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趣阁”最新网址:http://www.mouquge.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某趣阁 > 历史穿越 > 豫亲王舒爽日常(清穿) > 《豫亲王舒爽日常[清穿]》TXT全集下载_15

《豫亲王舒爽日常[清穿]》TXT全集下载_15(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变O后,我和顶流相爱相杀 渣夫欠收拾 重生回到八年前 都市妖精拯救计划[快穿] 重生八零之女首富养成计划 第二次失忆 这只狼狗有点奶[穿书] 穿书暴富后我踩翻修罗场 虐渣能手[快穿] 深渊国度

济尔哈朗苦笑一声,“我倒是宁愿阿敏像多尔衮一样就好了,阿敏什么时候都将我护的好好地,让我就快成了个废物……”

他没说的是当初带兵攻打毛文龙是他偷偷求到皇太极跟前去的,因为他知道与阿敏说,阿敏一定不答应,阿敏总是与他说——我们兄弟几个如今就剩下你我,我常年打仗,什么时候死了不足为奇,济尔哈朗,你得好好活着,平平安安的活着……

想着这些事儿,济尔哈朗将两坛子酒都灌了下去。

喝醉了才会什么事儿都不记得的。

他一醉方休倒是舒服了,多铎看着烂醉如泥的济尔哈朗却觉得头疼,本想安排人将他送到客房,没想到平日里看着很讲道理的济尔哈朗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拽着他的袖子舍不得撒手。

习武之人手劲儿都很大,那满喊了几个人都没办法将他们俩儿分开。

多铎也没办法,只能让他和自己睡在一张床上。

没想到,这才是噩梦的开端。

济尔哈朗喝醉了酒浑身酒气这多铎忍了,鼾声不断多铎也忍了,夜里说梦话,多铎还是忍了。

可多铎怎么都没想到济尔哈朗睡相极差,要么把腿和胳膊都压在他身上,要么将他挤在角落里,到了最后,更是将多铎一觉踢下了床。

多铎几乎是含泪在炕上蜷了小半夜,也是怪他懒得很,想着半夜了,懒得折腾再去客房。

更气人的还在后头。

第二天一早济尔哈朗一起来,看着多铎一脸疲态,眼睑下面一片青紫,还道:“多铎,你这是怎么呢?昨晚上可是去当强盗呢?”

多铎冷声道:“你问问你自己。”

济尔哈朗昨儿喝断片了,后来还是身边的侍从提醒,这才想起发生了什么事儿,特别是听到几个人没办法将他拽走,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与多铎道了歉。

末了,他更是添了一句,“多铎,这事儿你可别往外说。”

说出去,也是怪丢人的。

多铎冷哼一声,“我才不会说了,我还等着娶媳妇了,不过济尔哈朗……我就不懂了,你这样你的福晋是怎么受得了的?”

济尔哈朗嘿嘿笑了一声,他才不会与多铎说别人的福晋、侍妾每晚是巴不得他们过去,可他府邸里的福晋、侧福晋、侍妾都不希望他过去。

说了,还是怪丢人的。

反正人来都来了,多铎便留了济尔哈朗在这里吃早饭。

谁知道早饭刚用了一般,皇太极就派人过来,说要他们赶快进宫一趟。

如今时辰还早,从前议事都是在上午时,从未有这般早的时候。

多铎与济尔哈朗对视一眼,知道怕是有大事发声,连早饭都没用,和多尔衮一起去了宫里。

多铎以为自己来的算早的,没想到他们兄弟仨进来时候,除了莽古尔泰,人都到齐了,一个个神色严肃,脸色极为难看。

多铎见了,大着胆子问了一句,“大汗,这是怎么呢?”

连他都看出来了,皇太极好像不是很高兴的样子,皇太极一向是喜怒不形于色,这般神色,还真是十分少见。

第44章

皇太极脸色沉沉, 在多铎的印象中,还从未见过皇太极有脸色这般难看的时候。

还是代善说了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阿敏与朝鲜签订了盟约, 没想到阿敏一撤军, 朝鲜就倒戈相向, 与明廷写信求助了, 更是言明他们是如何打了败仗。

用阿敏的话来说, 朝鲜就像是明廷养的一条狗, 他们打狗时, 明廷不管不问,他们一走,狗忘了当初答应他们的话,转头又投向了明廷的怀抱,敢情他们这仗都白打了?早知如此,就该一举灭了朝鲜这些小兔崽子!

最气人的事还在后头, 明廷更是对朝鲜此举进行了表彰, 说朝鲜“君臣大义, 皎然日星”,就是说朝鲜深明大义, 其心思就和天上的太阳和星星一样质朴明亮。

这可是将众人气的够呛,在皇太极等人看来, 这些人也是够不要脸的。

多铎听了这话, 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气人的是他们之前付出的努力差不多算是白费了,如今再想出兵,人力物力都不支持。

他觉得好笑的是原来他觉得皇太极阿敏他们已经够不要脸了, 如今一看,好像朝鲜和明廷也挺不要脸的,想想也是,如今这个世道想要国家存活下去,比的不就是不要脸吗?

姗姗来迟的莽古尔泰听闻这话也是气愤得很,直说要再次攻打朝鲜,打的他们满地找牙。

皇太极却道:“朝鲜……不足为惧,他们就像是明廷的枝丫,明廷倒了,他们也没好日子过。”

若不是依靠明廷,就朝鲜这实力,几乎是谁打过来,他们都得输。

皇太极转而看向多铎,“最近你可还有与袁崇焕书信来往?”

顿时,众人的目光又落在多铎面上,看众人这神色,敢情多铎和袁崇焕私交很好似的,“袁崇焕袁将军的确是和我有书信往来,可每次谈的都是些家常之事,重要的事情倒是没人提起。”

这些信笺,皇太极其实都是看过的,如今问问不过是走个过场。

皇太极微微颔首。

昨日虽商量过打不打明廷的事,今日又商量的是这事儿,可昨日的情形与今日显然不大一样。

众人转变心态,重新商量起来。

莽古尔泰昨日被皇太极说了一顿,脾气好了点。

阿敏想着自己花了半年的时间打的胜仗相当于现在白打了,攻打明廷的心思也隐隐冒了头。

最后一番商量下来,皇太极发话了——打,一鼓作气打下去,打的明廷满地找牙。

多铎却觉得不妙,本打算说上几句,可见着多尔衮扫过来的眼神,见代善都士气满满、说要一同出征的话,想了想,话到了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攻打明廷,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八旗在盛京的将士除了镇守皇宫的将士,其余人几乎是全部出动。

多铎作为镶白旗旗主,自然是逃不掉的。

他有点担心,还是很有点担心的那种,可偏偏如今皇太极连出征的日子都定下来了,他也不好去找皇太极。

说了也是白说。

多铎与多尔衮说起这件事来的时候,是满肚子的担心,“……如今满桂驻扎山海关,袁崇焕守着宁远、锦州,他们所有的堡垒都已经修好,袁崇焕这人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想必粮草弹药都已经准备好了。”

说着,他更是意识到不对劲,迟疑片刻道:“哥,你说会不会是明廷与朝鲜故意唱的这一出双簧戏,惹得我们出战?”

其实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只是没有谁敢往这里想,人人都觉得明廷差不多气数已尽,他们不打明廷明廷就已经阿弥陀佛,又岂敢主动引战?

多尔衮一愣,“若真的如此,那此战我们绝无半点胜算。”

他从小熟读兵书,对满桂和袁崇焕都算是了解,“满桂当年乃是一保定来的无名小卒,靠着军功一步步升到如今一品武官的位置,也是个十分厉害的人。”

“至于袁崇焕,那就更不必说了,如今在明廷虽只是三品文官,可心思缜密,为人狡诈。”

“这次,我们只怕是凶多吉少。”

若这两人在一起,兴许还能找出些破绽来,毕竟这俩人不合不是什么秘密,可如今明廷将这两人分开了,只怕是早有准备。

多铎心里一沉,“哥,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真的不和大汗说?”

“你以为你和皇太极说了,他会收回成命吗?他不会的,他一直都想要攻打明廷来证明自己,这次对他来说是个机会,若错过这机会,阿敏和代善就不一定愿意出兵了。”多尔衮太清楚皇太极的心思了,想了想道:“这一场仗只怕是打定了。”

多铎心里又是一沉,这不是赶着去送死吗?

兄弟两人心情都很沉重,一路上都没有说话。

皇太极出征的时间定在了五月初十,这日子还是皇太极请大师算过的。

从前的皇太极可是不信这些的,可为了这次出征实在是准备良多,听闻大师说此次旗开得胜,更是信心满满。

今儿是五月初五,距离出征也就五日的时间了,准备起来还是挺仓促的。

多铎想着刚怀有身孕的大福晋,觉得她还是挺心疼的。

因要出征,皇太极更忙,已经多日未去过清宁宫,不知道大福晋病了,更不知道大福晋已有了身孕。

这日傍晚多铎去了清宁宫,大福晋脸色和从前比起来更是差了些,想必是为了出征一事烦心。

可当着多铎的面,她直说没事儿,“……我和大汗福气十几年,自继承汗位之后,大汗心心念念想的都是完成父汗的遗愿,早日一统天下,大汗有心愿如此,我怎么会拦着呢?”

如今达哲正在旁边侍奉汤药,听闻这话十分心疼自己姐姐,“可姐姐你也不能不顾自己的身子啊,你看看你,身子都这样了,还整日担心大汗。”

“如今大汗就在宫里,你想看能看得见,想摸能摸得着,到时候大汗去打仗了,只怕你天天吃不好睡不好的。”

“达哲!”大福晋扫了她一眼,“如今何必说这些叫多铎心里也不舒服?”

大福晋拉起多铎的手,从前保养得宜的手如今瘦的就像是鸡爪儿似的,正色道:“多铎,我怀有身孕的事除了我身边的奶嬷嬷,达哲和玉儿,也就你知道,你能帮我保守这个秘密吗?”

多铎没想到大福晋会这般相信自己,愣了愣点点头,低声道:“大福晋,您放心,大汗一定会没事儿的。”

毕竟皇太极是贼精贼精的一个人,谁都可能死了,就他不会死,想方设法都会保全自己的性命。

大福晋笑着道:“多谢你了,多铎。”

多铎见她笑,心里是难受极了,只道:“大福晋,您安心养着,我已经派人去明廷找一位叫庞鹿的名医回来,他是明廷李时珍的徒弟,医术十分了得,有庞鹿在,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当初便是他年幼,可大福晋生下马喀塔的时候,他也隐隐约约有听说过,说大福晋身子不好,生下马喀塔已是死里逃生,只怕这辈子再难有身孕,便是有了身孕,也会难产。

他知道,大福晋这是想替科尔沁生个儿子出来。

其实玉儿和她的使命一样,都是来盛京生儿子的,只是玉儿性子孤傲,并不喜欢皇太极,每每见到皇太极躲都躲不及,怎么可能怀有身孕?

大福晋心里也明白,几年内,若是她和玉儿没办法替皇太极生下儿子,只怕科尔沁又要送个女子过来。

大福晋笑着又给多铎道谢,嘴上道谢,可她心里却是没怎么报希望的,明廷一个个人都自视清高,哪里会愿意来盛京?

多铎也是想过这个问题的,到时候庞鹿来也得来,不来……自己就求着他来,到时候庞鹿给大福晋看了病,就留在镶白旗军营中好了。

他想的还是挺美的。

大福晋说了会儿话,便开始直喘气,多铎则下去了。

马喀塔正与青格在院子里荡秋千,见多铎来了,两个小丫头也不是十分高兴的样子。

青格更是拽着多铎的袖子道:“十五叔,额娘是不是病了?”

这几日就连她和马喀塔都不能时常见到大福晋了。

大人受罪,孩子也是一样受罪,就连向来没心没肺的马喀塔眼里都藏了几分忧愁。

多铎蹲下来,摸了摸她们俩儿的小包包头,笑着道:“放心,你们额娘会没事儿的。”

“真的吗?”就连马喀塔都不大相信。

多铎没想到自己连这小丫头都哄不住了,笑着道:“自然是真的,十五叔什么时候骗过你们俩儿?若我骗人,就让我变成小狗儿,整日陪着你们玩好不好?”

两个小丫头听闻这话脸上才有了几分笑意。

在她们看来,十五叔是天底下最好的人,自然是不会骗她们的。

多铎只道:“过几日我就要出去打仗了,你们俩儿乖乖在家,可别惹你们额娘生气,每日要多吃饭不能挑食,等我回来了,你们俩儿长得白白胖胖的,我一定给你们俩儿带好多好多好东西,好不好?”

第45章

两个小丫头脸上才刚浮现了点笑意, 如今一听这话眼眶又变得通红通红,马喀塔更是嘴一瘪, 直接哭了, 抱着他的胳膊不肯撒手, “不要, 马喀塔不要礼物, 马喀塔不要十五叔去打仗!十五叔, 不要去!”

就算她小小年纪, 也知道“打仗”是什么意思,好些人说着去打仗,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青格强忍着眼泪,哽咽道:“十五叔,你别去好不好?”

见状,多铎心里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只觉得平日里没白疼她们两个, 只笑着道:“我答应你们, 一定会平安回来的,到时候给你们带好多好多好吃的好玩的。”

想必这两个小丫头也见惯了分离的场景, 多铎拽出自己袖子时,马喀塔不吵不闹, 只默默掉眼泪。

多铎心里是难受极了。

接下来的五日里, 多铎是再没有时间去看青格与马喀塔,不过就算有时间,他也不敢去, 见了徒增伤心。

不过他也不忘安排下去,叫人隔段时间便送些吃食、玩意儿去清宁宫,如今大福晋怀有身孕,只怕也不能时时刻刻顾上这两小丫头。

至于军营之中,情况倒是比多铎想象中更好些,多铎原以为镶白旗将士一个个都会不愿意,没想到他们倒是兴致挺高的,直说上次去与毛文龙打仗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对于接下来的这一场硬仗,镶白旗将士还是很有信心的。

多铎见状是五味杂全,心里想着更是不能让镶白旗将士因此丧命。

转眼间就到了出发之日,多铎率着镶白旗将士踏上了征程。

如今五月初,已到了夏日,行军赶路并不比冬日强上多少,一个个将士穿着厚厚的盔甲,走不了几步便是满身大汗,有的时候一场暴雨来了,又是淋的浑身湿漉漉的。

这个时候最怕染上风寒,所以每次随行的厨子总是熬上浓浓的姜汤。

有了第一次出征的经验,多铎并没有感觉特别不适应,唯有吃食上头略有些简单,一来是粮食不够,二来是天气热了,他们出发前带的肉干吃不了几天就已经坏了。

如此昼夜赶路,很快就到了明廷境内。

依旧和上次一样,八旗将士兵分三路,中路由皇太极亲自率领,左路指挥莽古尔泰,右路则交给了代善和阿敏,像多铎这种小贝勒,则是要跟着几个大贝勒一起的。

多铎毫无意外的跟着了皇太极,济尔哈朗跟着莽古尔泰,多尔衮则跟着代善与阿敏。

多尔衮并不放心,分别前一晚是交代又交代,多铎却觉得还好,甚至还宽慰他,“哥,你放心,没事儿的,皇太极那么谨慎聪明的一个人,可不会对我怎么样,更不会落下话柄的。”

这一点,多尔衮还是放心的,“刀剑无眼,我只是怕你受伤了。”

想起上次在铁山城内发生的事情,他还觉得后怕,“我不在你身边,以后得小心行事,一定一定不要逞能,若有什么拿不准主意的事儿,记得给我写信。”

他们隔得并不算太原,若要将士送信,一来一回快马加鞭也就一天的时间。

多铎点头说好。

到了第二天,多动则跟着皇太极朝锦州逼近,曾经,他们的父汗努尔哈赤在这一片土地吃了败仗、身受重伤,也是在这里,皇太极坚信能将金国丢掉的东西全部拿回来。

其实早在一开始的时候袁崇焕就想到会是如此,却万万没想到八旗将士来的这么快,在宁远城内的他就算早有准备,可心里也是没谱儿。

锦州的守将是赵率教,这个赵率教乃是河北人氏,祖上便有人当官,到了他这一代,更是极得明廷皇帝赏识,他也没辜负木匠皇帝的希望,屡建战功。

对于赵率教这个名字,多铎是听说过的,当初在他们攻打朝鲜时,赵率教就曾进驻三岔河作为牵制,只是很可惜啊……并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不过他也是挺倒霉的,他并不是锦州守将,而是在三月时奉袁崇焕之命修建锦州、大凌河、中左所三城,试图逐渐收复失地。

所以,赵率教奉命移驻锦州保卫工程建设,又升官做了左都督,只是还没等他回去了,就等来了皇太极。

其实这个时候,锦州兵力不足,只有一万人左右,他们想要出门求救,却是来不及。

赵率教站在城门上,看着下面乌压压的一群人,少数也有一两万,心里直发憷。

可他也知道,八旗将士加起来有五六万,这城墙下面的怕只是一部分,袁崇焕如今自顾不暇,哪里有时间来救他?

多铎跟在皇太极身边,坐在营帐内,并不敢动。

虽说锦州城内的兵力不足,可架不住他们有红衣大炮啊,所以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按照一贯的做法,应该是切断锦州一切后路,断了他们的粮食,逼他们投降。

只是很可惜啊,皇太极如今意气风发,觉得这办法速度太慢。

从前商讨对策,皇太极书房里满满当当坐的都是人,可今儿这营帐内只坐着皇太极、多铎还有几个副将,除了皇太极,便是多铎身份最贵重,他今儿只怕是逃不过。

皇太极如往常一样,问大家有什么意见。

有的副将说硬闯,有的副将说逼赵率教投降,有的副将更狠毒,直接说下毒……每个人说法都不一样。

可在行军打仗中,最忌讳的便是用毒,若真用毒,受苦的也是老百姓,就算是真的攻下这座城池,也是难以服众。

除去苏和泰逼赵率教投降的法子,皇太极稍微满意点,其余的,皇太极都不太满意,只看向多铎,“多铎,你怎么看?”

多铎沉吟道:“依我看,我们现在不占优势,不是说我们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而是要看赵率教想怎么做,我们再来想应对之策。”

他环顾周遭一圈,见众人神色不虞,似乎对他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做法很不满意,只耐着性子解释道:“一来是锦州城门坚固,想要硬闯,并不现实,二来则是他们有红衣大炮,我们并没有什么胜算可言。”

从一开始,他就没有陷入皇太极给众人编织的美梦,所以能够理性分析如今的情形。

其实在他看来,便是赵率教没有红衣大炮,他们也没什么胜算,到时候若想硬闯,必要越过城墙,到时候明廷将士在城墙上面泼开水也好,还是丢火把也罢,都挺麻烦的。

皇太极微微颔首,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是很可惜,他们对这个赵率教并不算了解。

多铎并不想出头,可如今事关镶白旗六七千将士的性命,他不得不出这个头了,“若我是赵率教,我会想办法拖住咱们,他并不擅长打仗,只怕是想要等援军来。”

其实站在赵率教的立场上来,他并不是锦州守将,肯定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此一来已是阿弥陀佛。

可现在问题是道理谁都知道,可该怎么打破这个僵局,若赵率教想要拖延,他们也是很被动的。

这件事商量来商量去也没商量出个结果来。

皇太极只说今日暂且歇息,毕竟众将士舟车劳顿的,歇息一二,明日再商讨。

多铎回了营帐,却是心事重重。

他不喜欢打仗,一打仗则意味着有人要死,可他又不得不打仗,他也很发愁,愁的连晚饭都没有吃下。

正郁闷时,那满却拿着一支箭进来,这箭上面还挂了一封信,一看便是有人将信挂在箭上,射进来的。

那满道:“小贝勒,这是给您的。”

多铎原以为是多尔衮给自己的来信,没想到展开信笺一看,却是袁崇焕寄过来的。

袁崇焕的信写的挺简单,直说上次也有给多铎写信,信寄到盛京去了,多铎应该是没收到的,更问了多铎在锦州住的习不习惯,若是缺什么少什么只管告诉他一声,他差人送过来。

信的最后,他更是说他们之间的赌约他都记得,只要多铎提出的要求他能做到的一定做到,若做不到的,便将这条命赔给多铎。

多铎捏着这封信,啼笑皆非,难道袁崇焕怕自己要他弃明投金吗?

不过他倒是觉得袁崇焕这封信写的有点意思,好像他来明廷不是为了打仗的,而是过来好玩的。

多铎很快写了一封回信过去,信的内容也挺简单,说他一切都好。

末了,他更是将两封信一起交给那满,叫那满拿去给皇太极看看。

如今两军正在交战,他得小心又小心,万一被当成了叛徒,那他可是有嘴都说不清了。

从前的皇太极还客套客套,如今他也不客套了,接过信看了没问题,这才叫人送出去。

听见那满说起皇太极的行径来,多铎一点都不意外,反倒是交代了那满一件事,“待会儿天黑了我需要交代你去办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你可还记得当初在盛京时,我曾派人去请过一位叫庞鹿的名医?”

第46章

那满点点头, “属下自然是记得,出发前不久, 派出去的人寄信回来说这个叫庞鹿的自视甚高, 根本不愿意来盛京, 还将您派出去的人狠狠骂了一顿。”

明廷人恨金国人, 这不是一日两日的, 若不是打不过, 只怕庞鹿要狠狠打那些人一顿的。

多铎低声道:“我想要你将这位叫庞鹿的名医请回去。”

其实他不知道那满能不能成功, 可如今他抽不开身,要不然非得自己亲自去请了,“那满,你要记得,既是高人,脾气肯定是大的, 到时候见了他一定要好好说话, 务必要将他请回来。”

他交代下来的事情, 不管能不能完成,那满从来没想过回绝, 应了一声就下去准备了。

去请名医,一日两日肯定是请不回来的, 所以这些日子便由苏和泰暂代那满的位置。

按说苏和泰如今这身份跑来给多铎当小跟班, 他不会愿意,可苏和泰却是喜眯眯的,直说没事儿, 更说什么自己儿子也就和小贝勒差不多大的年纪了。

多铎这才没有坚持。

实际上他对苏和泰并不是十分放心,这些日子据他观察苏和泰并没有和莽古尔泰有所来往,可苏和泰此人心思活络,还是日夜拴在自己身边会让多铎更放心些。

多铎翌日一早便被皇太极叫去了营帐。

没想到营帐里只哟他们兄弟二人,连伺候的人都没有。

皇太极更是开门见山道:“你果然说的没错,今早上我收到了赵率教的来信,信中说的清楚,他想要和谈……和谈是假,想要拖延时间才是真的,多铎,你怎么看?”

他看似在考量多铎,实则他心里也没谱。

最开始他是雄心万丈,可随着质疑声越来越多,他的思虑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八旗将士对这片土地有着潜意识的惧怕,在八旗将士心中,老汗王努尔哈赤是他们心中的神,当初连神都没攻下来的地方,区区你一个皇太极就能攻的下来?

当初皇太极敲定出征时间的时候,军中就有人议论纷纷,可那个时候皇太极根本就没听到,如今议论的人越来越多,他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不行?

他昨儿一宿没睡,想着父汗努尔哈赤时不时给多铎托梦,也不知道这么关键的时候,父汗有没有再次给多铎托梦。

可话啊,不能问的这么直接,得委婉点。

“大汗问我?我也不知道啊!”多铎也就略读了几本史书,还是早忘得差不多的那种,如今问他也算是白问,可他记得清楚,历史上明廷在此场战役中大胜,打他们打的是溃不成军。

可这话他不能说,他怕皇太极当场就把他生吞活剥了,“不过如今我们八旗将士总共六万余人,还兵分三路,明廷却有十万人驻扎在这里,若真的打过来,只怕我们没有胜算。”

当初皇太极想的倒是挺好的,三路包抄,可如今看这架势……只怕甭管分成几路,都束手无策。

皇太极一想,多铎的话话言之有理,便下去写信要人送信去了。

多度看着他阴沉沉一张脸,知道他这下子是有点慌了,要不然连这个道理也不会想不到。

到了第二日,所有的八旗将士就已在锦州城附近汇合。

就连一向骄傲自大、信心满满的的莽古尔泰都变得沉默了,其实按照他原来的性格,皇太极这样一下、那样一下的,他早就开始嚷嚷了,可如今……也嚷嚷不起来。

今日已经是第三日了,赵率教不开门、不投降,每日顶多在城墙上喊两嗓子,喊什么了,直说“你们快回去吧,我们的援军要来了,大家如今都为旱情所困,何必两败俱伤呢?”

这话不是往皇太极心窝窝上戳嘛!

皇太极是报着必胜的决心来的,打仗没打赢,粮食没抢到,怏怏回去,不像是他的作风。

皇太极没办法,只能继续开会。

人多了,多铎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想着被皇太极点出来发言,可听着大家说的话,他直皱眉头。

这还没开始了,代善就说要不还是回去吧,毕竟明廷有红衣大炮,射程足足有五里远。

谁不害怕红衣大炮?

多铎虽没亲眼见识过,却也听人说起过的,说是站在城门下面,红衣大炮发射,能把人给震聋了。

阿敏倒是难得与莽古尔泰站在统一战线,阿敏只道:“来都来了,怎么能回去?若我们不战而败,此时就打道回府,落在明廷眼里,我们金国将士岂不是成了逃兵?我镶蓝旗将士第一个不答应。”

莽古尔泰自然是连声附和。

代善不说话了。

其实皇太极也是和阿敏想的一样,他们的父汗努尔哈赤在这里败了,让他们明白显然这场仗不是那么好打的,可只要他们这场仗胜了,距离他们打败明廷也就不远。

可皇太极这人吧,想什么向来都不肯表露出来,一扫下头的小贝勒,问道:“你们几个是如何想的?”

多铎、多尔衮、济尔哈朗三人皆是赞成打仗。

多铎更是道:“其实我倒是觉得这一仗并不是一点胜算都没有。”

他这话一出,众人脸色都变了,他徐徐道:“不知道大汗可知道赵率教与满桂之间的事儿?”

如今他们与明廷开战,这里有三个人物最关键,一个是如今暂守锦州的赵率教,一个是守着山海关的满桂,还有一个则是守着宁远城的袁崇焕。

因明廷重文轻武,所以这三个人中,三品的袁崇焕还是头头。

这赵率教与满桂也是颇有渊源,当初努尔哈赤攻打宁远时,赵率教攻守前屯,在努尔哈赤打满桂打的最激烈的时候,满桂扛不住了,派人送信请赵率教支援,赵率教,没去。

其实这件事说不出谁是谁非来,毕竟每个人的立场不一样,满桂想的是我们同根生,我战败了,你有什么好处?

只怕赵率教想的是——兄弟,你这败仗吃定了,我去不去已成定局,何必过去送人头?

可也是因此,两个人的梁子结下了。

从前两人还曾闹过不愉快,后来还是朝廷出面镇压下来,这才相安无事。

在场的人都知道这两人之间的恩怨,多尔衮眉头一皱,道:“多铎,你的意思是可以从他们两个身上做文章?”

多铎微微颔首。

阿敏顿时也是茅塞顿开,指着舆图道:“多铎说的没错,如今锦州被围,城内的粮食有限,只怕也支撑不了多久,过不了多长时间肯定有援军来支援的,袁崇焕定会守在宁远城,来的一定是满桂。”

多铎斟酌道:“可是也不能排除如今战况紧急,满桂就算是心里对赵率教不喜,也不会在这个关头开玩笑。”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综影世界夺美,我绑定了主角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带着嬴政反大秦!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红楼之开国篇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大夏第一毒士,从废相开始 大明文魁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初唐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