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趣阁”最新网址:http://www.mouquge.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某趣阁 > 都市现代 > 让我啃老易中海?我偏偏要努力 > 第246章 王振华的震撼

第246章 王振华的震撼(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西游:从娶妻开始无敌 星际第一女神:御厨驾到 佛系宫女的小富即安 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 种田?我靠童话蔬菜大卖特卖! 四合院谁都不要和我抢养老 全民转职:我乃混沌领主 三国杀:蒸蒸蒸蒸蒸蒸蒸蒸蒸蒸! 我的星空武道 这个武替有点猛【古穿今】

“这就是我要跟您说的事儿了。”

易红军嘴角上扬,脸上挂着一抹自信的笑容。

他见王振华又快着急起来,于是解释道:“王叔,这屏幕就是我接下来要研发的科技,我称之为热感应触摸控制屏幕技术,简称触摸屏。”

王振华听得很认真,听完之后他追问道:“这触摸屏很难制造吗?”

“当然。”易红军点点头。

1967年:第一块触摸屏诞生人们普遍认为,美利坚马文镇皇家雷达研究所的约翰逊(e.a. johnson)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触摸屏概念的人。

1965年,这位普通的计算机研究员在《电子通报(electronics— letter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简短的论文《触摸面板:一种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并在里面描述了自己对电容式触摸屏的设想:屏幕的主体是一块复合的玻璃屏,内表面涂有一层名为ito的金属氧化物,四角有四个电极。

当手指头触碰到玻璃屏的时候,由于人体自带的电场,会令手指头和玻璃内层的金属层形成一个电容,从而“吸走”该位置的少量电流。

这个“泄漏”的电流是从四个电极流出来的,而且理论上流经不同电极的部分与手指头到电极的距离成正比。

通过控制器的精密计算,就可以准确地得到手指头的位置。

两年后,约翰逊将这个设想变成了现实,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块触摸屏,并将这块触摸屏的照片和触摸屏基本原理图发表在了一本名为《工效学(ergonomics)》的杂志上。

这是一块虽然笨重但很令人耳目一新的屏幕,在约翰逊的设计下,甚至有种魔术般的效果:无论手指头点到哪里,屏幕就会在该处发出亮光。

当然,约翰逊的这个发明也有着致命的缺点:首先,它只能计算一个手指头的位置,如果屏幕上有多处接触,控制器的计算就会变得混乱;另外,这块屏幕对接触的感应是“非黑即白”的,它只记录两种信息:有接触,或者没有接触。它不能感知接触时的力度,轻轻掠过和重重按下对它来说都是一样的。

约翰逊的触摸屏诞生后的第二年,欧洲核原子能研究所的几位专家便向他提出了合作邀请——他们开始一起研究一种用于空中指挥航空的新系统。

由于这份工作并不需要触摸屏有太多的功能,只要定位位置精确就可以了,所以刚刚提到的那些缺点可谓是瑕不掩瑜。综上所述,约翰逊的电容触摸屏本应该大有作为,但“不幸”的是,就在不久之后,他的后来者开发出了更加灵敏、更加智能的触摸屏。

于是,电容式触摸屏还没来得及吸引大众的关注,便被后者耀眼的光芒掩盖住了。

最后,只有英格兰航空管理局向约翰逊伸出了橄榄枝——触摸屏指挥系统从1973年开始投入使用,一直工作到了90年代末。

总之,虽然海外已经有了触控屏,但依旧很落后,而易红军设计的触摸屏可和它不一样,要比它先进多了。

首先就是易红军的触摸屏是热感应,并不是通过所谓的生物电定位,操控性上面比它更顺畅。

其次,容错率。

易红军的热感应触摸屏,容错率更高,也不可能出现漏电的情况,其中涉及到技术并不是他们短时间内能破解的。

当然,破解的时间也不会太长,毕竟人家也有基础,不过一步先步步先。

只要易红军研究不断,那他的技术就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点毋庸置疑。

易红军简单的将技术解释了一遍,王振华听是听了,但就是听不懂。

易红军讲的每一个字他都认得,但组合到一起他就蒙圈了。

“算了算了。”

王振华摆摆手,说道:“既然你又把握就好,你放心去干,我这边尽量为你牵线搭桥。”

“王叔,谢谢您。”

易红军起身郑重的朝王振华躬身行礼。

王振华对他的帮助实在是太多了,从一开始认识的时候,王振华就一直在帮他。

王振华帮他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这点易红军一开始就知道,心里也非常感恩。

这从易红军现在依旧对王振华很尊敬就能看出来了。

有一说一,易红军现在的级别可比王振华高了,可易红军却始终以晚辈的态度面对王振华。

尊师重道。

虽然王振华不是他的老师,但也可以说是易红军的领路人了。

“你小子。”

王振华欣慰的笑了笑,说道:“你这事儿对国家有利,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你尽管来找我,办得到的我帮你办,办不到的我也找人帮你。”

易红军闻言再次深深鞠了一躬,心里对王振华更加尊重了。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来到了81年春节。

今年的易家过年特别的热闹,除了聋老太,易中海夫妻俩,易红军小两口外还有三个孩子。

另外,黎家的黎老爷子,老太太,黎父黎母以及黎英的亲弟弟黎雄也都来了。

不过自从搬出四合院后,易红军一家过年就再没请傻柱过来掌勺了。

现在掌勺的,变成了易红军。

是的没错,就是易红军。

前几年,易红军为了不浪费厨师这个职业的学分奖励,他生生将厨师这个职业学到了大师级。

后来尝过易红军的手艺后,家里每当放假,都是易红军在做菜。

今年的春节人多,所以今年易红军准备得也非常丰盛。

除了各种山珍以外,还有海味。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易红军的增氧机了。

也不知道胡成明从哪得来的消息,知道易红军手里握着增氧机的技术。

大概七年前,胡成明从易红军手里要走了增氧机的技术图纸,没过多久,增氧机就开始量产了。

这里不得不说,轧钢厂能够量产增氧机,还是易红军的功劳,他可是教出了一位好徒弟啊。

没错,主持量产增氧机的,就是张技术,那个接易红军的班,任职技术部主任的张技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元歌不负年华 穿越两界当倒爷 七零:抱上宋工大腿吃商品粮 三国杀,仙界下凡怎么你了 四合院:老子农场在国外 全职御兽主 高武:天才只是见我的门槛! 编制养毛茸茸,我带飞祖国成团宠 四合院:我是有空间的保安 华娱第一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