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趣阁”最新网址:http://www.mouquge.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某趣阁 > 历史穿越 > 帝皇分身系统 > 第64章 重刑审判,押粮入豫

第64章 重刑审判,押粮入豫(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超级鳄龟分身 吞噬九重天 视频通武侠:开局盘点十大高手 大赵嫡次子 四合院之我也来凑热闹 戏精女配:穿书后全员偷听我心声 迫爱 诡异:我虚构的救世组织成真了 规则怪谈:开局化身逼兜战神 暑假兼职,你实习单位是749?

64重刑审判,押粮入豫

【老云新书,求收藏推荐!修改了一下】

时间到了四月初,朝廷对于王、赵两家的审判,也出了结果,还是朱勇借助崇祯名义,做出的圣裁。

夷三族,女眷入教坊司为妓,男性族人服十年劳役。

这个判处结果传到临汾后,直接引起大地震,不仅震动了整个临汾商人,甚至连整个晋商,甚至是全国商人都震动了。

因为,这实在是判的太重了。

这要是以前,顶多就是王落开和赵百万两个家主被斩首,王、赵两家被抄家,其余家族人员,不会受到太大牵连。

但是,这一次,由于王、赵两家暗地里和关外鞑子通商,甚至出卖大明情报,几乎等同于叛国。

同时,朱勇也有杀鸡儆猴,警告大明商人的意思,才直接判了这样的重刑。

要知道,之前董乾的叛乱,朱勇直接是诛九族的,这次王、赵两家的情况,比董乾稍微好些。

毕竟,两家人只是和鞑子通商,出卖些情报,目的也是为了赚钱,并不是真正要叛国,也不是造反,诛九族有点狠。

要不然,朱勇也会直接将他们诛九族的,在这方面,朱勇可谓是毫不手软。

“好惨啊!”

消息传到临汾后,很多人都摇着头说道,为王、赵两家感到凄惨。

除了被夷三族外,王、赵两家活下来的女眷,下场也可悲,教坊司可不是好地方。

至于剩余男子族人,服十年劳役,不知道最后能活下多少,就算活下来,恐怕身子也已经废了。

对此,朱勇毫不在意,不制造一些血淋漓的案例,怎么能刹住大明商人暗中和鞑子交易,谋取暴利的心呢!

朱勇相信,至少有了王、赵两家这个案例出来,大明境内敢和鞑子暗中交易的商人,应该会少上很多。

这也是朱勇再给那些暗通鞑子的商人,最后一个幡然悔悟的机会。

剩下的一些,如果还不知死,继续作死和鞑子交易,到时候朱勇就不会再给他们机会了。

到时候,发现一个杀一个,不对,是抄家,诛九族。

至于,诛九族这种不太符合人道的残酷刑罚,该不该存在,该不该撤销,这个时候朱勇并不在意。

明末又不是二十一世纪,文明还没有进化到那个地方,就算是要取消,也让后世子孙做吧。

至少,朱勇觉得在明末这个乱世,诛九族的酷刑,还是非常有存在必要的。

酷刑能震慑人心,能让人畏惧,才会让人老实,毕竟谁不怕死呢,谁不怕被灭族呢。

而这个时候,朱勇的新军第三营,也训练的差不多了,同时他也在临汾,等来了那些外地商人送来的粮食。

加上朱勇自己在临汾本地,敲诈本地商人,以及自己出钱采购的粮食,这一次他足足筹备了六十万石的粮食。

四月三日,朱勇率领三个新军营上万人,还有三万多名民夫,准备离开临汾南下,前往河南洛阳,参与剿匪作战。

民夫是朱勇在临汾招募的,负责给他们押送粮草,不然六十万石粮草,朱勇他们带不了。

“朱大人,一路小心。”

朱勇率军离开之日,吴达亲自带着临汾所有大小官员,众多商贾乡绅,在城门口相送。

但其实,除了吴达是真心相送之外,其余那些商贾乡绅都是在送瘟神啊!

三月份后半月,朱勇在拍卖会结束之后,算是彻底压榨完了商人,便开始对当地那些乡绅地主们下黑手了。

朱勇将临汾的那些乡绅地主召集起来,这一次他没要求这些乡绅地主们捐款,而是自己出钱,向他们采购粮食。

朱勇知道,这些乡绅地主手里都有不少存粮,便要以市场价收购。

这些乡绅地主们手里确实有粮食,但他们不想卖啊!

因为,一周前吴达以府衙的命令,强制打压临汾那些粮商哄抬粮价的行为,让粮食价格重新恢复了正常水平。

这个时候,朱勇要以市场价收购他们手里的粮食,他们得少赚很多钱啊。

这些乡绅地主们还等着,过段时间风头过去,再继续抬高粮价,到时候能多卖很多钱的。

毕竟,在这种乱世,粮食就是硬通货,在一些地方比银子还好用。

他们手里的粮食,根本就不愁卖的。

但这一次,朱勇可没给他们拒绝的机会,直接根据他们每家田地的多少,分配给他们一定的份额。

最终,这些乡绅地主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向朱勇妥协,才让朱勇凑齐这么多粮食。

所以,此时临汾的那些乡绅地主们,和临汾的商人一样,都恨死朱勇了,巴不得他赶紧滚蛋呢!

或许有人要问,你堂堂一个穿越者,多出三百多年的眼界,又有皇帝分身这个便利,随便想个点子,不都是能赚钱的。

何必用这种压榨人的方式捞钱呢,人家赚钱也不容易。

对此,朱勇只能呵呵一笑,给出两个理由,一是明末这些商人,乡绅地主们,着实应该压榨压榨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来,对他们的优待实在是太大了,享受了太多的权利,尽的义务还不如农民多。

现在,只是压榨他们一些钱财粮食而已。

乱世当用重典,到了这个时候要还是对这些商人,地主们是心慈手软,那大明活该灭亡了。

其次,朱勇心里也有很多赚钱的点子,比如银行,海商,甚至改良一些技术等等,都能赚很多钱。

但别忘了最重要的一点,想要做到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啊!

而现在,对于朱勇和大明来说,最缺的就是时间。

现在,大明国内流寇四起,可谓是危机四伏,万一让李自成和张献忠他们提前崛起,那就是亡国之祸。

所以,剿匪不能间断,还得加强力度,争取一次性将这两头老虎打死。

而剿匪,赈灾,都是需要银子的,朱勇要是想办法慢慢赚钱,恐怕他钱还没赚出来呢,李自成就打到京城了。

甚至,明年鞑子就会再次入关,四年后就是决定大明国运的松锦会战。

他要做这段时间里,整顿朝政,编练新军,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钱粮支撑才行啊!

留给朱勇的时间,本就少的可怜,他只能用最快的捞钱方式,即便是杀鸡取卵,也在所不惜。

只有先让大明渡过亡国危机,后面才有慢慢发展的机会,不然都是白搭。

那么,什么方式来钱最快呢,答案就是:掠夺。

抢劫是掠夺,战争是掠夺,敲诈勒索也是掠夺,但不可否认,掠夺的方式是来钱最快的。

也是目前为止,拯救大明最好最快的方式。

所以,王、赵两家就成了倒霉蛋,被朱勇抓了典型,谁让他们本身就犯了重罪呢。

至于其他商人,地主们,一个个屁股也都不干净,那家没害死个农民,强抢个土地什么的。

朱勇现在没工夫搭理他们,是为了稳定国内局势。

但多少等让他们出出血,算是暂时对他们的惩戒,等大明渡过危机之后,朱勇还得对他们下重手呢。

这算是什么,只是个开头而已。

到了明末这个时代,朱勇万万不可有任何圣母之心,而且朱勇觉得,他用的这种方式,已经足够温和了。

他买粮食,好歹都是付钱的,对于那些地主们来说,已经足够客气的了。

朱勇离开临汾之后,率领三营新军一路南下,这个时候朱勇的‘凶名’,也早就在晋南传开了。

他率领大军一路南下,所有官府一路开绿灯,全力配合,晋南剩余或是新冒出来的小股流寇们,一个个也都老实下来。

前段时间,闻喜城外数百颗脑袋还挂在那里呢,他们可不想自己的脑袋,也被挂在上面。

所以,朱勇南下之路非常顺利,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便抵达南面黄河边。

朱勇带人在平陆休整一天后,然后渡过黄河,进入到河南河南府陕州境内。

因为,此时陕州这一带流寇纵横,十分危险,朱勇没敢逗留,继续领军赶往洛阳。

毕竟,他手里这批粮草太重要了,万万不能有失。

而这个时候,陕西和河南西部的匪患,更加严重。

原因是,在去年的时候,一直流窜在南面湖广一带的悍匪张献忠,也带着他麾下流寇,来到了河南,与闯贼们回师了。

好在,孙传庭和洪承畴两人领军有方,数次击败流寇,甚至连闯王高迎祥都被孙传庭活抓,并杀死,沉重打击了流寇们的士气。

才没有让陕西,河南的匪患,变得更加严重,但局势依旧十分危急。

此时的陕西、河南,最缺的就是粮食,不仅流民缺粮食,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这些流寇们,同样缺粮食。

万一,要是让他们知道,朱勇押送着六十万石粮食通过,他们肯定不要命的过来抢夺的。

但可惜,朱勇这一路从临汾赶来,上万人马,数百辆大车,目标太大,想要隐藏行迹都做不到。

所以,等朱勇领军抵达陕州的时候,他手里有大批粮食的消息,还是传到了张献忠的耳中。

此时流窜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以及湖广北部这片区域的流寇们,势力最庞大的两股,就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了。

其余还有大大小小的流寇们,基本上都是依附于他们两家的,至于再小规模的流寇,官军都懒得去管。

一是兵力有限,二是这些小规模的流寇们太多了,又翻不起大浪,让各地官府自己防备处理,就可以了。

其中,李自成所部现在主要活动在,潼关以西的陕西境内。

而张献忠,罗汝才,刘国能等流寇,主要活动在潼关以东的河南西部,和湖广北部一带。

所以,朱勇领军出现在陕州的消息,张献忠最早得到消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综影世界夺美,我绑定了主角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带着嬴政反大秦!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红楼之开国篇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大夏第一毒士,从废相开始 大明文魁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初唐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