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的时候姜靖怡见到了蔡夫人口中的荣哥儿还有蔡如海的几个儿子,虽不是个个如蔡如海那般端方,但也都是君子玉树,娶的妻子也都温柔典雅,孩子也都重规矩,哪怕活泼的也可爱的紧丝毫不骄纵,门风颇好。
家里突然多了个小婴儿,作为最小的孩子荣哥儿非常好奇,不时就抬头朝季云轩做个鬼脸。
对于这样的行为若换个寻常婴儿早被逗笑了,但季云轩可不同,他瞧着眼前比他大了两岁的小孩不由的翻白眼觉得小孩子无聊,可谁能想到十几年后两人会一同参加会试然后斗的不可开交呢?
但眼下俩人都是小孩,对方的心智也只是小孩,他的芯儿却是成年人的。
季云轩便赏了蔡荣一个白眼,然后淡定的等着身边的娘给他喂饭,摆都不摆贺荣。
贺荣哪受过这样的待遇顿时觉得委屈,憋着嘴巴就要哭,季云轩好歹记得这是在人家家里,也看在上辈子贺荣被他气的不轻的份上咧开嘴送了他一个无齿的笑容。
季云轩长的本就好看,笑起来时哪怕没有牙齿也好看极了,简直像画上的年娃娃一般。贺荣看呆了,指着季云轩眼睛晶亮道,“弟弟,弟弟。”
贺荣是坐在他娘卢氏身边的,卢氏笑吟吟道,“你喜欢云轩弟弟?”
贺荣说话已经极为清楚,拉着他娘的手便往季云轩那里递,“娘,抱回家。抱回家。”
他说的清楚,不管是男桌上还是女桌上都听的极为清楚,卢氏哭笑不得的安抚道,“他可是你季叔父家的孩子,可不能抱咱屋里去的。”
可蔡荣却不管,当即嘴巴一瘪又要哭了。
蔡夫人隔着卢氏对蔡荣道,“荣哥儿喜欢云轩弟弟,那明日再来老祖宗这里看好不好?”
贺荣当即拍手叫好。
而姜靖怡心中却莫名感动,大长公主喜欢季云轩是一回事,蔡夫人给给机会让他们表现又是另一回事了。
坐在主位上的大长公主笑着对季秋阳道,“往后可要念知多把娘子和儿子借给我们了。”
季秋阳朝他施了一礼道,“多谢大长公主喜欢。能得您的喜欢是我们的福气。”
大长公主笑眯眯道,“我就喜欢长的好看的孩子,云轩不光长的好看性子也聪慧,哪个见了能不喜欢。”
对于大长公主他们的喜欢姜靖怡夫妻自然是乐意的。人往高处走,而在往高处走的时候势必要有所助益,虽然觉得靠儿子有些丢脸,但在一家人安全顺遂面前这点又算不得什么。毕竟季秋阳若是不好,她一个女人在这世间的确不好过下去,而没有父亲的孩子等待他的又将是困难重重。
晚膳之后众人回到客院,季秋阳又仔细嘱咐了一些姜靖怡注意的事情这才睡去。
第二日开始季秋阳等人便不再出门专心读书,有蔡如海在有不懂的功课便等蔡如海回来再去请教。
而姜靖怡一连几日都去大长公主院里,每回去都能碰见荣哥儿眼巴巴的等着。蔡夫人毕竟忙碌管着一大家子,有时在有时不在,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姜靖怡和大长公主在一边上瞧着荣哥儿逗季云轩玩。
可季云轩本就淡定,有时候会不理会荣哥儿,每当荣哥儿快哭的时候再咧嘴笑笑或者翻个滚把人逗笑。
姜靖怡瞧着两个小的总有种季云轩逗荣哥儿玩的错觉,就连大长公主都说,“我活这么大年纪还是头一次碰见这么有意思小孩。”
如今到了正月底京城里的举人越来越多,人多就容易出现派别,这不昨日便听闻有客栈中举人间发生冲突,有两个举人在混乱中被踩踏而死。
姜靖怡不由后怕,若是当初没投奔蔡家直接住了客栈谁知道会不会发生在他们身边。尤其还有个汪承泽时刻想着使绊子,像那样的情况下多半是法不责众,死了也是白死了。
一个举人不管是小门小户还是高门大户培养起来都不容易,十年寒窗苦读就为一朝春闱鲤鱼跃龙门,却死于这样的无妄之灾,闻之让人心颤。
不过这事儿对季秋阳他们倒是没有影响季秋阳他们,听说的时候虽然唏嘘,但该如何还是如何。越是到了这种时候越是要稳住,好在有蔡家这靠山在他们也不用出门倒是自在。
但在蔡家住着姜靖怡也不好意思,便绞尽脑汁又咨询了府中的大夫给大长公主和蔡夫人定制了药膳,大长公主吃了也说不错。
姜靖怡来时也将李达等几个厨子带过来了,闲着也是闲着,于是趁着这日降温的时候邀请蔡夫人他们一起吃锅子。
像在京城里冬日里吃锅子的并不少,所以乍听见姜靖怡要请她们吃锅子的时候并不觉得稀奇,蔡夫人甚至还遣人来问是否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蔡夫人虽然出身将门,性子洒脱,但是做事却极为细心妥帖,他们在这住的几日里就多次在见面的时候问他们住的习不习惯。也曾担心她会忧虑季秋阳春闱之事安抚她,并说等春闱那日大长公主会亲自派人送季秋阳他们进贡院。
有祁阳大长公主保驾护航,季秋阳几人在贡院外的安全自然不用担心。因着感念蔡家人的恩惠,姜靖怡这才准备做一顿锅子招待她们。
锅子是他们从清水县那边带过来的,所需要的菜色和调味料姜靖怡打算亲自出门挑选。
待客的前一日,姜靖怡让阿桃在客院里照顾季云轩,她则带着樱桃和几个婆子另外几个家丁出了门。
因着对京城不熟悉,特意请蔡夫人给她指了一个带路的丫头,蔡夫人见她如此郑重还笑道,“将事情交代给厨房的人就好,何苦自己跑一遭。”
姜靖怡笑,“妾身来京城尚未领略过京城的景致,正好趁着机会得了由头出去转转。”
蔡夫人知道她的心意心中越发喜欢这娘子,便颔首交代道,“有什么事也莫要怕,咱们蔡家罩着的人谁都不怕。”
姜靖怡对蔡夫人有些崇拜了,“夫人倒是跟江湖女侠有些相似了。”
蔡夫人感慨道,“当年年轻的时候还想之剑走天涯呢,没想到看上蔡如海这老不修的了,就哪里也去不了。”
话里虽然是感慨但是人却并不遗憾,她与蔡如海恩爱,家中甚至连妾侍都没有,放眼整个京城再也找不到第二家了。所有的孩子都是他们夫妻所出,哪怕蔡如海在人前再固执再刻板,到了房里还不是听她的?
想到夫妻间的相处蔡夫人眉眼中都带着幸福。
姜靖怡抿嘴儿道,“夫人您和蔡大人感情真令人钦羡。”
“你与秋阳不也如此?”蔡夫人揶揄道,“我瞧着他一颗心都扑在你身上,我院中多少貌美如花的姑娘他都不瞧一眼呢。”
姜靖怡咧嘴笑,“那是因为她们不如我好看。”
“这倒是,”蔡夫人点头认可道,“满京城也找不出比你更好看的姑娘了。”
有一个倒是在容颜上可以和姜靖怡比,甚至还看上同一个男人,但是姜靖怡先下手为强已经赢了。那一位地位再尊贵,再美艳也注定要失败了。
想到前几日她收到的书信,蔡夫人觉得有些人的算盘合该落空了。
姜靖怡辞别蔡夫人带着人浩浩荡荡的出了门。
但凡大户人家女眷出行伺候的人都不少,姜靖怡乘了马车出来,附近的住户还当是蔡家的女眷,可瞧着马车上却挂着一个季字顿时明白过来出行的是寄住在蔡府的几位举人。
季秋阳他们寄住在蔡府并未隐瞒行踪,附近的住户都知道,就连清水县的那些举子也都清楚。但旁人的印象里投奔而来的人家境不可能很好,可瞧着这架势这马车,怎么都不像穷书生。
姜靖怡坐在马车里自然是不知道这些的,她带着人去了西市挨家商铺采购,将她单子上的材料一一买齐全又去瞧瞧菜色。
马车还未上去,她便瞧见旁边停了一辆马车,车帘子是掀开的,一张美艳绝伦的脸正一脸神色莫名的看着她。
姜靖怡并不认识对方,注意到对方的视线哪怕觉得对方并不怀好意也还是朝对方微微笑了笑,然后上了马车。
马车走了两步又停下,姜靖怡还未开口询问,在她旁边的位置突然响起一个女子的声音道,“你就是季秋阳的娘子?”
姜靖怡掀开帘子,便瞧见那马车不知何时竟追到旁边来并驾齐驱,那女子看着姜靖怡的时候将她上下打量,半晌薄唇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来,“长的不错,不过也不过如此。”
不过如此?
姜靖怡瞧着对方的神色,心里突然有个想法,难道这女子便是季秋阳说的那个?
呵,这是堵季秋阳没堵到来堵她来了?
姜靖怡将她的目光原路返回,只当不知她的身份,然后笑了笑,“姑娘倒是国色天香。”
清平郡主面色带讥讽,神色高傲,眼睛瞥着姜靖怡似乎对她的识相很满意。
“只可惜两颊高耸面带刻薄相。”姜靖怡说完便瞧见对方面色直接冷了下来。
姜靖怡温柔的笑了笑道,“告辞。”
说着她拍了拍马车,车夫驾车而行。
隔壁的马车上清平郡主气的浑身发抖,双目中满是憎恨和戾气,“我看上的人从来没有得不到的时候!”
“郡主,那您打算怎么办?”旁边坐着的一蓝衣少女担忧问道,“听说季秋阳他们一行人住到了蔡府,蔡府可是祁阳大长公主她老人家的地盘,蔡家摆明了要护着季秋阳他们,您可是有什么计划?”
清平郡主狠狠的瞪了对方一眼,嗤笑,“我如何计划会告诉你吗?”
对方一愣,脸上的笑容险些都维持不下去了。
半晌清平郡主又道,“在蔡家我不能把他如何,春闱过后呢,他还能一直藏在蔡家不成。”
想她这些日子一直派人守着蔡府,就是为了等季秋阳出来,可谁知自打季秋阳进了蔡府竟连大门都没出过,哪有什么机会能够碰到。
前几日她甚至让母亲写信给蔡夫人,意思是让她将人撵出去,谁知蔡夫人直接将信退了回去,害的她都被母亲骂了一顿。
清平郡主越想越来气,可越是气就越想得到。
季秋阳的脸她要,季秋阳的心她也要,至于季秋阳的妻儿,又与她有什么干系。
姜靖怡的马车走出去之后脸上的笑意才落了下来,樱桃担心道,“姑娘,那女子……”
“在京城要谨记切莫多言。”姜靖怡嘱咐道,“此事回去莫要与秋阳说。”
樱桃是一直跟着姜靖怡的,自然明白她担心什么,连忙点头道,“奴婢知道。”
然而接着就听她们姑娘咬牙切齿道:“想从老娘手上抢人,想的美!”
第69章
听姜靖怡这么说樱桃不由松了口气, 她还当上了京城见到达官贵人后她们姑娘就害怕了呢,现在看来她们姑娘还是她们姑娘,永远是最厉害的那个。
姜靖怡一转头就对上樱桃满是信任的眼睛顿时不想说话了, 这姑娘对她简直就是无脑吹,无脑的信任,不过这样也好。对方即便是郡主那又如何, 郡主就能徇私枉法了吗?
实在把她逼急了,她直接往皇宫门前瞧登闻鼓去。
“姑娘, 还去看菜吗?”樱桃问道。
“不去了, 明早直接过来买新鲜的。”
姜靖怡想清楚这些便收敛了心神,又开始思索要不在京城买座院子,总不能一直寄宿在蔡府。
到了蔡府姜靖怡便将东西放到客院的小厨房, 让李达等人开火熬制汤底。
蔡府女眷和孩童众多, 少不得做成几种锅子。而不辣的汤底又有好几种,姜靖怡去询问了厨房蔡府主子的口味后最后敲定了番茄味的汤底和酸菜汤底,而辣汤则用麻辣和香辣能够满足多人的口味。
当日下午李达便开火熬大骨头,经文火慢炖之后第二日一早熄火, 骨汤浓郁香飘四方。
与此同时几个跑堂的还借用了磨盘磨了提前泡好的黄豆, 压豆腐做豆皮、素鸡。为了多捞一张豆油皮甚至还多做了一个豆腐,豆腐做好后先切一块放到外头阴冷的地方冻上, 剩下的则收拾利落等着中午待客用。
而姜靖怡也没闲着,厨房交给李达准备熬制准备汤底, 姜靖怡则带着其他的师父出去买菜色, 就连樱桃都被留在灶房把昨日傍晚卤的肉和各色卤味捞出来准备摆盘。
大冬天的能挑选的菜色不多,好在京城有钱人多,也有人想法子在自家炕上弄了土种了青菜来售卖,让姜靖怡全都打包要了。
又瞧见有渔夫提了两尾鱼在卖, 也连忙买了下来。
哪知姜靖怡身边的丫鬟刚要付钱,就有人道,“这鱼我买了。”
说着一块碎银子被扔到地上,瞧着大约有二两重,渔夫大冬天的打鱼并不容易,自然想多卖些银两,姜靖怡给的价格并不低,但在二两银子跟前又逊色不少,渔夫顿时心动了。
姜靖怡也不在意这个,便道,“那我不要了。”
说完瞧都没瞧身边那人直接走人。
东西都买齐全了,姜靖怡也不久留上了马车便扬长而去。
后面清平郡主等着马车哼了一声,侍女小心翼翼的问,“郡主,鱼还要吗?”
“要什么要,”清平郡主手一搡,丫鬟手里提着的鱼被打飞了出去。
姜靖怡上了马车心道对方真是阴魂不散,难道对方在蔡府有眼线?或者说派人整日在蔡府门前盯着她?
也太瞧得起她了吧。
姜靖怡无所谓的笑了笑,到了蔡府连忙让众人准备菜色。
汤底的香味飘出去很远,蔡府的厨子都忍不住跑到客院门口来了。
但姜靖怡并没有叫他们进来观摩,毕竟火锅汤底的方子若是传出去她还怎么赚钱。不管是清水县还是清河县亦或者是青州府,掌握方子的都是她信的过的人,卖身契也都在她手里,京城的自然还是李达掌握,不会让人轻易看了去。
几个厨子自然知道姜靖怡请大长公主和蔡夫人吃锅子的事,起初他们不以为意,甚至觉得这几个举人娘子是瞧不上他们蔡家的厨子。可早上他们瞧见对方用豆子多了许多他们没见过的东西时他们就不淡定了。
直到对方将火锅汤底熬制出来,酸菜的香味,大骨头番茄的味道,那香辣的味道,无不沟着他们到了这里来。
蔡府很大,各个院子都有小厨房,大厨房则主要负责宴请宾客时候用,但他们不管是哪个都知道自己没有这样的手艺。
他们想学,甚至厚着脸皮站在这儿想等着对方请他们进去。
可惜姜靖怡在这方面偏偏不给他们面子,他们在这闻味道,姜靖怡还笑眯眯的问一句,“香不香?”
他们齐齐点头,姜靖怡又笑,“香就好,那我就放心了。”
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管家将他们叫走训斥了一顿。
客院虽然靠近前院,但离着较近的院子还是闻到了香味。
尤其蔡如海中午下了衙门到了门口时闻到这味道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他本不是重口腹之欲的人,但闻到那酸菜的香味时也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蔡如海的长子蔡理笑道,“想来是家里的厨子准备了什么好的吃食才是。咱们也是巧,偏偏今日有了空闲早些回来,否则还碰不上呢。”
蔡如海未搭话,但脚步却快了许多。
但凡在家中蔡如海回家第一件事便是沐浴更衣去拜见母亲,哪知他们往荣恩堂方向走时发现香味竟然越发的浓郁。
蔡理笑道,“定是祖母这里的厨子整治的。”
蔡如海却觉得不一定是,蔡家的饭菜他吃了几十年早就清楚什么口味,何曾有过这样的味道。倒是听季秋阳说过一嘴,说他娘子在清水县时开了酒楼和铺子专门做的就是吃食生意,或许是姜氏张罗的。
到了荣恩堂外头便瞧见一群丫鬟端着各色青菜还有豆腐等物进了荣恩堂,父子几人一进去,便瞧见荣恩堂待客的大厅里已经摆好了桌子,上头放了造型奇怪的锅子,里头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他们打门口闻到的香味源头就在这里了。
蔡夫人瞧着他们进来笑道,“母亲您瞧瞧,他们爷们儿鼻子倒是长,知道秋阳媳妇置办了锅子回来找吃的了。”
大长公主目光从那麻辣锅子上挪开,摆摆手道,“今儿吃不锅子不分长幼,只分口味,我这边儿是麻辣味的,你们各自找喜欢的地方坐了。”
蔡如海这才发现全家上下坐的乱七八糟,一桌上有女眷也有男子,看的蔡如海一阵皱眉,不由看向姜靖怡。但大长公主都发了话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循着味道坐到酸菜锅那里去了。
蔡如海坐下后几位举人也纷纷坐了过去,几个男人便把酸菜锅子给占了。
但女眷和孩子有的喜欢番茄味儿的有喜欢酸菜的,难免就产生了冲突,比如蔡荣就喜欢酸菜酸酸的味道,硬是挨着蔡如海坐了。
人都坐定,姜靖怡招呼人上菜上肉,牛肉在大周不管什么地方都不好买,羊肉倒是买的新鲜的,昨日傍晚买回来的羊自己杀的又冻上,今日一早切的薄薄的羊肉切片,一筷子放到锅子里头微微卷起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再蘸一下姜靖怡精心调制的各种蘸料,那味道真是绝了。
大长公主吃过不少锅子,但眼前的锅子只闻着味儿就让人欲罢不能,在众人的眼巴巴眼神中她将羊肉放入口中,眼睛顿时就亮了。
太好吃了!
火锅流传许多年,但前面大部分时间吃的并不痛快,可到了后世却被吃出了各种的花样儿,后世吃了那么多好东西的现代人都不能抵抗火锅的味道,更遑论这些古人了。
想想清水县的宾客头一次吃姜氏食铺的火锅时的情形,便能知道此时受欢迎的程度。
见她眼睛都亮了,其他人纷纷夹起羊肉涮了起来。
番茄味儿的,酸菜味的,麻辣味的,香辣味的,几种口味没有不喜欢的。
但蔡家到底家教甚严,大家伙吃的开心觉得好吃纷纷不停的下筷子。
下人又将豆油皮放到了贺荣和大长公主的面前,姜靖怡笑道,“这东西营养好,适合老人和孩子吃。”
至于季云轩才五个来月的小孩只能吃点稀烂的东西,这东西还是不给吃的。
大长公主吃了一阵忍不住赞美道,“这是本宫吃过的最好吃的锅子,味道真是绝了。”
蔡夫人也点头附和,“这味道在京城可是没有,秋阳媳妇你不是在清水县就开酒楼的,何不在京城也开一家,到时候凭着锅子肯定也能火爆。”
姜靖怡自然知道这火锅能火爆,即便是炎热的夏天她也有法子让她的酒楼客盈满座,但京城居不易,不是她们的地盘,别说开铺子了,就算是找合适的铺面恐怕都买不到。
她笑了笑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蔡夫人为人聪慧,自然清楚她的顾虑。
京城看着铺子林立,但位置好铺面大的铺子主子多半是达官贵人或者高门士族,大周有名的商户能得二等铺面,三等铺面是一些落魄侯门贵族和普通官宦的,寻常老百姓只有很小位置又不好的铺面或者当街叫卖。
季秋阳在整个山东直隶有名气,但京城每三年就出一个状元,状元都不稀奇更别说是解元了。更何况即便季秋阳中了状元也只能得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满京城最不缺的就是官了,根本就不起眼,也达不到做靠山的地步。
蔡夫人有心给她撑腰,但蔡如海和祁阳大长公主未说话她也不好贸然开口。
哪知祁阳大长公主接着道,“我记得我手里还有一间茶楼似乎生意不算好,不如你拿去让人经营?”
姜靖怡惊讶,连忙摆手,“大长公主太客气了,这可使不得。”
就连季秋阳也是赶紧推辞。
蔡夫人笑道,“母亲手底下的铺子多的事,时常拿来赏人,你若实在过意不去,不如就以后大长公主想吃锅子的时候就免费送来,如何?”
姜靖怡满目的骇然,他们起初入蔡府就目的不纯想要得一有利的靠山,可他们何德何能能够得到祁阳大长公主这般的支持。
姜靖怡不由看向季秋阳,季秋阳起身道,“大长公主殿下,非晚辈不应,只是晚辈春闱后并不想留京,想去地方上见识见识,所以这铺子我们当真不能要的。”
“这样啊。”祁阳大长公主颇为遗憾,她想了想道,“即便春闱顺利结束授官也得到四月了,不如趁着这段日子你们买些人回来□□,到时候留个管事的在这边管着就是了。有我在后头顶着,我倒是看看谁敢去闹事。”
姜靖怡顿时无奈,这还赶鸭子上架非开不可了?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在减肥,吃的是水煮菜,啥味道都木有。
然而我还要写美味的各种口味的火锅,我实在太难了……
写完一章口水流了一地……
第70章
大长公主的话刚落, 蔡夫人又道,“这样,今日火锅算是把我们全家人都征服了, 往后再吃以前吃的锅子估计都吃不出那味儿来了。其他的菜色你每天让他们给做几道我们尝尝,若是味道都好,那这酒楼就开起来, 我们想吃的时候就能吃到,怎么样?”
姜靖怡不由看向季秋阳, 这事儿看来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了。
“我瞧着你是也想吃吧。”大长公主揶揄的说蔡夫人, “别当我不知道,你最喜欢吃辣,每回从外头坐席吃不上对口的回来都得让人炒一盘子辣椒来吃。”
蔡夫人抿唇笑, “还是母亲懂我。”
婆媳俩都是喜欢吃辣的, 感情也好,其他几个小辈的也纷纷劝姜靖怡把酒楼开起来,这样以后他们都能吃到好东西了。
姜靖怡倒不担心他们日日去点菜,若真是日日都去她才求之不得还能减轻压力呢。
在众人的眼神期待下, 姜靖怡站起来朝大长公主福了福身道, “那晚辈恭敬不如从命。”
大长公主说到做到,朝身边的嬷嬷使个眼色那嬷嬷很快便将房契取来递给她, “里头的掌柜和伙计你瞧瞧得用的就用,不得用的我让人领走, 不要因为是我的人就不好意思, 一切为了口味和生意为主。”
姜靖怡高兴应下,有了大长公主这话她也能放手去干了,毕竟若是大长公主不发话,她可不敢动大长公主的人的。但那些人若是真有本事占着好位置也不可能生意不好, 真不动那日后她都不确定能不能使唤的动,毕竟大长公主的人和贺家的可是不一样的。
“呀,这猪蹄好吃!”
荣哥儿清脆的嗓音突然想了起来,众人一瞧,小家伙抱着一块卤猪蹄啃的欢快,一旁的蔡如海一脸的生无可恋给孙子擦拭嘴角,完全不知用膳礼仪为何物了。
火锅纵然好吃,但也要吃别的尝尝,凉菜姜靖怡让做了几道,卤肉更是弄了好几种,卤猪蹄卤排骨卤豆干卤鸡蛋,哪样味道都好。
整个饭厅吃的热火朝天,没有不喜欢吃的。
一顿饭下来蔡夫人就笑道,“就凭着这几样当招牌菜都够了。”
姜靖怡笑了笑没说话,心想这才哪到哪儿,好些好菜你还没吃过呢。喜欢吃辣的比如毛血旺、剁椒鱼头三汁焖锅,哪一样不让人唇齿留香吃了还想再吃。
她不信感谢这个时代多亏有了辣椒,不然她的厨艺和菜单子还真是不能施展了。
饭后所有人坐在椅子上都吃撑了,然后都默契的到院子里散步消食。
卢氏牵着蔡荣散步,笑道,“若是天天这么吃,这腰身肯定过不了几日就胖了。”
“那娘你以后不要吃了。”蔡荣突然道。
卢氏轻笑,“那不行,你季婶娘的厨子做的太好吃,不吃可不行。”
得,姜靖怡明白了,往后她的厨子不光得给大长公主和蔡夫人做也得给卢氏她们做一份了。
不过厨子闲着也是闲着,正好可以练习一下,但就像大长公主说的,既然决定在京城开办酒楼那自然就要做好准备,第二日上姜靖怡便带了李达等人在大长公主拨给她的嬷嬷带领下去了那茶楼。
大长公主什么样的人物,她手里的铺子就没有位置不好的,她只当这铺子在寻常位置,谁知等嬷嬷带他们过去的时候才真的被震惊。
甚至姜靖怡只想说一句:贫穷限制了她的想象力。
这茶楼位于大时雍坊东侧靠近华清门,地理位置不说满京城最好,那也数的上了。这边人流量大,而且出入都是达官贵人。她自己想象一下酒楼开办起来后客满于室的情形都让她觉得激动。
京城不比清水县人流就那么多,京城人口众多,达官贵族更是数不胜数,哪怕是官员也是时常有流动。更别提每隔三年都有地方官进京述职……
述职的时候就要有交际,交际就要去酒楼喝酒。每三年一次的春闱,春闱过后会有各种文会诗会。至于各豪门大家日常举办宴席或者三五官员小聚,那就更不得了了。
姜靖怡站在茶楼门前越看越兴奋,双眼都要冒光了。
而茶楼的伙计瞧见有人来,懒洋洋的招待一声见他们没动又站了回去。
“季太太可满意此处位置?”
那日姜靖怡待客不光给主子们准备了锅子,就是得脸的下人事后也吃了锅子。这带路的嬷嬷是大长公主身边得用的人,自然有幸品尝到了,对姜靖怡手底下人这手艺也是喜欢。
若是姜靖怡将酒楼办起来,往后主子们订餐时她们不也能沾光尝尝?
所以这李嬷嬷给姜靖怡带路是一万个乐意,路上的时候就已经说了一箩筐的好话,这会儿见姜靖怡神情如此,心中有了底,但她还是尽职尽责的说,“殿下说了,若是季太太不喜欢此处我们可以再换一间铺子。”
“不换不换。”姜靖怡这会儿已经瞧出来了这茶楼哪怕处于好的地段儿这生意也不好,恐怕多半是伙计和掌柜的不用心之故,这些人她是不打算要的,但这地段是真真的好。
“这里挺好的。”姜靖怡摸了摸袖子里的房契,心想等赚了钱一定要给大长公主钱,然后再把这酒楼至少三分之一的利润给大长公主才好。
李嬷嬷点头,“那我这便带太太进去接管茶楼。”
姜靖怡摇头,“咱们先进去转一圈我瞧瞧人,若是当真没有得用的,还请李嬷嬷帮忙处理。”
李嬷嬷自然不会推拒,当即带她们进去。
进门后才有伙计过来迎客,掌柜的一眼瞧见李嬷嬷,赶紧过来问好又请她进去坐。李嬷嬷也没坐,带着姜靖怡转了一圈道,“季太太,如何?”
茶楼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但装潢还算不错,可与她心中所想也有差距。她走了一圈也观察了伙计,心中基本已经确定。
“我们回去再说吧。”
一行人出了茶楼,茶楼的掌柜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可上头又没传出什么风声来,这李嬷嬷带个女人来瞧什么?莫不是大长公主要将这茶楼卖了?
掌柜的顿时骇然,赶紧去后头换衣裳找人问问去。
回去的马车上姜靖怡歉意道,“我观察了一下,那些人,我一个都不能留。”
想来李嬷嬷早就预料到了,并不觉得惊讶,“好,老奴这两日便将人带走,那太太是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收拾?”
姜靖怡笑吟吟道,“自然是越快越好。”
她此次进京带了李达还带了其他几个厨子,又老师傅也有新师傅,赶紧将铺子开起来也好带新徒弟,等季秋阳去地方做官时她还能有人带走。
李嬷嬷一口应下,不过两日便将铺子给清理出来。
而姜靖怡也不闲着,找蔡夫人帮忙派人去牙行买了一些人回来,直接入住到茶楼后院去。而闲置了许久的季德鸿也被派了重要任务,看着请来的工匠改造茶楼。
说改造也说不上,无非是把墙面该刷新的刷新,火锅子该定做的定做,桌椅板凳也得按照要求尽管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