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幕府统治将军大友亲世,也是九州的大名。
此刻的他暴怒无比,将军府的奴隶下人静静的躺在血泊中。成了大友亲世泄愤的工具。
福港水师出海,片板未归。派出的探子也杳无音讯。炮声依旧在海上嘶吼,让他明白水师回不来了
郭英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为了避免行踪暴露,遇到的船只,不论是战船还是民船。都是一炮轰沉。
如同海上的幽灵,来无影去无踪。凡是见过他们的,都魂归蓝海了。倭寇至死都没想明白,明军的火炮射程为何这么远。
大海成了倭寇的禁地,商船不敢出海,渔船不敢下海。以海为生的倭寇变得谈海色变。
水师全军覆没,让大友亲世愤怒不已。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到现在还不知道敌人是谁。
水师没了,大海又成了禁地。无奈之下只能求助皇朝,请求皇室派船军出手。
明军的动作也传到了倭岛京都,长庆天皇和朝臣商议对策。对马岛对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们也不知道敌人是谁,不敢贸然出兵,派出的哨船也是毫无音讯。
朝堂争论还没出结果,沿海的炮声又响起了。恐惧源于未知,能快速拿下对马岛,和歼灭福港水师。足以证明敌人的强大
朝臣武将为了保全自己的势力,谁也不愿主动出兵。在朝堂犹疑不决的时候,明军的使臣来了
长庆天皇虽然疑惑,大明的使臣怎么来了?还是接见了使臣。他对大明没什么好感,但也没有他叔叔怀良那般仇视。
使臣是朱?身边的一个亲兵。知晓倭寇有杀使的习惯,朱?承诺他,此去若是身亡。家人他会负责并会亲自带兵给他报仇。
亲兵抱着必死之心走进皇宫,心里腹诽,倭寇的皇宫还没晋王府气派。
入了大殿,也没行礼。扫视了一圈倭国大臣,最后目光停在了后村天皇身上。
倭寇大臣出声呵斥
“大胆明使!竟敢对天皇无礼!不怕死吗?”
亲兵抱有必死之心而来,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俺就是一个小兵!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殿下自会给俺报仇!”
亲兵瘪瘪嘴说道。能做朱?的亲兵,自然是百战之士。这个时代的小兵,本就是脚踏阴阳二界。对死亡早就麻木了
“呵!你们中原人不是自诩礼仪之邦吗?”
“俺是个粗人!”
亲兵出口说道,见那人又要开口。率先开口了
“殿下说,你们是一群蛮子!不通礼仪,让俺对你们别太客气!蛮子喜欢杀使臣。俺还能给你说好听的不成?”
大臣一时语塞,没办法,谁让他们真干过这事呢。大家也都看出来了,这使臣还真就是个小兵,多说无益。
长庆天皇也看不下去了,大明派个小兵是真没把倭国放在眼里。冷声道
“明使前来所为何事?”
“哦,俺是来送战书的!”
亲兵此话一出,满堂皆惊。或是盯着亲兵,或是窃窃私语。
长庆天皇也有些不敢相信,毕竟大明远在海外。断然不会在国朝新立的时候远征倭国。疑惑的出声
“战书?”
亲兵并没掏出书面战书,而是直接开口道
“明王让俺给你们带一句话,他来复仇了,让你们洗干净脖子等着!哦,对了。晋王殿下也有一句话。
殿下说,你们倭国有个怀良亲王叫嚣,大明有兴战之策,小邦御敌之图!
俺家殿下也是亲王!亲自领兵在鲸海等候你们!殿下说想见识一下你们的御敌之图!”
亲兵说完之后,又仔细的回想了一下。好像没什么遗漏。才出声说道
“话已带到!要杀要剐。动手吧!”
亲兵说完,整个大殿针落可闻。长庆天皇手上并无实权。之前朝政被怀良亲王把持。
洪武四年,倭国北朝的今川贞世击败了南朝jūn_duì。
怀良亲王见大势已去,便将征西将军职位让给了后村上天皇的儿子良成亲王。
怀良隐退,权利也就分散了出去。天皇无权,朝臣将军权衡自己的利益。谁也没有开口
“不杀,俺就走了?”
亲兵见没人理会自己,再度开口。准备离开了
“贵使且慢…”
大臣连忙出声,也用上了敬称。对马失陷,福州水师全军覆没。证明了明军的战力!
倭岛南朝如今是内忧外患。北朝在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的带领下,高歌猛进。同时与明军开战,他们打不起。
“倭国对中原心慕久矣。自唐以来,两国交往密切,关系和睦。大明何故大兴刀兵啊?
自古讲和为上,罢战为强,免生灵之涂炭,拯黎庶之艰辛。倭国愿与大明交好,烦请使臣稍待……”
……
实权大臣与幕府将军,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选择了求和,派遣使臣携带重礼去见明己
【倭国史料请勿当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