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趣阁”最新网址:http://www.mouquge.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某趣阁 > 历史穿越 > 我的公主重生了 > 第22章

第22章(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回眸爱上你 茶香满星空[重生] 我看陛下如娇妻(穿书) 我只想赚奶粉钱 重生之植物星人 恭喜发财 [综英美]我用抽卡拯救世界 隐士计划[快穿] 沈晨霭的异古生活 想当你的男朋友〔重生 ABO〕

但好在并不是。皇帝看了眼依旧担心的小女儿,忽的撇撇嘴道:朕可没有多余的女儿送去和亲。若是朝中哪位大臣嫌家中女儿太多,朕倒也不吝惜一个公主的爵位。祁阳听到这话终于绷不住笑了出来,原本挺得笔直的脊背也松懈下来。不过旋即眼珠一转,便凑到皇帝面前笑道:父皇如此,恐怕不妥。有儿臣在,荣国使节也不会想要带回去一个假公主的。皇帝已经猜到了她的套路,却还是顺着她的话问道:那皇儿以为如何呢?祁阳眨眨眼,半点儿不见羞赧的说道:嫁出去的女儿,自然不能再嫁。活这么久,读那么多书,就真没见过这样恨嫁的公主!皇帝也算是没脾气了,身子一松靠在龙椅上,斜眼打量着眼前一放松下来就讨好卖乖的女儿:他就真这样好,你就真非他不可?祁阳自是点头,认真的表态过后想起皇帝对她的维护,又嘴甜道:在儿臣心中,自是父皇最好,太子皇兄第二,她排第三。皇帝被她逗笑了,最后摆摆手道:行了行了,你的婚事朕自有安排。祁阳闻言还想追问更多,结果却被皇帝轻描淡写的打发了,仍是不与她多提。陆启沛供职翰林院已两月有余,时间远说不上长,却已经混得比许多人都好了文人清高,但文人也容易为才情折服。两个月下来,不仅探花郎刘琛被她衬托得黯淡无光,就连探亲回来入职的状元郎和榜眼也同样光芒不再,变成了翰林院里坐冷板凳的小可怜。可以说,在今岁入职的一众翰林官中,陆启沛的发展可谓一骑绝尘。可饶是如此,翰林院中默认的论资排辈规则也不曾被打破。哪怕修撰除了掌修国史实录之外,还有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等能在皇帝面前露面的职责,可学士大人不下派,也是轮不到新人的。陆启沛等了两月,连一次进宫面圣的机会也没等到。她原本也是不着急的,可眼看着祁阳三不五时的提及,也渐渐对赐婚的事上了心自陆启成死后,陆家的势力开始在她面前展露冰山一角,而从这冰山一角便可以窥见,背后的庞然大物不是她短时间内能够撼动的。那难道不解决陆家的后患就不成婚了吗?别开玩笑了,那她得等到什么时候?!陆启沛自觉处境已经比前世好了太多,虽有顾虑却也真心期待起与祁阳的婚事来。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终于等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到了为皇帝讲经的日子,翰林院两个侍讲学士,历来是轮流入宫当值的。而这一回却出了意外,没轮到的吴学士告假在家,轮到的沈学士却是在进宫前突发急病去不了了。掌院的学士大人忙派人去吴府请人,结果却得到了吴学士昨日梦中遇仙,出城寻仙缘去了的消息!文人就是矫情,连做个梦都能抛下所有,胡跑出去瞎折腾。学士大人得到消息的时候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然而宫中还在等着,皇帝还在等着,他能怎么办?这临时的征调简直不能更临时了,哪怕有心要在皇帝面前露脸的人,这会儿也不敢轻易冒头,怕准备不够在御前出了差错。翰林院八成的人变成了鹌鹑,剩余两成蠢蠢欲动的,几乎都是今岁才入翰林的新人。他们倒是初生牛犊,可学士大人却不敢冒险,怕他们御前失仪牵连了自身。陆启沛便是在此时脱颖而出了。她才情学识有目共睹,生得俊美无双让人看了都养眼,最重要的是她当初就是皇帝陛下亲自下的圣旨塞来的翰林院,多少在皇帝面前也有点情面。学士大人最后捋了胡子拍板,还是拒绝了同样请缨的刘琛等人,决定让她去。陆启沛便就这样,穿着翰林院从六品的青色官袍,抱着要讲的经史书册,挺直脊背今生头一回堂而皇之的踏进了宫门。她清晨去的,皇帝直等到了午后才召见她,见面瞧她一眼,先赞了句:果然生得不错。这是赞美,陆启沛也不去想这赞美背后皇帝的想法,恭敬的道过谢后见皇帝再无表示,便也不多耽搁开始讲经了。她声音清亮,思路清晰,娓娓道来时并不会比那些博学鸿儒们讲得差,甚至因为本人年轻俊美而更加赏心悦目,连皇帝听得也比往日认真了许多。历来讲经以一个时辰为限,皇帝今日没有叫停也没有询问,陆启沛便生生讲足了一个时辰,到了后来就连原本清亮的嗓音也带上了两分沙哑。等时辰到了,陆启沛终于停下。皇帝一抬手,张俭便很有眼色的送上了一杯茶水。陆启沛谢恩后接过饮了半盏,再抬头时却发现皇帝依然起身离开,只留个她一个玄色背影。而从始至终他不仅没有与她多说过半句话,就连惯常的研讨经史都不曾有!捧着手中还余半盏的茶水,陆启沛一时有些慌张,甚至下意识的往皇帝离开的方向追了两步。幸而翰林院入宫当值的也不止她一人,她只是代替了沈学士今日主讲而已。身边的同僚见她竟然想去追皇帝,忙一把将她拉住了:陆修撰,陛下已经走了,你这是做什么?!这一声唤回了陆启沛的心神,也让她止住了脚步。然而看着皇帝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外,她还是忍不住蹙眉露出了忧色,又回头问同僚道:我方才,是不是讲得不好?同僚知她担心什么,也觉得皇帝今日态度有异。可想了想还是答道:我觉得挺好的。说完又补了句:至少我听着挺好的。陛下不是也没叫停吗?还赏了你一杯茶。陆启沛听完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茶盏,又看了看殿门方向,实在是有些摸不着头脑。所以说,这未来老丈人到底是瞧没瞧上她啊?第36章 这酒太烈陆启沛不是头一回面圣了, 可却是头一回在面圣之后如此摸不着头脑。傍晚下值,并没有在翰林院外见到祁阳, 她近来似乎被什么事绊住了脚步,已经一连几日不曾露面。不过陆启沛还没来得及失望,就撞见了刘琛和几个同僚。陆启沛对刘琛的观感并不是很好,因为每次祁阳出现, 他的目光总会在她身上打转。这让陆启沛有些不悦, 再是好脾气的人也不会愿意有人惦记自己的心上人,因此双方交情不过泛泛。今日撞见也不过打了个招呼, 陆启沛便打算离开。只是刘琛却叫住了她, 笑得一脸温文模样:陆兄别急着走啊。今日难得大家一起下值, 又在这里撞见了, 不如一起去陶然居喝两杯如何?陆启沛没兴趣, 再加上她酒量本就不太好,便想要拒绝。结果还不等她开口, 刘琛便上前抓住了她的胳膊, 依旧笑道:走走走, 一起去。今日同去的都是今岁才入翰林的,大家同僚一场, 也该亲近亲近才好。陆启沛很不习惯被人这样拽着,更何况拽着她的还是她看不顺眼的刘琛。当下蹙起眉头挣了挣, 便将手臂收了回来, 而目光一扫才发现, 这一行人中除了刘琛之外, 今科的状元孔杰,榜眼魏庭,以及一干考入翰林的庶吉士竟是都在。要说都是今岁入翰林的同僚并没有错,官场之中拉帮结派更是屡见不鲜。可陆启沛更清楚,这些人还是同榜,只有她是靠举荐入的翰林。是以双方其实谈不上亲近,只井水不犯河水而已。贸贸然的邀约总让人觉得别有目的,陆启沛还是拒绝了:近来家中有事,不便在外久留。刘兄见谅,诸位见谅,陆某得先行一步了。说完又道:各位今日的酒钱可记在陆某账上,也算陆某未能同往,聊表歉意。这样的婉拒已是足够,都已道家中有事,知趣的人便不会再强求。然而今日这群人中却有个犯轴的,魏庭对她靠举荐入翰林本就有些不顺眼,又看她刚才挣脱刘琛好似嫌弃,便一脸不乐意的上前再次拽住了她:陆修撰这话何意?魏某家中虽不富裕,却也付得起几个酒钱。他这一看就是要找茬,陆启沛如今也不再是软柿子了。她径自拽回衣袖,神色也冷淡了下来:陆某并无它意,倒不知魏大人拽着我又想怎样?!几人还穿着官袍,在翰林院外拉拉扯扯着实不好看。孔杰见状忙上前打起了圆场:淡定,淡定,只是喝杯酒而已,去与不去又不是什么大事。谁知魏庭并不领情,紧接着就冷哼道:哪是什么家中有事去不了,某些人根本就是一朝得志,瞧不起咱们,不愿意与咱们为伍罢了。一番话中满满都是戾气,但陆启沛却已经明白对方为什么看自己不顺眼前世的魏庭其实从没与她别过苗头,两人甚至能称一声君子之交。而如今他这般怨愤也是有道理的,能科举高中的哪个不是天之骄子?他费尽心力才入了翰林,结果陆启沛走捷径也就罢了,还什么好处都占!陆启沛扫一眼便知道,自己今日得了入宫面圣的机会,眼红嫉妒的可不止魏庭一人。场面一时安静了下来,打圆场的孔杰听了也是皱眉。他扯了扯魏庭的衣袖示意他适可而止,不过最后却是看向陆启沛劝道:魏兄一时莽撞,还请陆兄多担待些。不过酒钱就算了,若陆兄家中事务不急,不如与我们同往,饮上一杯也是个心意。两人到底是同榜,春闱期间也早有了交情,孔杰的偏向很是明显。但说到底众人都是同僚,而且陆启沛看着明显有一飞冲天之势,与她交好总比交恶好得多。陆启沛看看魏庭又看看孔杰,最后瞥了眼作壁上观的刘琛,想了想到底还是答应了。陶然居是京城最有名的酒楼,几乎日日高朋满座,不过刘琛等人显然早已经订好了位置,一群人刚进店门就有小二迎了上来。一路将人引去了包厢不提,甚至就连酒菜也是提前备好的。魏庭是个急脾气,恩怨分明。前世他真心实意的为陆启沛才情折服,所以不管是她被招为驸马,还是他们被她压制得黯淡无光,他都不曾有怨言。而如今却不同了,因为起点不同,未曾真正的一较高下过,年轻人总是对着比自己更年少的少年不服的。好在魏庭与刘琛不同,刘琛是对任何人都笑脸相迎,可心思却深沉的让人看不轻究竟。而魏庭则是干脆爽利的性子,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很容易得罪人却也不乏有人欣赏。陆启沛前世与魏庭的交际也不算太多,但对他的脾气也是知道一二的,所以从翰林院一路走来,她原本的那点火气也已经消散了大半。直到魏庭拎着酒壶,毫不客气的连倒了三杯酒摆在她面前:把酒喝了,过去的事就一笔勾销。这阵仗看得陆启沛都懵了,她下意识的抬头问他:你我过去有什么事?魏庭脸上顿时露出一抹羞恼,也没答陆启沛的话。狠狠的瞪了她一眼后,竟赌气似的自己将那三杯酒一饮而尽,而后拎着酒壶转身就走。孔杰随即站了出来,安抚似得拉着陆启沛在席间落了坐,似乎忘了之前说的只饮一杯的事。今日祁阳没来,陆启沛其实也没什么事。在陆家接手的一应事务她已渐渐上了手,至少不会再被一摞账本唬得头疼。所以喝个酒的时间她是有的,只是不愿意陪这些人喝罢了。酒宴开始,陆启沛也没有执意离开。她坐在临窗的位置,手里拿着一只酒盏,却也只是拿着,连唇都未沾。至于包厢内的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就更与她无关了,她不曾参与,只将目光投向了窗外陶然居临水而建,此时抬眼望去,恰可见窗外水光潋滟,夕阳正好。陆启沛无意冒头,再加上今日心中有事,看着窗外风景一时竟走了神。也不知过了多久,席间忽有人道:听说北边那些蛮夷监国了,诸位可曾听到什么风声?科举高中的自不仅是寒门,席间也有几人是官宦出生,当下便有人道:这有什么?自是听说了,据说那蛮国还送了国书来,道是再过些时日便有使节入京了。这国书不该是由使节亲自带来,这才显得郑重吗?有人不解问道。这话立刻就有人接了,只是声音压低了很多:这我倒是听说了些传闻。先帝在时不就有送公主往戎狄和亲的先例吗?这些年多亏了季大将军镇守边关,才没闹得那般难看。可如今戎狄建国了,气势必然更盛,为了两国交好,恐怕少不得要再提和亲之事言下之意众人便都明白了。因要公主和亲,所以提前送了国书来,让梁国准备好嫁妆!不管这揣测传闻几分真几分假,总归这态度听着是有够嚣张了。一群文人聚会,又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乍然闻此顿时个个气愤不平起来。只有刘琛,他举着酒杯不置一词,目光却直直望向了对面的陆启沛少年靠坐在窗边,侧脸望着窗外风景,如玉的面庞被夕阳笼罩,好似被镀上了一层金红的光辉,美好得不似凡人。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才听了众人所言,她拿着酒盏的手轻轻抖了抖,满盏的酒水洒落些许。心里的猜测进一步得到证实,已不枉来这一趟。刘琛满意的收回目光,举杯饮酒时唇角微微勾起,眼中却有暗色一闪而过。片刻后,包厢里咒骂蛮夷的声音才渐渐停了。说到底也只是一则传闻,不知真假,众人发泄过情绪这事过也就过了。而后换了话题,包厢里很快又热闹欢快了起来。等陆启沛被人记起,是在魏庭提议行酒令之后全员参与的活动,连看风景的人也不会放过。陆启沛被拉回了酒桌前,正好她之前答应的那一杯酒也没有喝,便索性被拉近了行酒令的队伍。彼时她一抬头,正对上魏庭带这些得意的目光,再看看同桌之人,对方的打算几乎不言而喻。不就是行酒令吗?不就是一群新科进士吗?当她怕他们一样!陆启沛忽然有些烦躁,也不想再做无谓的纠缠了,便干脆接下了对方的挑衅。结局可想而知,前世便碾压了众人的状元郎,不会因为没有参加科考就丢了曾经的学识。酒令行了几圈下来,陆启沛一杯酒都没喝,反倒是桌上原本就有了三分酒意的众人被她灌了个七分。魏庭喝得尤其多,偏又不服气,都快喝到桌子底下了也还叫嚣着再来。他醉眼朦胧的看着对面的人,咬牙切齿,一副不灌到陆启沛不罢休的架势。和个醉鬼没法讲道理,尤其还是个执着的醉鬼。陆启沛碾压众人后也觉得无趣,最后一轮还是放了水,把自己答应的那杯酒喝了下去。席间准备的酒水出乎意料的烈,陆启沛一杯饮下只觉一股火热从喉间一直烧到了胃里,暖烘烘的却也并不难受。只是她少饮烈酒,一时不察,很是呛咳了一阵。待到咳嗽平复,换得几回笑声,陆启沛也不恼,只是觉得这酒太烈,一杯都已上头。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综影世界夺美,我绑定了主角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带着嬴政反大秦!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红楼之开国篇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大夏第一毒士,从废相开始 大明文魁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初唐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