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趣阁”最新网址:http://www.mouquge.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某趣阁 > 历史穿越 > 唐朝小闲人 > 分节阅读 1461

分节阅读 1461(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穿成游牧女首领 穿成乱世里的大美人 全服最强辅助[全息] 冒牌县令之天下争锋 我穿越在火影世界的日子 和离我是专业的(快穿) 穿越晚明之铁血帝国 位面穿梭之反派公子 霸总偏要宠她[穿书] 某黑科技的时空穿梭

d,运输业,几乎都是商人在打理,但这只是一个例外,有着太多的巧合和外在因素,韩艺也没有料到,陆州也不在他的计划之中。

隔壁州拦住了陆州的商队,陆州百姓二话不说,就直接冲到对方的地盘上去了,因为他们都是作坊,这人都是很齐心的,一呼百应,就连当地官员都投资买卖,不分彼此,在陆州你不做买卖,你发不了财的,官府当然不会管,而且也管不了,很快他们就救回了自己的商队,陆州的百姓就直接放话出去,谁要敢拦我们的商队,我们就不活了,但是你们也别想活,因为商业关乎到他们整个州一切的一切,他们也是依靠自己发展起来,不是说依靠朝廷,他们不认为朝廷有资格夺走他们的一切,而且他们也觉得委屈,他们是自力更生,发展起来的,做得也都是正当事,你们凭什么拦我们商队。

因为陆州百姓是刚刚鬼门关回来,这种情绪,可想而知。

陆州百姓是一战成名,周边州县的士绅一看,我去,这群家伙都不要命了,要么不上,要上就是整个州百姓一块上,要打也打不过,横的也怕不要命的。实在是陆州百姓担心自己又冠上造反的头衔,否则的话,他们自己都可以生产武器,他们是有这个能力的。

在整个江南地区,唯有扬州、陆州的商队是没有人敢拦的,其他州县的商人一看,这里没有人敢闹事,就迅速往陆州、扬州集中起来。陆州、扬州当然也欢迎,商人是带钱来的,给当地带来了很多的财富和技术。当然,他们也不敢再去北方,他们在江南可以嚣张,但是去到北方,那就不够看了,韩艺的南北贸易计划,还是出现了非常大的裂痕。

第1762章 真真假假

当然,扬州和陆州只是一个例外,例外只是例外而已,在整个大环境下,它们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顾好自己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各地官府都没有办法解决,只能向中央反映,其实有一些地方官府,尤其运河边上的官府,他们还稍稍偏向商人的,因为商人给城市带来的财富,但是他们不太敢跟百姓作对,士绅阶级可不是好惹的,还得让中央来为他们做主呀。

各地的奏报,是如雪花一般飘到了两仪殿。

直接将李治给逼了出来,出这么大的事,李治能不出面么。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治坐在矮榻上,心里非常郁闷,你们这些废材也太不顶用,我才躺下多久,你们就弄成这样。

许敬宗站出来道:“回禀陛下,老臣以为这都是因为我朝偏离了农本商末的思想,才导致如今这局面。”

“是吗”李治眉头一皱,道:“在此之前,一直都是相安无事,怎么一下子就出了这么多事”

许敬宗道:“陛下,在最初的时候,臣也不是很理解,但是接到各地的奏报之后,臣才明白这其中的原因。臣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三个原因,其一,就是之前许州百姓火烧商船的原因,商人廉价的货物对于当地百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掠夺了他们的生计。

其二,朝廷之前过于纵容商人,许多奏报上面,都有写说,许多商人为了剥夺百姓、压榨百姓,利用各种卑鄙的伎俩,占得百姓的土地,逼迫百姓来他们手下做事。

其三,商人哄抬物价,先以低价收购粮食,再以高价卖出,令百姓苦不堪言。

还有许多许多的事例,这才导致各地百姓都抵制商人。”

李治哼道:“长安这么多商人,朕也未听说有此类事发生。”

许敬宗立刻道:“陛下,这是因为长安乃天子脚下,故此长安的商人都不敢乱来,但是商人的本性还是唯利是图,什么能够赚钱,他们就干什么,毫无道德可言。臣说得这些,都是句句属实,各地奏报上面都已经写明,臣绝没有捏造半句。”

他确实没有说谎,这些都是事实,哪个阶级都有害群之马,商人当然也不例外,各地都将商人的劣迹全部送到长安来,集中起来看,这当然非常可怕。但是如果你将各地地主干得坏事,也集中起来,送到长安,也是非常可怕的,你要将官员做得坏事集中起来,那基本上到死也看不完了,只不过如今各地都反商而已。

李义府站出来道:“陛下,当初许州一案,臣与诸位同僚,也都认为是许州百姓无理在先,只不过朝廷为了顾全大局,才开始征收商税。然而,如今各个州县,都开始反对商人,在臣看来,商人自身也确实有问题。”

李治瞧了他们二人一眼,他知道他们两个与韩艺关系不好,所言不可轻信,于是又看向许圉师道:“许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看了这些奏报,谁会对商人有好印象

许圉师道:“臣也认为这些事情之所以发生,商人自身也是难辞其咎。”

李治一看许圉师都这么说,不禁皱了皱眉,道:“那为什么韩艺在的时候,就没有这些事,韩艺一走,就发生这些情况”

许敬宗道:“陛下,臣认为这是韩艺走运,如今发生这种情况,显然是百姓们积怨已久,只不过刚好在韩艺离开的期间,爆发出来,如果韩艺的政策真的那么好,也就不会引起这么多百姓的反对。”

李治面泛犹豫之色,因为这种事确实是没法操纵的,许敬宗、李义府可没有这么大的你能耐,可以操纵这么多百姓,要他们有这能耐,那他们可以直接当皇帝了,道:“那你们认为,如今该怎么办”

许敬宗道:“臣以为朝廷应该顺从民意,重新回到农本商末的思想中,如此国家方能回到正轨上。”

“不可”

一旁沉默的武媚娘突然开口道。

虽然李治出来了,但是武媚娘也是此事的参与者,她当然得参与此次会议。

而她这一声“不可”,恰恰喊出了李治的心声,李治是非常支持韩艺的政策,赶紧问道:“皇后对此有何看法”

武媚娘道:“虽说商人也有不对的地方,但是商人对于我大唐贡献也是非常巨大的,在臣妾看来,恰恰是因为农本商末的思想,才导致这一切的发生。”

许圉师、卢承庆他们都困惑看向武媚娘。

但是他们都不感到诧异,虽然武媚娘反驳的是许敬宗,但是在他们看来,韩艺也是武媚娘的人,武媚娘也经常护着韩艺,这已经是司空见惯之事。

李治也听得糊涂,道:“此话怎讲”

武媚娘道:“关于农桑,朝廷一直都有着一套非常明确的规定。然而,却没有一套明确的规定,去规范商人的行为。这是因为,我大唐建国初期,商人并不是很多,只要管理好两市便行了,但是如今商人发展的太快,但是又没有规范,才导致商人中出现许多害群之马,臣妾认为,朝廷的当务之急,是颁布一套规范商人的律法。”

这话的确说得是不偏不倚。

以前都是韩艺跟商人商量着办,用引导的方式,商业法的话,韩艺也都是顺势而为,没有强行颁布什么商业法,山东集团和关中集团,那都是配合朝廷,不是说他们必须要这么做。

这跟农民不一样,农民的话,是非常明确的规定,其中均田制,基本上什么都规定了。

许圉师、卢承庆等人也是纷纷点头。

这也非常符合李治的心思,又继续问道:“那依皇后的意思,朝廷又该如何应对当下的情况”

许敬宗要回到原有的制度,李治是不可能答应的,因为商人的崛起,也是属于他的政治遗产,怎么可能轻易废掉。

武媚娘道:“臣妾以为想要平息如今的局面,首先得让百姓接受商人,知道商人的存在对于百姓是有利的,对于朝廷也是有利的,甚至于对于整个国家都是有利的。朝廷可以用征收商税的方式,来减少百姓的负担,以此来平衡。”

许圉师道:“前些时候,不是已经开始征收商税了。”

武媚娘道:“那只是象征性的,为了平息许州的民怨,实际上并未给百姓和朝廷带来多大的益处。我的意思是,用商税来减轻百姓的负担,我大唐一直以都鼓励轻徭薄赋,国库也不是很有钱,但是国家又需要这么多钱,在这情况下,如何减轻百姓的负担,唯有增开新税收,如果百姓知道商税能够减轻他们的负担,那自然就不会去反对商人。而商人的话,他们赚了这么多钱,远比农夫要多得多,他们理应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样百姓心里也会平衡许多。”

李治听得频频点头,这其实就是韩艺当时跟他规划的,原本这事应该是韩艺来处理,但是因为韩艺不在,而且事情又比较紧急,李治就认为这么做还是延续着韩艺的政策,并没有说大规模的改变,对此也是非常满意的,又向许圉师他们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许圉师他们也认为这挺对的,商人有钱,用商人的钱,来减轻百姓的负担,这是可以有的,要知道他们都深受儒家教育,心存百姓,而且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鄙视商人,故此他们都同意的武媚娘的办法。

李治便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就交由皇后来处理。”

他将这事交给武媚娘,主要还是因为,他如今要静养,没有这么多精力去处理这些事,但这也不是因为他对武媚娘的宠信,而是他不敢将此事交给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因为李治这二人跟韩艺有矛盾,交给他们一定乱来,他并不知道武媚娘是要对付韩艺,因为在他的印象中,武媚娘一直以来都是支持韩艺的,他希望武媚娘能够帮他延续韩艺的政策。

然而,这么一来的话,武媚娘就可以制定政策,颁布政策,等于就是将韩艺的权力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因为一直以来,国家政策,其实都是韩艺在主导,这也是韩艺的立足之本。在此之前,武媚娘是没有制定和颁布任何政策的权力,她只是一个代理人而已,她当时只能听从枢要大臣的建议,然后择优而取,而如今的话,国家政策是由她来制定,皇帝是当着枢要大臣的面说得,大臣也都赞成,这也是名正言顺的。

不得不说,她这一招玩得极为精妙,因为看上去她是在维护韩艺,而且大家也都相信,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武媚娘与韩艺是盟友关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武媚娘当然得维护韩艺。

另外,武媚娘知道在李治心中,韩艺地位是非常重的,李治是非常支持韩艺的政策,因为韩艺的新政跟李治那种渴望超越李世民的心态,是完全匹配的,再玩贞观那一套,那他总是在李世民之下,没法超越李世民。所以,如果武媚娘要反对韩艺的政策,李治是不会答应的,至少目前是不会答应的,李治要不点头,她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如今长孙无忌这些元老一死,皇权那是至高无上,李治手握大权,又消灭高句丽,威望也是极高,武媚娘得表面上得支持韩艺,李治才会将这个权力给她。

第1763章 武皇后的新政

武媚娘可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她知道民意是不能违抗的,哪怕是这事,也是民意帮助她将制定政策的权力给收入囊中。她不会说为了对付韩艺,而去胡来,将整个国家都给弄乱,这不是她谋求的。她的最终目的是要拨乱反正,将国家政策给拉回来,变回原先的政策,而且不要用粗暴的手段,这跟党争又是另外一回事,这样的话,她就能够掌控,韩艺那一套,她是真心玩不来,她要玩得来,她根本不会求变,她直接据为己有就行,当然,那韩艺也不会走了。

故此,武媚娘没有说刚愎自用,都由自己来修订政策,她是召集了朝中一些有能耐的大臣,在枢要大臣中,除了许敬宗、李义府这两个心腹以外,还有卢承庆、许圉师、刘祥道、韦思谦。任雅相和辛茂将并不在内,那因为他们都是武将出身,这事他们弄不来,非但如此,武媚娘还从洛阳召来一些名望极高的士大夫,一块来帮助她修订这个政策。

阵容是空前的庞大。

李治与朝中其他大臣见了,也都放下心来,武媚娘没有乱来,如果武媚娘只让李义府、许敬宗来修订,那很多人都会感到不安。

但这就是武媚娘最为精明的地方,他虽然将卢承庆、许圉师、刘祥道、韦思谦都给请来了,但同时她还请了不少士大夫,这些德高望重的士大夫,跟韩艺一直都有矛盾,是反对韩艺的,也是反对商人,而卢承庆、韦思谦等人那都是出自士族,这士族又讲究辈分的,虽然他们是尚书,但是他们与这些士大夫也得好声好气的说话。

另外,卢承庆他们也不会韩艺那一套,他们也只会玩小农经济,那么不管他们怎么去修订,那肯定还是小农经济,而且,许圉师、卢承庆、刘祥道他们也是有抱负的,也想展现自己的才能,他们是非常感激武媚娘,让他们也参与进来,他们也是在认真修订政策。

武媚娘是非常放心,给予他们宽容的环境,言者无罪,你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不会怪罪你们的,这又帮助武媚娘笼络很多人心。

这些人可不是废物,全都是精英来的,无一例外,包括李义府和许敬宗,他们也都是满腹经纶,读过许多圣贤书,孔孟那一套,他们岂会不知。

在武媚娘的主导下,在这些精英的努力下,这政策很快就修订出来了,主要有四条,还有一条附加的。

第一条,劝农桑,薄徭赋。

主要内容就是奖励农桑,家里有余粮者给予奖励,开垦出新田地,给予奖赏,而且,家里地不足多少亩的百姓,可以免税,以及在中原推广新农具,耕田技术,纺织技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综影世界夺美,我绑定了主角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带着嬴政反大秦!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红楼之开国篇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大夏第一毒士,从废相开始 大明文魁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初唐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