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衡细细收好身份凭帖后, 在茶窠点了简单的茶饭。陪着顾九爷用了两杯素酒, 这才把人恭恭敬敬地送上了回城的马车。
顾九爷倍感有面子。
扶着顾衡的手上了马车后还不住地絮叨, “你看咱这爷俩就是有缘分,我在这一辈当中排行第九, 你在这一辈的排行当中也属第九,这都是老天爷注定的。这回你好生去考,资圣寺的高僧说咱莱州顾氏肯定会兴旺发达,说不得就要应在你的身上。”
这一年以来, 顾衡将自己记得的所有锦绣文章一一默写出来,直到烂熟于心才将默写之物在铜盆里焚毁。所以这届秋闱春闱的考题,对于他来说其实如同探囊取物。但面对老者的殷殷期盼,虽明知其目的有些功利, 却还是不好冷言拒绝。
顾九爷误会了他的迟疑,苦笑一声收回了手,“这些年,那汪氏对你百般苛责,甚至有变本加厉之势。我虽然看在眼里却没怎么过问,你是不是心中生了怨气?”
顾衡连忙一揖到底,“终究是长辈,我怎敢随意置喙?族中几位尊长对小子时时看顾有加, 我感激还来不及, 怎敢心生怨气?此次若非九叔你亲自出面, 过继一事也不会如此便宜就成礼!”
他面上现出几分腼腆, “我读书多年不敢言成, 此去应考也不知结果如何,所以才不敢在九叔面前打保票……”
顾九爷果然神色大霁,“我知道你的身子骨还没有大好,只是强撑着赶路。不过是因为心中有大孝,不想跟顾朝中和汪氏撕破脸对公堂。如此有孝义之人,老天爷无论如何也会眷顾一二。”
赶情这位爷的信心比自己还足!
送走了心满意足的顾九爷,顾衡负手站在路旁的榆树下,闭着眼感受初秋令人心旷神怡的凉爽。不知什么时候秋雨又绵密起来,远处的农家堰塘里还有几朵枯败的残荷,叶面下起了细细的涟漪。
钱师傅悄悄过来道:“……刚才看见一辆刻有同茂堂徽记的马车过去,车上的人依稀是二少爷。”
顾衡一愣,旋即微微一笑。
那天同茂堂门口出人意料的变故,扰乱了五名应考秀才的行程。经过简单相商后,那三名与事无关的秀才先行离去,约定在八月十二日进场前碰头。
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儿,顾徔作为汪氏的儿子和顾衡的兄长肯定要留在家里上下斡旋。
让人没想到的是,饮下剧毒的顾衡竟然侥幸未死。且第二日一早清醒过来,不顾身上余毒未清就急急离去。人人私底下盛赞顾衡大孝的同时,也将始作俑者汪氏重新推到了风口浪尖。
看见茂密榆树下的人影渐渐浅薄,顾徔将身子重重地靠在车厢上。吐了一口浊气的同时,心头却浮上一股难以名状的晦涩。这个小兄弟……难道真的是天命所归的命硬之人,经过炼制的川乌头都不能要了他的性命?
他离家之前,偷偷到县衙关押汪氏的牢房去了一趟。
见平日里格外注重颜面的亲娘蓬头散发,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葛青褙子,袖子上还有一块不知何时沾染上的污渍,正盘腿对着墙一个人极细声地念经。
看到顾徔,汪氏一下子扑了过来。两眼放光道:“顾衡就是前世的恶鬼,故意来跟我要账的。他顶了我亲生孩儿的名,跟你根本就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我就是活剐他千遍也不为过。只要他死了,就再也不能挡你的运数……”
顾徔听得心惊肉颤,心想外面的无稽之说难不成还是真的,顾衡真是所谓的外室之子?
先前汪氏与于嬷嬷的合谋,顾徔隐隐约约知晓一点。但他低估了汪氏心中潜藏的愤恨,竟然不惜鱼死网破,也要当众鸠杀顾衡。所以,当他嘴里还在暗暗回味太禧白的香醇时,事情已经在眼皮子底下变得不可收拾。
汪太太得知顾衡被人救过来,且已经没有性命之忧时,恨得咬牙切齿眼冒火星,“我早就说过那是个灾星,你爹偏不信这个邪。要是早早掐死,根本就没这场祸事。还有既然人没死,凭什么把我关起来?”
就凭顾衡在众目睽睽之下口吐血沫倒在地上,就凭他到现在为止还在大碗大碗地喝祛毒药物,就凭外面人人都在传说你妒恨心强,身为当家主母却容不下外室之子……
对于顾衡侥幸未死,顾徔说不出来是庆幸还是失望。
当日在同茂堂门口,汪氏满脸慈爱地对着顾衡举起酒杯时,他心中自然有异样。因为汪氏从前对着顾衡时,脸上的神情从来都是不屑和憎恶的。
顾徔猜到那酒水里肯定有问题,但他却鬼使神猜地选择了旁观和沉默。不知道是不是心里有鬼,他看见顾衡将酒水一饮而尽时,那人眼里分明是一片心知肚明的了然……
顾徔当时就隐隐约约地觉察到自己做了一件无可挽回的蠢事,果然一切都发生得猝不及防。顾衡中毒倒地,汪氏被恰巧赶到的衙差们看押起来,族中有头脸的叔伯也纷纷跳出来指摘汪氏的不慈和狠毒。
焦头烂额的顾朝山父子还未及想出什么应对的法子,县台大人就主动劝顾家将顾衡过继出去。还说什么树大分桠,儿大分家,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说是劝,其实更像是命令。
经过舅舅汪世德心急火燎的解说,顾徔方才明白,若非现任方县令怕境内出了逆伦大案,年终吏部的考评不好看,根本就不会出手掩下这桩丑事。但他也怕日后汪氏再施毒手真正闹出人命,所以两相权衡之后才想了这么一个折中的法子。
大舅舅汪世德满脸的痛心疾首,气的额头上的青筋直跳。
“……那王神婆给人批卦祈福便也罢了,你娘竟然相信她卖的秘药,实在是蠢得出奇。那婆子明明贪财,非把能让人毙命的毒药说成能让人昏睡不醒的药物。仔细算一算,现在离正式的秋闱还有大半个月,什么神奇的药能有这么久的药效?”
虽然为人子者不好说父母,但顾徔也觉得母亲老糊涂了。什么时候不好出手,偏要在众目睽睽之下秀才们临行的时候……
汪世德疲倦地挥挥手,“我如今也是如履薄冰,这个主簿之位根本就保不住了,在方县令面前也说不上话。你娘闯下这般不可收拾的祸事,如今得了这个结果完全是咎由自取。”
他撩起要眼皮儿看了一眼,“你回去告诉她,让她在尼庵里好生修行。什么时候得到你高中的消息,她就什么时候能从尼庵里出来。”
顾徔心头火辣辣的疼,踉踉跄跄地出了舅舅的家门,一时间竟然彷徨无依。依着他的本心,他其实并不想要顾衡的性命,他只想这个小兄弟别尽挡着他的前程……
所有的事情几天之内就尘埃落定。
顾氏祠堂大开,顾衡被过继在已故二爷顾朝中的名下,从此之后大家就与那些寻常的堂兄弟一般无二。汪氏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被两个膀大腰圆的婆子押上了南下的马车。听说那间山中尼庵清苦的很,所有的衣食住行都要自己动手。
送汪氏回来的马典史连奉上去的银子都不要,只是淡淡地转达方县令的话,这是最后一次。以后顾家再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他就不会再留情面了。
至于助纣为虐的于嬷嬷和卖秘药的王神婆,每人被罚没一百两银子,被当堂笞杖二十。
顾徔不知道的是,方县令终竟看在顾衡的面子上,没有对汪氏赶尽杀绝。但深恨于嬷嬷和王神婆这些惯在后宅搬弄是非的人,就示意行刑的差役暗里下手重些。
那二人大半辈子都靠着一张嘴皮吃饭,没想到临老还要受这份苦处。去了一大笔银钱不说,身上的皮肉伤还总不见好,还没捱到年底人就都没了,当然这些通通是后话。
同茂堂医馆后头的竹园在短暂的热闹后又恢复了冷寂,祖母和她收养的那个小丫头顾瑛连一天都不愿多待,将行李收拾好后就回了沙河老宅。临走时,祖母把他叫在一边看了许久,只说了一句“好自为之……”
顾徔心有惴惴。
以为祖母瞧出了自己心底那块见不得人的肮脏,谁知就听了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他心中略有委屈地想,祖母终究太过偏袒顾衡,自己这个没在跟前长大的亲孙子终究比不上。
有几颗冰冷的雨点从车窗飘进来,顾徔一晃神儿,才发觉自己坐在颠簸行进的马车上。
今日赶车的是跟随在身边多年的小厮,陪着笑脸小意道:“刚才远远的看了一眼三少爷,那脸色青白得象个鬼。这么拼命地往济南府赶,只怕人刚到就又要大病一场,进考场博取功名只怕是妄想,真是何苦来哉?
顾徔听得心慌意乱,呵斥道:“什么三少爷,如今我们顾家哪里还有什么三少爷?你这家伙长着脑袋只会吃白饭,前两天族长当着众人宣布,那人从以后就是名正言顺的景山房九少爷……”
顾朝山共育有三子,在家里时下人们就依次唤为大少爷二少爷三少爷。若照族中正式的排行,顾循为四,顾徔为七,顾衡为九。
小厮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缩了下脖子只得专心赶车。
顾徔心中却是浮起一丝奢望:若是自己这次秋闱能顺利得中,族中那些人的嘴脸只怕立时就会转变。世态炎凉,这原本就是个跟红顶白的不公世道。
顾衡被过继出去,已经不算是自己同脉同枝的亲兄弟,那么自己的好运道是不是就没人能压制住了?
他心头不无遗憾地想,早知道这样就该劝娘早早地把顾衡改在别人的名下。这样一别两宽,他日再见面时都不会感到尴尬,而不是弄成今日这样如同仇眦的地步!
像刚才自己明明想下车去用一些热汤热菜,却远远地看到族长顾九叔正在和顾衡说话。出于不想宣诸于口的目的,顾徔吩咐小厮不准停歇,反而抽鞭加快行程。他知道顾九爷匆匆前来,多半是为了给顾衡送新的凭引。
真是一群趋炎附势之人,怎么就那么笃定顾衡一定中得了举?
新旧凭引根本就相差不多,顾衡在这个关口上被过继出去,无非是籍贯所在和父母姓氏发生了变化。应考时,考生要在考卷的眉头上填写这些内容。
顾九爷此时巴巴地赶来,大概就是怕他填制的内容有误,毕竟顾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过继出去了,填制有误的话有可能引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顾徔不如恶意地想,不知顾衡晓得自己“被”过继出去,心中是悲是喜?原来多少还有亲爹照应,还有生药铺子的利润可拿,如今真正成了父母双亡的孤子,只怕心中再大的喜只怕是有限的。
路边的树木飞快地向后掠去,远处一块块青翠的麦田渐变成让人愉悦的金黄色。
顾徔心头微微发烫,摸了摸脚边的包裹,里头有厚厚一叠银票。那是汪太太全部的体己银子,她说无需担心她的处境。只要自己这回顺利得中,立马就赶赴京城等待明年春天的会试。
这回没有顾衡这个扫把星拦路,说不定可以一路举人进士的考下去。到时候有皇帝亲封进士及第,这世上就再无人敢小觑了……
※※※※※※※※※※※※※※※※※※※※
顾二哥在做白日梦!
昨天收藏好容易达到800+,正想好生庆祝一下,譬如加把劲双更啊什么的,结果今天一看泪两行,心上被狠狠戳了两刀。呜呜,是谁取消了对我的收藏,本君哭晕在厕所……
s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