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趣阁”最新网址:http://www.mouquge.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某趣阁 > 历史穿越 > 唐朝小闲人 > 分节阅读 1561

分节阅读 1561(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穿成游牧女首领 穿成乱世里的大美人 全服最强辅助[全息] 冒牌县令之天下争锋 我穿越在火影世界的日子 和离我是专业的(快穿) 穿越晚明之铁血帝国 位面穿梭之反派公子 霸总偏要宠她[穿书] 某黑科技的时空穿梭

d多有两百万贯,再加上如今的生产力的提升,三百万贯那都是臣保守估计。”

危机那几年,官府都关门,市面上粮食才是硬通货,货币都已经被人遗忘了。

李治纳闷道:“可那几年百姓也不需要那么多货币。”

韩艺道:“可如果不是那一场危机的话,货币发行量应该还是会稳步增加的,这本来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证明整个市场是需求这么多货币的。可是因为那一场危机,这几年不少人拿着大量的货币铸成铜镜,去跟地主换取粮食,因为当时货币已经不值钱,所以市面的货币是不增反减。

而如今经过这两年的稳定,这生产规模已经远超于危机之前,同时许多农夫都来到城里做工,需要货币的人变得越来越多,此消彼长,对于货币的需求量自然更多了。不过因为陛下的囤铜计划,以及这些年一直都在改进铸币的技术,已经打造出一整套全新的铸币生产线。如果实在是需要的话,朝廷还是能够发行这么多货币,如果有足够的原料,全力生产的话,生产量最高能达到五百万贯。”

李治听得长松一口气,道:“那你还说什么。”

“但这事只有陛下与微臣知道啊”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还不够直白么当然是骗,我除了骗,我可就什么都不会了韩艺道:“除了陛下与微臣之外,朝中所有的大臣,包括民间的商人都会相信如今财政这么困难,是不可能生产出这么多货币来。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货币支持,商人就会面临着货币危机,到时一定会冒出许多私铸钱币的作坊来,这会扰乱市场,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

但如果市场上拥有足够的货币量,我大唐经济将会一飞冲天。好比如,你手中拿着的一斗米,你很难去找到需要那一斗米的人,但如果你手中拿着五文钱,两者价值虽然是对等的,但是你可以轻松的花出去,如今商人生产了很多的货物,百姓也有需求,就是没有货币,如果有充足的货币,就能扩大整个市场,这也是为什么商人非常渴望朝廷发行更多的货币,因为这对他们非常有利的。”

李治皱眉道:“你的意思是,先隐瞒这个事实”

“不错。”

韩艺道:“一方面百姓对于货币的需求非常大,甚至于已经到了极致,但是另一方面朝廷确实发行不了这么多货币来,那么双方就得站在一起,做出妥协,如此才能够有解决问题。”

李治道:“你所谓的妥协,就是发行代金券”

韩艺点了下头。

李治皱眉道:“他们会答应吗朕还是有些不相信。”

韩艺笑道:“陛下,臣强调的是,朝廷不是没有原料,我们不但有着足够的铜,我们还有很多的铜矿,只不过是没法在短时间内,将这些铜铸成货币。是陛下你心怀百姓,心怀江山社稷,为了满足百姓的需求,为了让百姓过得更好,朝廷才将那些铜以代金券的形式发行,代金券意义就还是没有变,只不过那还是一些铜,没有铸成币而已,有这些铜作为担保,再加上百姓对于货币的需求,我想他们会妥协的。

如此一来,就极大的减低了发行货币的成本。另外,为了减低风险,朝廷可以事先将先铸好三百万贯币,但是只发一半,瞒一半,如果出现危机,至少咱们还有保底的。但如果顺利的话,那一半就可以留给以后再发,久而久之,代金券就将会成为法定的货币。”

“这主意真是好”

李治眼中一亮。

他也不傻,经过韩艺这么一分析,这是绝对是有可能实现的。

用储铜量去发行代金券,就并没有改变代金券的意义,也没有改变现有的货币制度,只不过是个权宜之计,但是这能够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以及为以后的纸币发行打下基础,关键是还有保底,就不怕出乱子,这只是一次实验,如果行不通,那我就拿出铜币来补上就行了。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韩艺计划,他一般都是算到这里会出现一个危机,但是他绝不会说出来的,因为只有危机爆发,或者即将来临之时,才能能够让当权者和百姓都做出妥协,然后他便可以从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利益,这一招,他真是屡试不爽啊。

货币的问题,他早就知道,但是他一直都没有提,只是暗中在做准备,等到大家都是饥渴难耐,咱们再坐下来慢慢谈,他就占有主导权。

整个囤铜计划,不是为朝廷敛财,也不是为李治敛财,而是为了发行纸币打下基础。

李治又道:“这建议是你提的,而且代金券本就是出自你手,那么这事朕就交由你们户部去办吧。”

“户部”

韩艺愣了下,道:“臣没有说让户部去发行啊”

李治道:“朝廷发行代金券,当然得由户部发行啊”

韩艺忙道:“陛下,这样可不行呀,如果让朝廷来发行的话,百姓根本不会答应的。”

李治就纳闷了,“这货币一直以来都是由朝廷来发行啊”

韩艺道:“陛下,如果是朝廷发行代金券,那天知道朝廷有多少铜,天又知道朝廷发行了多少代金券,朝廷到时连税钱都不需要收,直接印代金券就行了,要是这样的话,整个国家的财政都会垮的。臣一直都强调,朝廷的职责是监管,是平衡,而非是去与民争利。”

李治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发行”

韩艺道:“将铜抵押给金行、元行,由金行、元行来代为发行代金券。”

李治谨慎道:“由金行和元行来发行”

韩艺知道李治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一点也不心虚,非常坦然道:“陛下,这其实跟发行国债是一回事,为什么当初发行国债这么成功,不仅仅是因为金行、元行在当时有着极高的信誉,另外,还有朝廷在旁监督。百姓想得很明白,如果金行、元行乱发行国债,吃亏可是朝廷,朝廷怎么可能会允许。然而,金行和元行又是私人的,并且财力雄厚,若是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可以去直接找金行和元行要钱,金行和元行也不会与朝廷暗中勾结,因此国债才能够卖得如此顺利。

发行代金券也是如此,等于是朝廷将铜抵押给金行、元行,套出代金券来。到时还可以代金券的生产技术,分为三部分,由朝廷、金行、元行各掌握一部分技术,等到朝廷决定发行代金券之后,三方再去到一个地方,拿出自己的技术合在一起,印刷代金券。

除此之外,朝廷还要派出几个部门联合监督。其实主导权始终是掌握在朝廷手中,印多少,什么时间印,什么时候发行,都是由朝廷来决定,只不过是将最为费钱的生产权交给了金行和元行,但同时也提高代金券的信用度,要是说得再直白一点,这也是避免朝廷过度印刷代金券,以及官员从中谋取私利。”

李治稍稍点了点头,他可以管到自己,但是他管不到下面那些官员,如果官员可以印刷代金券,那官员可不会管那么多,往死里印就是了,说到底这也是他最为擅长的平衡艺术,道:“金行、元行就免费为朝廷生产代金券吗”

韩艺笑道:“陛下,臣作为一个商人,认为如果金行、元行再向朝廷索要相关费用,那就真是太不要脸了。”

李治诧异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因为一旦朝廷认同代金券,那么也能够帮助金行、元行在各地推销自己,并且可以提高金行、元行的信用,如今这年头,信用可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笔双赢的买卖。”

“是呀”李治笑道:“想从你这个大奸商占得便宜,那真是比登天还难啊”

韩艺笑道:“陛下过奖了,但是这跟奸商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如果是一方赚,一方赔,那这只能是一锤子买卖,是不可能长久的,只有在双赢的情况下,才能够长久下去。”

这种事得坦然承认,你越骗,李治就会越怀疑,毕竟金行是他家的,而元行他妻子家的。

李治点点头,突然道:“你的意思是,拿着那些代金券用于阎尚书的计划”

韩艺点头道:“陛下,这代金券就是一张纸,不用出去,也没有什么意义,而且朝廷发行代金券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刺激民间的经济发展,但也不能白白送出去。因此不仅仅是阎尚书的计划,还有官员的俸禄,也应该全部改用代金券,这样也能够让百姓更加信任代金券,甚至于以后鼓励百姓用代金券交税,这样的话,代金券的信用度将会更高。一旦代金券的信用达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那么代金券就可能帮我们大唐收刮周边国家的财富。”

李治又懵了,怎么一下子跳到国外去了,好奇道:“此话怎讲”

韩艺笑道:“陛下,自古以来,我中原生产的货物,就一直都是周边国家都非常需要的,而如今我大唐制造业是更上一层楼,数量和质量都有着大幅度的提升,可以进一步对外扩大贸易,引来更多的外国商人购买。如果我大唐发行的代金券是可以购买我大唐生产的货物,那么对于其它国家而言,代金券就拥有了实际价值,他们同样也会用我们的代金券,因为方便,等于我大唐发行的代金券,可以购买天下所有的货物,那么财富不都流入我大唐。”

代金券不是纸币,代金券跟铜币是直接对等的,是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兑换成面值想等的铜币来。当时韩艺发行代金券,其实就是将它视作纸币的前身,如何将代金券变化成纸币,唯一的途径就是提高代金券的信用度,纸币其实就是信用货币,当信用度达到一个峰值时,那么它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纸币,只不过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计划,后面还得发展好些年,代金券才能够成为纸币。

如果说李治方才还有一些犹豫,但是听到这话,便不再犹豫,拍板决定了下,就这么干。

要能够达到这种效果,那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因为土地和人,都可以用钱买到的。

第1873章 复出之路

在商议完此事之后,李治见韩艺还赖着不走,于是问道:“你还有事么”

韩艺面露为难之色,踌躇片刻,才小心翼翼道:“陛下,有件事臣不知当不当说”

李治目光闪烁了几下,道:“什么事,你但说无妨。”

韩艺沉吟少许,才道:“最近朝中出现一些传言,说说”

李治笑道:“你什么时候说话,变得吞吞吐吐的。”

要知道韩艺可就是凭着这一张嘴上位的呀

我要不吞吞吐吐,你又会误会的,你要误会我,那我可就完了韩艺讪讪一笑,道:“就是说最近有些奏章可能是没有经陛下之手,而是而是皇后批示的。”

李治皱了下眉头,问道:“你认为呢”

靠你都这么问呢我还能怎么认为。韩艺言不由衷道:“臣认为这肯定都是谣言,毕竟又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这事实。”

李治沉吟片刻,道:“那如果这是真的呢”

韩艺双目一睁,呆若木鸡。

就这演技,决计是超越影帝要几个档次,毕竟他真是用生命在演啊。

李治叹了口气,道:“朕也是没有办法,如今太子也卧病在床,朕的身体又未痊愈,不能天天处理政务,那东宫的奏章已经堆积如山,而如今国家又正在变法,要处理的事务实在是太多了,朕担心朕的身体拖累了国家的发展,无奈之下,朕才让皇后帮朕审阅奏章,但那些奏章都是朕决定的,皇后只是从旁协助朕。”

这话说得是已经不能再婉转,大家都知道他看不清楚,那总得有一个人来帮看吧,如今太监又没有掌权,而那些奏章本就是宰相送上来的,还要交给宰相决定,那宰相就是自己写,自己来决定,那还要皇帝干嘛。

说完之后,他又瞟了瞟韩艺。

从这个细微的动作,就可见韩艺的地位已经不一般了。

韩艺是沉默以对。

李治道:“你怎不说话”

你都这么不要脸,我还能说什么。韩艺道:“陛下,臣个人是非常体谅陛下的处境,但是这事可能会在朝中引起不小的动荡。”

李治叹道:“朕如何不知道,但是朕也实在是想不出别的办法。”

韩艺道:“陛下,此事如果是真的,微臣觉得与其躲躲藏藏,就还不如公开讨论,否则的话,这人心惶惶,恐怕会耽误正事的。”

李治思忖半晌,心中还真有些胆怯,道:“这只是权宜之计,犯不着公开讨论,等到朕身体好一些,就不需要皇后帮助朕批阅奏章。”

韩艺为难道:“万一他们问起臣来,臣该如何回答呢”

李治沉吟少许,道:“你就说朕没有说。”

“啊哦,微臣明白了。”

“臣妾早就说了,陛下你这么做的话,一定会引起朝中大臣的反对。”

武媚娘从李治口中得知这事之后,是面带微笑回应道,说得好像她是被李治给强迫的,不过事实上也是如此,她如今可没有资格说要参与政事。

李治道:“韩艺也没有说反对,他只是担心而已。”

“陛下,你这是自欺欺人呀”武媚娘摇摇头,又正色道:“陛下,如今的当务之急,乃是执行好新政,臣妾认为不要再节外生枝,臣妾建议陛下,紧急之事,就与大臣开会商议,不是很要紧的事,就先搁着,等到陛下痊愈之后,再来处理。”

李治沉吟片刻,旋即笑道:“也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朕只是让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综影世界夺美,我绑定了主角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带着嬴政反大秦!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红楼之开国篇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大夏第一毒士,从废相开始 大明文魁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初唐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