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远在赶赴边关途中之时, 盛玉便有了将脑中关于菌菇的知识记录成册的想法。
终于,在造纸厂和印刷厂都如期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她总算可以将这个想法付诸现实。
这个朝代存在的菌菇肯定不?止二十种, 但其实已经?经?世人?确定无毒的菌菇也不?过?才十余种而已。
很多有毒与?无毒的菌菇从外?表上来看只有细微差别, 为了避免误食有毒菌菇的情况发生, 盛玉在和几个对辨认菌菇经?验老道?的百姓作了了解之后,才从中选取了二十种常见?的菌菇, 根据这个朝代对其的了解, 再辅之以现代知识, 将其编订成册。
另外?, 盛玉还找了数名画工,专门为这些菌菇绘制图册,是?以这本《二十种菌菇识别手册》中还附有插图, 图画精美, 搭配以文字介绍,内容直观明了。
这样一本内容新?颖,造价不?菲的手册,自然售价颇高。
边关目前还是?以工分作为流通货币, 清风书舍中货架上摆着的书籍种类逐渐增多,但一进门所能看到的最醒目的位置, 摆放的正是?这本《二十种菌菇识别手册》。
不?同于当代许多封面朴素简单只有一个书名的书籍,《手册》的封面绘有图画,花花绿绿的十分亮眼, 书名也并非常用的官方正字,而是?大小?不?一, 看起来形状怪异的大夏文字,十分夺人?眼球。
摆放着书籍的架子?旁边, 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售价仅需:五十工分/本
五十工分,售价之高令人?咂舌——
要知道?目前工分日收益最高的李铁兰,一天也才只有十八个工分而已,只要她不?吃不?喝三天,就可以买到一本《手册》了。
听起来好像不?难,可能像李铁兰一般拿这么高工分的人?屈指可数,其中大部分人?还要负担一家的开销,拿五十个工分去买一本书,对他们来说实在不?是?一件易事。
盛玉想要普及教育,所以开展西街学堂以免学费为代价,可清风书舍的建立,目的却绝没有这么纯粹——没错,清风书舍也是?盛玉的产业。
在大夏,拥有书籍向来是?少数人?的权利,关于这点盛玉不?打算短时间内将这种现状打破,更何况虽然现在造纸厂已经?建立,可书籍的制作依旧造价不?菲,没有商人?愿意?做亏本买卖。
——若是?以后百姓的识字率提高了,倒是?可以考虑在城中开一间图书馆,当然,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从目前来看,五十工分虽然价格颇高,但这是?盛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定下?的售价。
况且,书籍不?同于其他一次性消耗商品,它可重复使用,流通性也更强。
简单来说,一个人?全资买一本《手册》可能有些困难,但若是?集合众人?之力,分摊到每个人?身上就轻松得?多了。
至于每人?观看书籍的时间,合资的几个人?商量着来便可。这样既可以减轻经?济压力,又能达到看书的目的,可谓两全其美。
另外?还有一点,将《手册》作为月度考核奖励发放给西街学堂,是?盛玉计划中的一环。
学子?中男女?对立虽然可以促进各方学习的热情,可若是?这种局面长期存在,难免会阻碍到他们学业的长期发展。
盛玉虽然说将这件事交给学子?们自行解决,但若是?有必要,旁人?的助力也不?可或缺。 从学子?们宣战至今已一月有余,第一次月度考核的结果也早已出?来了。
盛玉了解了一下?,一班的奖励由一位叫薛晓晓的女?学子?获得?,二班的获胜者则是?一位男学子?。
思?及此,盛玉转头看向一旁的枝儿:
“各个班的情况目前如何?”
学堂无课的时候,枝儿便会来到盛玉的书房,在她专心翻阅各个厂房递交上来的各项报表材料时,在一旁为她研磨墨汁。
这项工作有些许无聊,枝儿却从未抱怨过?,反而很是?珍惜这段静谧的时光。
枝儿想了想,道?:“二班的学子?们气氛倒很是?和谐,至于一班嘛……还是?老样子?。”
老样子?,男女?学子?之间水火不?容。
“给一班的那本奖励当前在薛晓晓这?”盛玉又问。
枝儿点了点头:“这次月度考核薛晓晓是?一班的第一名。”
提及薛晓晓这个人?,枝儿对她的印象倒是?挺深刻。
薛晓晓的父母是?造纸厂和印刷厂的双职工,父亲在印刷厂工作,母亲在造纸厂工作,两人?的工作都很忙,几乎一天在东街能从早忙到晚。薛晓晓不?过?才十三岁的年纪,在兼顾学业的同时,已经?可以打理好家中的内外?事务了,更别说她在学业方面也很是?优秀。
瘦瘦小?小?的一个小?女?孩,内里所能爆发的力量却让人?不?可小?觑。
也正是?见?到像薛晓晓这样的人?逐渐变多,枝儿才慢慢理解到小?姐为何如此坚持让女?子?也能像男子?一般上学堂。
或许正如小?姐所说,女?子?也能顶半边天。在未来的边关,女?子?能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附属地位中脱离出?来也说不?定,枝儿很期待看到这样的情况。
一班唯一的一本《二十种菌菇识别手册》在薛晓晓这,了解了情况后,盛玉点了点头,她的计划或许可以开始实施了。
这是?在西街学堂学习的第二个月,一切如往常一般,好像没什么不?同。
学堂其他班级的人?也很是?关注一班考核比试的结果,得?知第一个月由薛晓晓拨得?头筹后,二班的男学子?们都很是?唏嘘,女?学子?们倒很是?高兴,因为薛晓晓给她们女?同胞长脸了,她们与?有荣焉。
这一天,刚结束下?午的课程,众人?正准备去食堂或回到家中解决晚餐,带班先生却在这时急匆匆走进了教室。
环视了一圈,见?学子?们都在,先生长舒了一口气:
“还没走就好,现在都随我到操场来,注意?保持安静,切勿大声喧哗。”
学子?们面面相?觑,不?知先生为何要加后面这句话,他们都不?是?三四岁的小?孩子?了,素质很高的好吗。
直到在操场上看到那抹熟悉的身影——
“少夫人?!”
“啊啊啊是?少夫人?,少夫人?怎么来了?!”
“少夫人?看我了,看我了!”
“说什么呢,少夫人?看的明明是?我!”
先生们:白交待了。
盛玉这次到西街学堂来,所为之事只有一件。
她朝一旁的谢义使了个眼神,便有八名士兵两两一组,抬了四棵树桩上来。
谢义此次前来边关,是?为负责谢景珩之前所说的士兵入城历练之事。
盛玉也没想到从消息传来到谢义带人?前来,其中间隔的时间居然这么短,只能说军营的办事效率确实高,倒是?打了她个措手不?及。
不?过?“屯田制”嘛,她熟,正愁边关搞建设的人?手不?够呢。
军营的士兵分批入驻,一方面解决了学堂武术课先生的任命问题,另一方面也让边关人?手不?足的问题得?到缓解。
这也是?东街造纸厂、印刷厂、酱油厂……能这么快建立起来的原因之一。
至于其他原因,在此先按下?不?表。
视线重新?回到士兵们合力抬上来的树桩上。
这是?枫树的树桩,每棵的直径大概有30mm长,树桩顶端横劈的切口不?算平整,但较之木身上以不?同手法用刀斧砍出?的深度、斜口、直口和痕缝来说,到是?显得?颇为规整了。
每棵树桩的根须都十分之长,其上沾满了泥土,这也是?需要两个人?才能合力抬动的原因。
枫树属于阔叶树种,阔叶林在气候严寒的边关几乎不?可能见?到,这四块树桩还是?盛玉找谢司托人?带回的。
目前谢司领头的贸易业务不?止局限于西北一带,他甚至有向南发展的想法,而“清风书舍”的帷幔招牌,也即将在朝城的某条大街上悄然扬起。
底下?的众学子?看见?这四块树桩,都一脸迷惑,不?知道?盛玉要搞什么名堂。
——难道?要种在学堂?可拿来的也该是?小?树苗才是?,从树桩的大小?来看,这不?知名树种的树龄也太大了。
更别说树身上还砍有深深浅浅好几道?切口,这怎么好养得?活?
就在众人?猜测之际,盛玉开口了:“近日清风书舍推出?的《二十种菌菇识别手册》你们可有听说?”
底下?立刻有人?响应:
“看过?了!虽然我现在暂时还没有工分购买,不?过?清风书舍的老板可真是?个好人?,居然专门拆了两本新?书,可以供我们在店里观看。” “啊?居然还有这种事,我下?学后也要看看去!”
“对啊,不?过?你得?早点儿去,现在这时辰,恐怕轮不?到你啦,每日在那里围着的人?可多了呢。”
那人?听闻此言心中不?免有些沮丧,不?过?想想这是?免费观看的机会,再等等总能轮到自己的,思?及此,心情便好多了。
其他学子?也纷纷打开了话茬:
“我求了我阿爹阿娘好久,他们才答应明年在我生辰的时候买给我呢。”
“哇,你爹娘可真好,不?过?我爹娘每日赚的工分都用来养家了,我不?敢和他们说,每日早点儿去书舍也能看上几眼已经?很好了。”
“我买了,等我看完借你看!还好之前在田里上工时攒了些工分,又找哥哥姐姐借了不?少。不?过?买了那本书之后我的存分就所剩无几了,哎。”
这话一出?,立刻引来周围人?的注目:“哇,你可真是?财大气粗,那可是?五十工分啊!”
……
《二十种菌菇识别手册》是?最近的热门事,虽然不?知道?盛玉为何提及此书,但众人?围绕于此倒是?讨论得?不?亦乐乎。 还是?先生们控场,现场才慢慢安静下?来。
这时,盛玉也不?再卖关子?,见?众人?对台上的四个树桩子?很是?感兴趣,她直接说道?:“看到大家对菌菇如此感兴趣,我很是?高兴,近日我曾在书中看到一种古法,名曰‘砍花法’,相?传有人?曾用此法成功栽培过?菌菇。今日我便客串一回诸位的实践课老师,希望可以看到诸位用此法栽培出?来的菌菇。”
“而这四棵枫树木桩便是?实践此法所需之物,每班两棵,由诸位自行分配。”
盛玉每次前来,总能带来一些打破他们认知的东西。
谁能想到这几棵树桩居然是?用来给他们栽培菌菇的呢?众人?大惊之下?哑然。
——等等,栽培?菌菇?
菌菇从来都是?生长在野外?的产物,从未听说过?可以自行栽培。从古至今或许有不?少人?动过?这个念头,但都无一例外?无人?成功,否则也不?至于将菌菇称作“山珍”的一种了。
正是?因为难得?,才显得?尤为可贵。
难道?就用这些破树桩,就可以将菌菇栽培成功了吗?还是?由他们这些入学堂不?过?才一月有余的学堂学子?实践。
众学子?们面面相?觑,不?敢想象何人?竟能生出?如此荒谬的念头。
可这念头虽然听来荒谬,但这是?少夫人?提出?来的……
台上的盛玉看着底下?交头接耳的众学子?,但笑?不?语。
她的视线状似无意?从一班扫过?,在曾飞宇和薛晓晓身上略微停顿片刻,最终却什么话也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