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头了。”
桑木瞧了韩艺一眼,干笑道:“但愿如此吧”
韩艺哈哈大笑起来。
经历数日的磋商,该联合的联合了,贵族之间的联合非常快,联姻较多的家族就相互联合,该筹备资金也筹备完毕了,其实筹备资金就是卖土地,土地谁不想要,因此交换的非常之快,那么剩下的就是制作计划书,这是最为简单的一个步骤。
一份份计划书交给了户部,很快就进入尾声阶段,户部也看差不多了,就给出通知,三日之后,将关闭投标,没有投的赶紧。
昨日,傍晚正式关闭投标,关于船坞和运输集团的只有二十份,可是这二十份投标书加在一起要超过的五十万贯,而西北边的工程,有四百多份之多。
朝廷招标总算是进入第二阶段了,就是审批阶段。
数日没有关闭的户部大门终于关门了,而且是在早上关的门,门口贴着告示,如有急事请走侧门。
户部大大小小官员,韩艺、郑善行、张大象,包括一些文吏,齐聚大堂内,人人面前一张小桌子。
“大家请坐”
韩艺一声令下,只听得整齐划一声音,所有官员全部坐下。
张大象都惊住了,什么时候户部变得这么有纪律性呢
其实韩艺也没有整顿纪律,他哪有这空,但是他来了之后,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一切都是由他说了算,他从来没有征求过任何人的意见,而且这事来得急,工作量又大,户部官员也没有功夫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而韩艺也只会吩咐你干什么,不会去问他们该怎么做,因此大家都习惯性的服从。
韩艺一个人站着,说道:“昨日我们户部就已经关闭了投标,接下来就该轮到我们审核这一份份计划书了,我们会让你们观看每一份计划书,这也是我上任来第一次对你们的考核,因此大家要认真审视每一份计划书。”
户部官员个个都是正襟危坐,额头上冒着汗珠,那些小吏,能不能翻身,就看这一回了,这也无形给官员增加压力,他们要是输给小吏,那真是尴尬了,气氛非常严肃。
韩艺没有多说话,让衙役将一份份计划书,随即交给每个人,一人五份,名字全部都是盖住的,这不是怕他们私相授受,因为韩艺才做主的人,他们都不能做主,这只不过是防止他们看到名字之后,会影响自己的判断,但是设有编号,一人还有一份编号表,看完之后对着打分就是了,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然后统一往右交换。
韩艺、张大象、郑善行也是人手五份,但是他们没有考核的压力,而且他们不需要打分,毕竟韩艺和张大象是长官,而郑善行是韩艺请来的。
大堂里面鸦雀无声。
大家都很认真在看。
唯独韩艺看得比较快,因为这年头的计划跟后世的计划书完全不能比,没几张纸,但是内容差不多,都是讲自己的优势,有不少人都说自己的祖先是渔夫,是工匠,反正各种优势都不落下。
好几份计划书都让韩艺差点笑出声来。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中午时分,中午休息一个半时辰,下午继续,傍晚又休息一个半时辰,二更天过半,今日才结束,计划书全部留在里面,走的那刻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封闭大堂,所有人留在户部休息,不准出户部。
第二日早上继续审查。
足足审查三日半才全部结束。
韩艺将所有的计划书和和他们的打分单子都收了上去,众人都非常期盼的看着他,在他们看来,他们只是来考试的,做主的还是韩艺,事实也是如此,因此如今韩艺已经看完了,那么结果就应该出来了。
哪里知道韩艺站起身来道:“各位辛苦了,放你们两日半的假。”
大家一听,很是失望,但也不敢说什么,忐忑的不安的离开了,结果你不出就算了,考核成绩也不出,这假放的哪里心安啊
第1042章 君臣一块污
韩艺从户部出来之后,上了马车,就奔着皇宫去了。
将几百份计划书望李治面前一搁,吓得李治差点没有嚷嚷着旷工。
“朕并不擅长这买卖上的事宜,你全权做主就行了。”李治吓得是连连挥手,奏章的话,他倒无所谓,他的工作就是干这个得,但是你让他看这关于买卖的计划书,他也看不太懂,毕竟是一个门外汉,如果皇帝无所不能的话,那还要大臣干什么。
韩艺道:“可是为了公平起见,微臣必须将所有的计划书全部交给陛下,以免落人口舌。”
你看不看那是你的事,但是我得交给你,必须公平,公正,公开。
这倒是可以李治松了口气,笑道:“你想得倒是挺缜密的。”
“另外”
韩艺手往左边指去,道:“这二十份计划书,还请陛下一定要过目。”
李治一愣,道:“这是什么计划书”
韩艺道:“这是关于船坞和输运集团的计划书。”
李治等了一下,见没有下文,韩艺也没有说为什么一定要过目,但他也没有说什么,拿看了起来,反正也就二十份。
韩艺就在边上耐心的等着,过了一会儿,朝着一旁的张德胜打着眼色,哥们渴,能来杯茶水么
张德胜都乐了,悄悄下去,吩咐人给韩艺上一点糕点和茶水。
韩艺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李治瞧了他一眼,忍不住问道:“你没有吃饭么”
韩艺道:“微臣刚刚从户部出来。”
李治点点头,给了一记赞赏的目光,朕果然没有看错你。见韩艺都这么刻苦,他也不好敷衍了事,认真了看了起来。
过了将近两个时辰,李治才全部看完,笑道:“这股份制朕也听说了,你为何要这么弄”
韩艺道:“还请容微臣稍后解释,不知陛下认为哪四份可以中标”
李治一愣,有些心虚,这家伙不会是设个套,让朕丢脸吧,可转念一想,韩艺不会这么蠢,有事没事让皇帝尴尬,道:“这运输集团的,倒是比较好挑选,元家、赵家、贺兰家和崔、卢、郑、王有着明显的优势,至于这船坞么,朕看也都差不多,这几份稍有优势一些。”
言罢,他将几份递给了韩艺。
韩艺接过一看。
李治又道:“说到这船坞,朝中有大臣说你之所以不以价高者得,就是希望可以徇私舞弊。”
“回禀陛下,他们是对的。”韩艺道。
李治一愣,不敢置信道:“你你说什么你真的想要徇私舞弊”
韩艺点点头,道:“这么说其实也没有错,微臣之所以没有提出竞价模式,就是希望微臣能够做主,如果价高者得,微臣就不能做主了,因为这不简简单单的是一桩买卖。”顿了顿,他又道:“还请陛下看看053和057两份计划书。”
李治愣了一下,这话越说越玄乎了,这小子不会忽悠朕跟他一块徇私舞弊吧,依言找出两份来,道:“哦,这是两市的商人的计划书,但他们的实力远不及朕选的那几家雄厚。”
韩艺笑道:“陛下说得是,可是微臣打算选择他们中标。”
真的要徇私舞弊啊
李治惊讶道:“为何”
韩艺道:“陛下挑选的这几份,实力的确是最强的,可是他们都是贵族,那边运输集团肯定是关中贵族和山东士族中标,其实他们两家也是微臣暗中操纵的。”
李治越听越迷糊,这买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复杂了。
韩艺道:“陛下,这运输行业,可是事关天下货物的往来,那么必须由贵族来接手,哪怕是一些小贵族,他们都可能面临寸步难行的境地,唯有关中贵族和山东士族是满足这一要求的。可若是由一家掌控,那朝廷也将受制于对方,山东士族和关中贵族那是老对手了,他们两家不可能会联合的,一定会形成竞争,那么他们谁都不敢乱来,否则朝廷就可以帮一方压制另一方,这是微臣暗中操纵,让他们两家参与进来的原因。这也是微臣提出股份制集团模式的原因,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避免一家独大,朝廷就可以更好的掌控。”
这就是帝王之术,李治心里当然清楚,点点头笑道:“你想得还真是周详,不错,朝廷将这运输交给私人,其实也冒着风险,因此必须要避免朝廷受制于商人。”
韩艺又继续说道:“但是这还不能完全限制于某一家独大,虽然他们两家旗鼓相当,但是谁敢保证他们之间不会出现失衡的现象,因此要引入第三方和第四方才平衡两家,而运输行业的根本就在于船只,没有船的话,他们就彻底完了。”
李治眼中一亮,道:“因此你将运输和造船分开来。”这个就是大幅度削弱了运输集团的威力,谁要敢跳,船坞不给你们造船,给别人造去,你们就挂了。
“正是如此。”韩艺笑道:“可是这个道理,我们明白,他们两方肯定也明白,要是换做我的话,我也不想将自己的根交到别人手里,出于人的欲望,他们肯定都想掌握船坞。陛下你选择的这几份计划书,可都是出自贵族之手,陛下可否保证这不是他们两方暗中让人投的标吗,亦或者他们早已经联合好了。”
李治皱眉沉吟片刻,道:“是啊这一点真是不能不防。”
韩艺道:“其实两市商人中窦衡那一方,微臣也给予一些支持,金行将会投资两千贯进去,而邹凤炽等人,微臣也都调查过,因为他们一直都是卑贱的商人,微臣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扶植商人掌控船坞,因为在商人眼中,他们两方都是贵族,没有什么区别,商人图的又是利,即便是合作,也形成贵族与贵族那种紧密合作,毕竟他们的地位差距太大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如果反过来,由商人掌握运输集团,贵族掌握船坞,那么一来商人难以走通全国,二来,贵族就可以完全操控商人,毕竟从两者的关系来看,还是运输集团多求于船坞的,这么安排的话,大家在这一桩买卖上的地位就可以趋于平等。那么就可以进一步让他们相互制衡,朝廷就可以更加从容的掌控他们。”
韩艺整天吹嘘公平、公正、公开,但是这公平吗,根本不公平,都是韩艺在背后操作,而且在很早之前,他就已经选定几方,其他的都是陪太子读书,目的就只有一个,让他们相互竞争,相互制衡,避免出现垄断的情况。韩艺若是只是一个百姓,那他当然追求公平,但是他现在掌管户部,他得替国家着想,他不可能做到公平,他做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他能够掌控这些人,他要保证两点,其一,规则是他制定的,其二,任何一方都不敢轻易破坏规则。
而他的利益和李治的利益是完全相同的,李治就不用说了,他将漕运削弱,实际就是削弱朝廷的影响力,这是有些冒险的,别说隔成四份了,隔成八份也行啊,笑道:“既然你已经拿定主意,为何要朕来看”
韩艺道:“如果微臣不征求陛下的同意,到时微臣肯定会被弹劾至死的。”
“弹劾至死”李治呵呵一笑,道:“你也知道怕呀”
韩艺讪讪一笑。
李治点点头道:“好吧,你选择的是你手中的那几份计划书,是朕反驳的你的建议,选择了这两份,你满意了吧”
韩艺忙道:“多谢陛下体谅。”
李治一开始就没有猜错,韩艺就是来拉他下水的,但是韩艺是为了他的中央集权才这么考虑的,他必须要给予韩艺支持。
李治突然笑道:“你让朕看了这么多计划书,朕也要让你看一些东西。”说着,他就朝着张德胜道:“将那些奏章给他看看。”
“遵命”
张德胜捧着一堆奏折,交到韩艺手里。
韩艺一脸迷茫望着李治。
李治喝茶,学你小子的,你刚才不就是这么对我的吗。
韩艺自讨无趣,打开一份奏章看了起来,全部都是弹劾他的,要求李治收回成命,决不能让这么干。每一道奏章都是如此。看到后面,韩艺是直接看是署名,看罢,他苦笑道:“真是没有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得知消息了。”
李治笑道:“漕运是干什么的,不就是运输的么,他们能不快吗,这些多半都是加急奏章。”
弹劾韩艺的人,无一例外,全部都是跟漕运有莫大关系的官员。
韩艺瞧了眼李治,道:“不知陛下的意思是”
李治笑了一声,道:“漕运本是一件辛苦之事,可是他们却恁地紧张,可见漕运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好处。其实朕原本也有些犹豫,是否要完全交予商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奏章,朕才下定决心的,你当初说得没有错,这国家的钱,人人都想拿,人人都不珍惜,花费远比雇船要多得多,而且他们还能打着朝廷旗帜去奴役百姓。
另外,朕最近也看了不少关于汉朝漕运的文献,这漕运是必不可少的,不然的话,长安哪里养得活这么多人,可是漕运也比较劳民伤财,尤其是徭役,征发既众,服役又长,以至很多百姓错过春耕秋收。朕也不清楚你的这个方法是否可行,但是朕希望你的这个方法可以一举两得。因此你大胆放心去干,朕要让他们知道其实造成这一切的都是因为他们的贪婪和无能。”
“微臣定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韩艺赶紧抱拳道。
“朕当然相信你。”李治笑着点点头,道:“但是事有轻重缓急,相比起西北的工程,这船坞不过是小事一件,就算船坞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