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趣阁”最新网址:http://www.mouquge.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某趣阁 > 历史穿越 > 唐朝小闲人 > 分节阅读 987

分节阅读 987(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穿成游牧女首领 穿成乱世里的大美人 全服最强辅助[全息] 冒牌县令之天下争锋 我穿越在火影世界的日子 和离我是专业的(快穿) 穿越晚明之铁血帝国 位面穿梭之反派公子 霸总偏要宠她[穿书] 某黑科技的时空穿梭

d说话也是如此,可是韩艺完全颠倒了过来,伟大、名垂青史、流芳万古、精神、荣耀。

说到底也就是一个水车而已。

但是那些九品院士们,眼中却是闪烁着炙热的目光,内心非常澎湃,感觉自己在做一件非常神圣的事,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不经意间,这些老农、老工匠们挺起了胸膛。

当李淳风、阎立本看到这些九品院士突然跟换了一个人似得,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了,心里对韩艺的崇拜,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就这么几句话,竟让这些土农的心态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

也正是因为这一番话,大家喝得是特别开心,畅所欲言,因为他们对未来充满的希望,甚至觉得周边的一切都变得非常美好起来,虽然讨厌的老鼠还是如往常一样,快速的从门槛那边穿过。

但是民间对于此事,却是大有争论,尤其是那些读书人,他们觉得韩艺做得有些过分了,不过就是一个水车而已,你这么兴师动众,真是太好大喜功了。

不过韩艺似乎早有料到,并且他绝不会对此有任何妥协的,大唐日报最新一期的标题就叫做让生活变得更加轻松一些

文章中再度阐述了贤者六院的宗旨,不为权,不为利,就跟那水车一样,日夜不停的转动着,只是希望让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一些,让百姓变得更加富足一些。阐述完这一个观点之后,紧接着下面,就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这治国的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让百姓生活的更好一些吗

本质并无任何区别。

大家都是一个目的,你就高尚,我就卑贱,你怎么不去死啊

文章最后就是直截了当的说到,那些反对贤者六院的人,如果你们不能用优美的文章种出粮食来,那么你们说得一切都是苍白无力的。

贤者六院到底还是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百姓还是深受其益,百姓当然站在贤者六院这边,希望贤者六院能够创造出更为先进的农具来。

士子你们说得再好听,那你拿点本事出来,不然的话,你说个球啊

舆论完全是偏向贤者六院的。

再加上种种消息传出,说什么皇帝将自己的披风给贤者六院的总设计师御寒,这皇帝的意志,可就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政策走向,贤者六院自然是水涨床高。

太极殿。

“昨日朕收到一些奏章,说得都是关于水车一事的,他们认为朕过于的好大喜功,过于的兴师动众,还说有些朝中大臣故弄玄虚,谋求私利。”

李治说着目光一扫,道:“具体是谁,朕就不细说了。但是朕要说得是,我大唐国策是以农为本,任何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建议或者发明创造,朕一定会鼎力的支持,因为这能够造福于百姓。记得当年关中大旱时,父皇为求雨露,下旨悬赏重金,并且承诺赐以爵位,只求能够帮助百姓渡过难关。朕真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为什么会上这些奏章,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想让百姓过得更好,还是觉得贤者六院会体现出他们的无能。有些时候,朕真的希望让那些人去种几年地,朕相信他们种了几年地,就会明白贤者六院对于国家做出的贡献。”

群臣缄默

有不少人双腿都在发颤。

李治又道:“韩艺”

“微臣在。”韩艺站出来道。

李治道:“但凡参与此次设计水车的九品院士,每人赏绢十匹,而那云休赏二十匹绢,加封八品院士。”

韩艺道:“微臣遵命”心中暗笑,你们这些人也真是蠢得可以。

贤者六院将会是完全属于李治的政治遗产,实在因为他老子实在是太英明了,而且全方面都非常出色,文治武功,你想比什么。逼得李治也只能另辟蹊径,贤者六院就是李世民时期没有东西,因此贤者六院大放异彩,也是为李治涨脸,将来史书上就会记载着,贤者六院始于李治的英明,跟李世民半点关系都没有,故此越是有人弹劾贤者六院,李治还偏要给以褒奖,我气死你们这些家伙。

韩艺退下之后,一个大臣突然站出来,道:“启禀陛下,微臣有本上奏。”

此人乃是中书舍人李崇德。

李治道:“爱卿有何事要上奏。”

李崇德道:“微臣建议擢升吏部尚书唐临和工部尚书阎立本为左右仆射。”

此言一出,群臣皆是大惊失色。

左右仆射,可是宰相呀,几时轮到你一个中书舍人来建议了。

唐临一脸懵逼,什么情况,李义府的下属,竟然建议提拔我为宰相,这真是太恐怖了。

阎立本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韩艺微微皱眉,只觉情况好像有些不妙。

第1184章 以退为进

李治也有些困惑,好奇道:“爱卿何出此言”

李崇德就道:“回禀陛下,以往六部归于尚书省,分别由左右仆射掌管。然而,左右仆射是可以参与政事的议论,因此六部可以得到明确的指示,而如今的话,户部、礼部、刑部、兵部皆有同中书门下三品掌管,唯有工部和吏部仍是由唐尚书和阎尚书管理。但是他们又无资格参与政事议论,上面也无人给予他们指示,这样就会造成制度的混乱,导致吏部和工部执行不力,尤其是吏部,吏部乃是六部之首,关系重大,因此微臣才建议提拔唐尚书和阎尚书为左右仆射。”

不少大臣纷纷站出来附议。

“陛下,此事万不可轻率决断啊”

许敬宗站出来道:“左右仆射都乃是宰相之职,岂可轻易授人。”说着,他看了眼李崇德,道:“况且李舍人,此事也轮不到你来建议吧”

李崇德道:“许侍中,这左右仆射闲置已久,造成六部上下混乱,若不给于修正,只怕将来会出大乱子,微臣身为中书舍人,给予建议,有何不可。”

韩艺瞧了眼李义府,看来这混蛋终于按耐不住,要染指吏部了。

很明显,李治当初那么安排,就是希望将权力分散一些,避免再出来一个长孙无忌,而且他才刚刚掌权,因此他没有设立左右仆射,而是采取多宰相制度,一个宰相管一个部门,至于这吏部和工部的话,他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唐临和阎立本都干得非常出色,而李义府、许敬宗等人又没有干过这事,因此他保留了这一点。

但是说要升唐临、阎立本,那他更加不愿意了,尤其是唐临,唐临是长孙无忌的人,好不容易把韩媛、来济给赶走了,又提拔唐临上来,这不是白忙一场么。

因此不管是从政治斗争,还是制度上来看,李治都不可能升此二人为左右仆射的。

可是话说回来,李崇德说得也很有道理,以往左右仆射分管六部,左右仆射又是枢要大臣,他们可以参与宰相班子跟皇帝的议政,尚书省本就是最高行政机关,他要明确的知道皇帝的决议,然后将上面的决议告之六部,六部再执行。

现在户、礼、兵、刑似部都是宰相出掌,他们都是有资格参与宰相与皇帝的议政,而吏部、工部上面没有人了,他们又没有资格参与,尚书省几乎是空置了,中书省、门下省又没有权力管控六部,这导致吏部和工部就很尴尬,皇帝不清楚吏部、工部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吏部和工部也不知道皇帝究竟是如何想的。

李崇德这一番建议,立刻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争论。

许敬宗这一派是肯定阻止的,绝不可能让唐临上位。但是也有很多大臣是支持唐临和阎立本的,党羽倒还只是其次,关键这二人确实都有本事,很多人都信服他们,尤其是唐临,唐临曾当过刑部、户部、吏部三部尚书,能力和经验都毋庸置疑,而且出身名门。

另外,还有一些大臣,看出这其中的猫腻,知道李义府、许敬宗可能想染指吏部,但问题是这些大臣与他们的关系不好,如果吏部落到他们手里,那自己就升迁无望了。

李治一看两边都争执不下,而且这种事,一般都是宰相商议的,不可能一开始就放到朝堂来议论,于是先就直接退朝,然后又宣枢要大臣入两仪殿议事。

这一到两仪殿,那就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大家就都原形毕露了。

辛茂将率先说道:“陛下,臣以为李崇德所言也极为有道理,可是目前而言,不宜再设左右仆射,否则的话,制度将会变得更加混乱。”

李治点点头道:“爱卿所言极是,那不知爱卿有何建议”

左右仆射分管六部,而如今六部中有四部是宰相手中,那究竟谁听谁的如果许圉师、卢承庆、韩艺都听左右仆射的,那还不如撤了他们的同中书门下三品。

辛茂将道:“臣建议提拔唐临、阎立本为中书侍郎,再由李中书和杜中书分别出掌吏部和工部。”

韩艺一听,你想得忒也美了,一口气就要夺走吏部和工部,唐临、阎立本要是当了中书侍郎,不天天被你们压着,一年之后,他们就会被赶出朝廷的。立刻站出来道:“陛下,臣绝不赞同这么做。今年正是大考之时,而且科举改制以来,第一回大考,天下士子都在翘首以盼。这与吏部息息相关,李中书毫无经验,而唐尚书一直将吏部管理的井井有条,这临阵换帅,万一出个什么差错,可能会寒了天下士子的心,至于工部尚书,臣就不知道当今朝野上下,有谁比阎尚书更加合适君主用人,应该秉承人尽其才的理念。”

你总算露出真面目了许敬宗暗道一句,站出来道:“要是老夫没有记错的话,韩侍郎在出任户部侍郎以前,可是从未在户部干过,那不知韩侍郎凭什么认为李中书和杜中书管理不好吏部和工部呢”

韩艺笑道:“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在户部干过,因此陛下才升我为户部侍郎,上面可还有高尚书。”

高尚书高尚书都不知道还活着没

许敬宗不跟他瞎扯,又朝着李治道:“陛下,老臣以为大理寺卿的建议非常可行,这也是唯一可以避免左右仆射的缺失。就算韩侍郎说得是真的,但那也是有可能会出现纰漏,但若不这么做的话,迟早会出现纰漏的,两者相比,自当采纳大理寺卿的建议。”

韩艺道:“就算要这么做,也得等到明年,今年的科考实在是太关键了。”因为先机已经被对方抢得,因此他想先拖着,到时再想办法。

可是许敬宗哪里会如他所愿,他更多的是想将唐临赶下去,因为韩媛、来济走了之后,关陇集团里面就是唐临的权力最大了,关键吏部实在是太重要了,于是道:“正是因为科考的关键,才应该赶紧弥补这个漏洞,以免出现大乱子。”

“行了行了”

李治抬着手,阻止了他们的争论,又朝着许圉师他们问道:“几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他们几人都是含糊其辞,反正就是两边说得都有道理,不太愿卷入韩艺与许敬宗他们的争斗当中。

李治微一沉吟,道:“此事朕还要慎重考虑一番,今日就到此为止,你们告退吧”

“臣等告退”

“阎兄,这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

那边李淳风、阎立本出得皇宫,李淳风便向阎立本说道。

阎立本笑道:“如此也好啊,反正朝中一直有不少大臣不待见我,认为我是凭借画技才当上这尚书的,我自行上奏,辞去工部尚书一职,专心到贤者六院去做事,我反倒是觉得那里比较适合我。”

他当然也是天才,画技尤为出色,深得李世民和李治的喜欢,但是在行政方面,一直没有太多值得大家称道的地方,因此很多大臣都不服他,在背后诽谤他,你拿不出政绩来,你就是靠旁门左道上位的,阎立本的好友也都是李淳风这样没有什么权力,专心于学问的人。

李淳风道:“阎兄恁地豁达,淳风钦佩不已。”

阎立本却是付之苦笑,其实这也是为什么阎立本不将画技传授给后人的原因,他还是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好好读书。

韩艺从两仪殿出来之后,直接回户部去了,果不其然,唐临正在那里等着他,可见他也意识到这情况有些不妙。

“看来李义府他们已经按耐不住,迫切想染指吏部。”韩艺开门见山道。

唐临不屑的冷笑一声,道:“就知道是如此,李义府这才刚刚出任中书令多久,就已经开始卖官鬻爵,他知道户部由你掌控着,想要占便宜不宜,就打算将他的女婿柳元贞安排去少府,是我给挡了下来。”

这少府就是掌管皇宫的财政,可见李义府是很聪明的,他知道户部是肯定捞不到,玩财政他也玩不过韩艺,那咱们就去皇宫捞吧。因为皇帝的财政,户部能够影响的极为有限,但是皇宫要钱,户部能不拨钱,等于就是变相从户部捞钱。唐临当然不答应,你这也太黑了一点。

当然,唐临这话的主观意味非常强,其实他们关陇集团又何尝不是这么做了,只不过长孙无忌有着大家风范,他不至于去卖官鬻爵,他只是将一个个棋子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大部分还都不太起眼,八九品小官,长孙无忌布局是很有层次的,要保证他们这些老东西下来之后,上去的那一批人还是关陇集团的人,前赴后继,能够持久下去,这就是一名合格的政治家,具有长远的目光。韩媛、来济就是长孙无忌早就选定的接班人,他们也顺理成章的补了上去,只不过他们生不逢时,遇到了武媚娘。

而李义府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综影世界夺美,我绑定了主角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带着嬴政反大秦!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红楼之开国篇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大夏第一毒士,从废相开始 大明文魁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初唐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