这位陈大人不知道被气死多少回了。

阿敏强势霸道惯了,也不在乎陈大人好不好接话,只道:“陈大人,你说了?”

陈大人的嘴角又抽了抽。

多铎瞧的清楚,这位陈大人好像还白了阿敏一眼,像这种学富五车、饱读诗书的大儒,平素是最讲规矩的,如今只怕也是被阿敏的不行。

代善又出来打圆场,笑眯眯道:“如今这般僵着也不是个事儿,我看不如这样,你们锦州派兵百人千人都可以,我们只派出十个将士来一战,以此定输赢。”

“要是你们不敢的话,就献出锦州城内所有粮食和财务,不知道陈大人意下如何?”

这下子,轮到多铎嘴角抽了抽。

这话,谁信谁傻子,他看陈大人虽年纪大了,却是耳清目明,一看就是个极聪明的人。

这些人都狡猾得很,代善这样说无非是想引赵率教打开城门,从而引起一战,就锦州城内那些将士和八旗将士打起来,说句不好听的,那真的叫以卵击石。

只是这个道理连多铎都懂,一只脚已经踏入棺材的陈大人如何会不知道?

他支着耳朵,佯装没听到:“大贝勒方才说什么?”

代善把将才的话又说了一遍。

陈大人长长叹了口气,“大贝勒实在是太抬举老朽了,我一大把年纪,在赵大人跟前说话也没什么分量,照大贝勒这样说,这笔账怎么算都是我们划算,不过还是得等我回去问问看赵大人。”

说着,他又是一顿,“这么大的事儿,我看我们赵大人也当不了家做不了主,赵大人得问问看袁崇焕袁大人,袁大人只怕也做不了主,得写信回去问问皇上……”

照他这样一个个问下去,只怕要等好几个月了。

陈大人也瞧出阿敏他们脸上的不耐烦,只道:“几位贝勒莫要见怪,像我们这种拿朝廷俸禄的小官儿,既当不了家又做不了主,不像几位贝勒似的说什么就是什么。”

多铎也算是看出来了,陈大人这人吧,永远都是笑眯眯的,你说什么他都没脾气,要么装作没听见,要么说回去商量商量……这场谈判只怕最后也是无疾而终。

不过从一开始,多铎也能想到的。

送走了陈大人,皇太极又再一次召开了紧急会议,大家都算是看出来了,赵率教这是在拖延时间。

众人七嘴八舌的,皇太极心情不是很好,只道:“……如今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们没有退路可言,只能继续打下去,不过也算是有件好事,昨日我们劫到了赵率教派人给袁崇焕送信。”

“和我们猜的一样,锦州城内的粮食只够供应一个多月的时间,赵率教请袁崇焕派出援兵。”

“我已经安排人将我们的信送出去了,想必昨天晚上袁崇焕就已经收到了信。”

这是好消息,在如今而言更是算得上是天大的好消息。

可在场贝勒面上却无一人有喜色。

多铎更是与多尔衮互相交换了个眼神——说好听的皇太极这叫谨慎,说不好听的,皇太极连他们都防着了。

不过,多铎并不意外,这事儿像皇太极的作风。

莽古尔泰却觉得自己受了伤,只道:“大汗这是什么意思?莫不是不相信我们?”

“你们都是我的亲兄弟,我怎么可能不相信你们?”皇太极正色道:“可如今战况紧急,小心些总是好的,多一个人知道,便多一分危险。”

话虽是这么个道理,但是谁听了心里都会不舒服。

莽古尔泰只小声嘀咕——莫不是觉得我们会当叛徒?

这些日子,皇太极与莽古尔泰关系走得很近,隐隐有了拉拢之意,其实对上位者而言,很多时候不需要你多聪明多厉害,需要的是服从,需要的是能够掌控。

众人再无人接话。

皇太极则放出话去,五日之后八旗将士动身前去攻打宁远,对外宣称他会带五万人去宁远城,实则只会有三万人去,至于那少的两万人,则会用稻草人代替。

两碗稻草人坐在马上,远远看去,足以以假乱真,真的将士则徒步走路。

八旗将士之所以能够屡战屡胜,一部分原因是先天性的身体因素,一部分原因则是他们能吃苦敢拼搏。

这下哪些人留在锦州,哪些人跟着皇太极一起攻打宁远,又成了个问题。

如今四大贝勒共同管事儿,剩下三位大贝勒都有话语权,原本皇太极打算留下莽古尔泰与代善在锦州,阿敏随着他一起去宁远城,可谁知道阿敏却是不愿意。

阿敏道:“……如今我们是等着明廷将士前来援助,等着锦州的赵率教放松警惕后出城来,好来一个瓮中捉鳖,但大汗想过没有,若我们去宁远城,如果不出兵,袁崇焕肯定会怀疑的。”

“可要是出兵,我们这数万将士岂不是成了红衣大炮下的亡魂?我镶蓝旗将士虽不畏生死,也不会明知道前头没了活路,还去赶着送死吧?”

他知道皇太极看他不顺眼,知道的不是一日两日了。

不过他一直没有放在心上,他要是不愿意出兵,皇太极还能怎么样?

就像是从前他违背了与朝鲜签订的盟约一样,做了就做了,皇太极就算是暴跳如雷,恨他入骨,又能怎么样?

第48章

多铎坐在下首, 再次看了多尔衮一眼,眼神中说的很清楚——哥, 你看, 怕是又要吵架了。

可多尔衮却没什么反应, 毕竟意料之中的事情, 皇太极派谁去宁远, 谁都不愿意去的。

皇太极如何根本不敢用大汗的身份压制他, 想想也知道, 他压也压不住,只能耐着性子道:“我当然知道我们三万将士对上袁崇焕那五六万大军胜算极小,可是袁崇焕并不知道我们只带了三万人过去了,他们也不愿贸然等着,我们只要像赵率教一样拖着,等着攻下锦州再杀回去就行了。”

“万一要是打起来了怎么办?战场非同儿戏, 不是靠猜的啊, 我的大汗!”阿敏已经怒了。

说来说去, 他就是不愿意,“大汗也别说我们镶蓝旗将士厉害, 我们的战功和名声都是一个个将士靠命拼出来的,要是真的因为这个原因推我们出去, 以后我们也只管像镶白旗将士一样吃喝玩乐就好了。”

多铎:“???”

他只觉得自己没招谁没惹谁, 怎么就躺枪了?

他很想同阿敏理论理论,当初镶白旗将士不怎么样,不代表他们如今也不怎么样。

不过看了看如今这局势, 多铎还是选择了闭嘴,他很怕辩解一二,皇太极直接来一句——你既然说你们行那就你们上吧!

如今这时候,还是别逞能了。

阿敏与皇太极争的是脸红脖子粗,到了最后更是丢下一句话来——你们的命是命,难道我镶蓝旗将士的命就不是命了?既然大汗说此次过去宁远城不过是走个过场,那随便谁去都成,既然这样,不如抽签,若是真抽到我了,我绝无二话!

话都说到这来,谁要是敢说不同意,看阿敏那架势恨不得要撸起袖子跟人干架了。

皇太极没办法,只能同意这办法。

问到多铎时,多铎也同意了。

其实心里他还是有点怕的,万一真抽到镶白旗将士去宁远城,他躲都躲不开。

但他没选择,毕竟这是最公平的办法。

为了公平起见,抽签则是在众人都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的,除开正黄旗与镶黄旗两旗将士必去宁远城,还剩下六旗。

因条件简陋,所以只将六旗的名字写在纸条上,混在一起,为公平起见,让大哥代善抽取其中一个。

多铎屏住呼吸,待代善打开纸条,眼神却落在多铎面上。

营帐里热气腾腾,憋闷得很,可就在这一刻,多铎只觉得背后凉沁沁的一片,拿过代善手中的条子一看,果然见着上头写着“镶白旗”三个大字。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多铎面上。

多尔衮见状,忙道:“大汗,我正白旗将士愿随大汗前去宁远城。”

对于谁跟着一起去宁远城,皇太极并不在乎。

可多铎却道:“哥,还是我去吧,抽签抽到的就是我。”

他知道去宁远城危险,他不愿让多尔衮以身犯险,多尔衮愿意,可正白旗的将士不一定会愿意的,如今正白旗的将士虽信服多尔衮,可信任这种事积累很慢,坍塌却是转瞬即逝。

皇太极其实是属意让多铎去的,可他向来乐于做好人,便说要多铎与多尔衮下去商量商量。

出了营帐,多尔衮难得强势,直接走了。

多铎忙追了上去,“哥,你就让我去吧……”

多尔衮连步子都没有停一下的,“我都说了不行。”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想着对正白旗的将士说是你抽到了签,可万一有人说漏嘴了怎么办?到时候你可有想过正白旗那几千将士会怎么想?”多铎拽着他的袖子,逼着他看着自己,“若只有你一个人,我绝不拦你,可你带着六七千的将士一起去,你有想过那些将士的感受吗?”

愿赌服输,该是他去就是他去。

多尔衮脚下的步子一顿,多铎更是道:“哥,明廷人人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当初我在铁山城内能够平安无事,这一次我相信我也能够平平安安回来的。”

“更何况还有我和袁崇焕的赌约在了,他跟我打赌赌输了,要是我真的被他们抓起来了,那这个条件就是放我离开……至于你害怕我受伤,我这么机灵的人,到时候大汗去哪儿我去哪儿,保准不离开他半步。”

多尔衮长长叹了口气。

“那……我就当你答应了。”多铎见他这模样,就知道他不会再说什么,多尔衮这人吧,向来是吃软不吃硬的,他慌忙撒丫子跑远了,一边跑还一边说:“那我现在就要镶白旗的将士去准备准备,收拾东西去!”

他知道他这话一出,就再不会有回旋的余地了。

多铎回去之后首先喊来了苏和泰,将这事儿与他说了,苏和泰满脸愕然,显然对这位小贝勒的手气很是不满意。

多铎是晓得他这个人的,嘴上擅说漂亮话,什么上刀山下火海再说辞,可真要他做什么,他第一个不同意。

这不,苏和泰道:“属下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单单叫咱们镶白旗将士去宁远城,我怕将士们有意见,毕竟也不是每个人都参加抽签了的……”

说到这儿来,他发现多铎脸色似乎不大好看,话锋一转,忙道:“小贝勒,我也不是说大家伙儿都不愿意去,只是您也知道明廷有红衣大炮,宁远城内还是袁崇焕守着,如今将士们一听红衣大炮和袁崇焕这几个字,就已经吓破了胆。”

多铎讥诮一笑,“听你这意思,是不愿意去了?”

说着,他更是直接往镶白旗营帐去了,召集各牛录开会。

牛录不过是基层小官儿,每个人手下管着三百人,如今二十来个牛录坐在营帐里闹腾腾、臭烘烘的,只猜测是不是发生什么大事儿。

多铎扬声道:“请大家静静,今日我找诸位过来是有事儿要宣布,父汗去年因伤病去世,我时常梦见父汗,更是觉得这血海深仇不能不报……我也知道很多人不是真心实意想要加入镶白旗的,可粮食大家想不想要?金银财宝想不想要?出人头地想不想要?”

“既然大家来了这一趟,肯定是想有所建树的,那么现在我们就有这样一个机会……”

他说起话来慷慨激昂,当领导也是需要历练的,想当初他最开始练兵时看着下面乌压压一群,说话舌头都直打转,如今全然不一样了。

到了最后他更是道——我一定会竭尽全力保护大家平安的。

他不信命,若世上真有命数这一说,为何他会穿越到这个年代,穿到多铎这个小贝勒身上?

他信的是人定胜天!

富贵险中求,在场的牛录既然能坐到如今这位置,肯定是有拼劲儿有闯劲儿的,一听这话是热血沸腾,不少人当即已经直接表态但听多铎吩咐,还有一部分人则持观望态度。

但是情绪这种东西是会传染的,架不住多铎说什么富贵险中求,到了最后这些牛录们都说回去通知手下的将士。

一旁的苏和泰看的是目瞪口呆,见着小贝勒先抒情后鼓劲儿最后拿出元宝美女来,真的是看呆了。

到了傍晚的时候,这二十来位牛录就已经全部与将士协商好了,当然其中也有不愿意去宁远城的牛录和将士,可见着别人都去了,一咬牙只能答应了。

只是多铎没想到,第二天满桂就带着援军来了。

多铎有点摸不透,也是因此他更加觉得袁崇焕是个用兵鬼才,按照道理来说,他们如今有六万将士驻扎在这里,满桂就算是带着关宁铁骑来的,可也只有一万兵马。

关宁铁骑用的都是辽东将士,个个生的都是人高马大,就是为与八旗将士打仗而提前训练好的,所骑的战马、所配备的武器都是最先进的。

哪怕带领关宁铁骑的将领都是几年前曾败于八旗手下,这些年一直想着报仇的满桂。

只是这一场战打的……不算尽兴。

多铎别说没见到一直挺想见的满桂,甚至连他们打了胜仗才知道。

这次也不知道是袁崇焕还是满桂的失误,满桂带了一万关宁铁骑正朝锦州方向冲过来,打算与赵率教来个内外夹击,不说打的八旗将士落荒而逃,起码也是元气大伤。

只是满桂怎么都没想到,他们在经过笊篱山的时候碰到了正在巡查的莽古尔泰。

莽古尔泰人虽笨了点蠢了点,拼命这方面还从未输过谁。

他本是闲来无事,所以才拉上正蓝旗中的将士去笊篱山操练操练的,其实吧,这也是个借口,他实在是太无聊了,在盛京的时候,他每日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到了这里做什么都有人盯着,特别是阿敏,看他是百般不顺眼。

没想到却叫他瞎猫碰到了死耗子,有将士听到不远处有马蹄声,众人该埋伏的埋伏,该回去报信的报信,没想到他一看,却是满桂来了。

在明廷,关宁铁骑宛如神一般的存在,可碰上八旗将士,好像也还是稍逊一筹。

其实这也不能怪人家关宁铁骑,第一是他们身体并不如金国人强壮,二来则是明廷如今宦官当政,本就是天遇大旱,粮食不够,被上头的人这里克扣一点,那里克扣一点,他们赶路一两日,天儿又热,却是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力气打仗?

第49章

反观正蓝旗将士养精蓄锐多日, 最开始的时候尚没有反应过来,还有点不适应, 可等着援军一到, 他们热身完毕, 自然是旗开得胜。

可怜满桂这位将军还没到锦州, 就被打的落荒而逃。

等着多铎求了多尔衮几次, 跟在多尔衮屁股后面到笊篱山时, 只剩下满地的尸首和宛如战胜了的公鸡一样、昂着头一脸骄傲的莽古尔泰。

莽古尔泰很久没觉得扬眉吐气过了, 眼神扫过所有人,最后落在了阿敏面上,哈哈大笑,“我当满桂那胖子有多厉害,我当那那关宁铁骑有多厉害,没想到却是不堪一击, 满桂那胖子打仗不行, 跑的倒挺快, 我这刚开始热身,他就已经跑了!”

多铎听了这话只觉得好笑, 莽古尔泰明明自己就是一胖子,怎么好意思喊别人胖子?

没想到莽古尔泰又道:“阿敏, 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多铎听了这话扑哧一声就笑出来了。

说起来莽古尔泰和阿敏不合已非一日两日, 两人年纪相当,又是从小跟在努尔哈赤身边的,每次打仗, 努尔哈赤的夸赞都是给了阿敏,贬的都是莽古尔泰,就连大贝勒论资排辈,阿敏也是排在莽古尔泰前头。

阿敏“哼”了一声,“瞎猫碰到死耗子!”

莽古尔泰正高兴了,阿敏的话没听到,要不然又是一阵吵。

满桂已经走了,多铎等人自然是又回去了,经此一战,皇太极便再周遭加强巡逻,原本是打算三日之后出发宁远城的计划也不得不推迟。

其实八旗留下三万将士在这里已是绰绰有余,可这些将士并不能随便暴露,免得打草惊蛇。

皇太极便将前往宁远城的日子推迟了几天,毕竟做戏要做全套嘛!

这一场胜仗给了八旗上下鼓舞,众人是高兴不已,甚至到了傍晚已经开始宰牛宰羊,以奶茶代酒庆贺。

多铎却觉得不对劲儿,可到底是哪儿不对劲,他却说不上来。

他一个人坐在山坡上,看着夕阳一点点落下,心里是空落落的。

多尔衮却拿过来一个羊腿给他,坐在他身边道:“今日本该是高兴的时候,你怎么愁眉苦脸的?”

多铎摇摇头,接过羊腿依旧觉得没什么问题,“我也不知道,我总觉得其中有诈,袁崇焕那样聪明的一个人,难道不清楚他们关宁铁骑的实力吗?”

“今日就算是满桂没有在笊篱山碰到莽古尔泰,可八旗将士都在锦州城外,满桂依旧是没胜算可言。”

多尔衮听他这么一说,也愣了一愣,“听你这么一说,好像是不太对劲。”

袁崇焕这人神就神在没人能猜到他到底在想些什么,他对这些贝勒们的性子想必也是琢磨过的,知道这些人容易骄傲自满,一场胜仗下来兴许就找不到北,连最基本的判断都没有。

多铎想着历史上明廷在此场战役中是大胜的,觉得事情肯定不会这么简单的。

可他到底年纪尚小,基本上没打过仗,想来想去也没想出来是哪儿出了问题。

这下,原本是一个惆怅坐在山坡的少年顿时变成了两个坐在山坡惆怅的少年了,多尔衮打仗经验虽少,可还是有点的,“多铎,你说会不会是袁崇焕派满桂过来探探路的?”

除了这个理由,他实在想不到别的。

多铎摇摇头,“我觉得不会这么简单,袁崇焕在明廷这么严峻的情况下还能屹立不倒,肯定是有他的过人之处,你将才说的他肯定也想得到,也算到了我们会这样想,你说他会不会反其道而行?”

多尔衮想了想,道:“你的意思是他让我们觉得他会派援兵来,实际上他并不会派援兵来,如今用的不过是缓兵之计,打算拖延时间?”

多铎微微叹了口气。

原本他以为打仗只要拼体力就行了,没想到打仗还得拼脑力和口才,“我觉得袁崇焕那么聪明的人,凡事肯定不会只想一种对策的,如果我是他,见你们留兵驻扎在这里,那我就不动,若你们起兵去宁远城,则攻打留守驻扎的将士。”

“虽说明廷有十余万将士在这里,可论起打仗,他们实在是不堪一击。”

“而如今我们的粮草……根本不足以支撑我们一直留在这里,距锦州城内没吃的和喝的,怕还有段时间,所以,我怀疑袁崇焕还是更想拖着我们。”

因是边境,时常饱受战乱之苦,所以锦州城老百姓一直过得不算富庶,根本没有多余的银钱储备太多粮食,但家家户户却是养了有猪鸡羊牛的,实在没吃的,这些东西也可以杀了吃。

皇太极前些日子虽下令已截断通往锦州城内的河流,可锦州城内还是有水井,估计短时间内不会缺水。

多尔衮一分析,觉得多铎说的很有道理,两人羊腿不吃了,奶茶不喝了,直接去找皇太极。

皇太极听闻他们的分析,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沉默了许久。

若说了解袁崇焕,皇太极和他接触并不多,远没有多铎了解他了解的清楚,可他却又不愿意承认自己落入袁崇焕的死局之中。

他只道:“你们先下去吧,让我想想。”

这一仗事关重要,只能赢不能输。

多铎与多尔衮下去了。

多铎心里还是挺担心皇太极脑袋转不过来弯的,人啊,一旦钻入死胡同,想要出来就没这么简单。

他忐忑不安睡了一夜,翌日一早皇太极就来了。

皇太极如今是大汗,是金国身份最尊贵的人,平素想见谁都是直接找人来请的,很少自己亲自过来。

要是多铎没记错的话,皇太极这是第二次来找自己,第一次是他刚穿过来、病重的时候,“大汗怎么亲自过来呢?”

“闲来无事,所以出来走走。”皇太极眼睑下一片青紫,转头一看,多铎也一副没睡好的样子,“从前父汗在世的时候,总是会部署好一切,我们只要照做就行了,如今到我这里,凡事都要靠我拿主意,我这是一宿一宿睡不好觉。”

这是兄弟又要开始谈心的节奏?

多铎什么都不怕,就怕皇太极跟自己掏心窝子,要是自己掏心窝子吧,怕被皇太极骗了,这不掏心窝子吧,怕演技不到位,“能者居高位,位置坐的越高,要操心的越多,不管怎么样,大汗都得注意身体。”

皇太极微微颔首,甚至亲昵握住他的手,将多铎吓得一个激灵,“父汗屡次给你托梦,说明定是在父汗暗中保护我们,那就按照原定计划施行吧!”

多铎悬在嗓子眼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可他万万没想到皇太极这狐狸对着几位贝勒却将责任都推到了自己身上——多铎得父汗托梦,所以我们按照原定计划实行,我与多铎带兵去宁远城,剩下你们则继续驻扎原地。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综影世界夺美,我绑定了主角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带着嬴政反大秦!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红楼之开国篇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大夏第一毒士,从废相开始 大明文魁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初唐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