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趣阁”最新网址:http://www.mouquge.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某趣阁 > 历史穿越 > 豫亲王舒爽日常(清穿) > 《豫亲王舒爽日常[清穿]》TXT全集下载_23

《豫亲王舒爽日常[清穿]》TXT全集下载_23(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变O后,我和顶流相爱相杀 渣夫欠收拾 重生回到八年前 都市妖精拯救计划[快穿] 重生八零之女首富养成计划 第二次失忆 这只狼狗有点奶[穿书] 穿书暴富后我踩翻修罗场 虐渣能手[快穿] 深渊国度

其实大福晋生产当日,皇太极离开之后细细想了想,觉得还是对大福晋有所愧疚。

可没想到第二天就闹出这件事来,按理说女儿的名字是该由他取的,如今大福晋根本就未与他商量就直接定下了孩子的名字。

爱面子的皇太极总不能对着众人说实话,只能咽下苦果,暗地里将这笔帐又算到了大福晋头上,不,还有达哲等一干人头上。

在他看来,从前他的妻子是多么温柔贤良,可如今却是一点点变得不像从前的样子了。

回去之后的多铎还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长命锁,这玩意儿是他几个月之前就命人打的,精致极了,后来想着马喀塔和青格见了肯定是要吃醋的,索性准备了三份。

可如今手上拿着三份长命锁,多铎只觉得自己是不是也该给达哲准备一份?达哲也是个小孩子啊!

嗯,他压根没意识到自己和达哲是差不多大的年纪。

可如今准备长命锁显然是有点来不及了,多铎想着给达哲准备别的礼物。

姑娘家喜欢什么呢?花儿?首饰?还是衣裳?

不成不成,这些都太过于普通,哪里拿得出手?

多铎还是很有求生欲的,想着之前工作时那些男同事的遭遇,从来没想过什么这个世代的女人是个什么处境,只想着达哲冒险嫁给他,他不能让人家失望才是。

左思右想,还真叫多铎想到了一个好东西——药包。

其实吧,这也不能算是多铎想出来的,这是庞鹿想出来的,庞鹿作为养生达人,一把年纪每日还是精神抖擞该吃吃该喝喝,这让多铎一度很是羡慕的,锲而不舍追问,这才知道庞鹿是会用药膳的。

其实庞鹿不光是在饮食之中吃药膳,包括平日里用的枕头,熏香,甚至洗澡用的药包都是他精心研究出来的。

庞鹿看在整日吃多铎喝多铎的份上,还送了多铎不少药包,多铎是个懒的,用过两次之后却嫌麻烦,就要那满给收起来了。

他好歹是晓得分寸的,庞鹿给的药包用过之后的确是效果很好,他也不舍得随随便便给别人,毕竟这东西是他好不容易找庞鹿求来的。

如此想着,多铎带着礼物打算去清宁宫,没想到刚出门就碰到了多尔衮。

多尔衮想着一道顺路过去。

他对大福晋虽没什么好印象,但这种该尽的礼数,他从来是不会缺的,身后带着的人也是捧着一锦盒一锦盒的礼物,看起啦是气派极了。

反观多铎身边就跟着个那满,主仆两人都是两手空空,手上什么都没提着,瞧着……有点寒酸。

多尔衮皱眉道:“今日是小格格的洗三礼,你就空着手去?”

“这有什么关系?东西在精不在多,我的东西大福晋他们见了保准喜欢!”多铎还是挺有信心的,三把长命锁他都揣在荷包里,至于给达哲带的药包……今日到底是小格格的洗三礼,这些东西他带着不大合适,打算晚些时候要那满再送一趟过去。

他瞥了一眼跟在多尔衮身边的随从,有点好奇,“哥,你都送了些什么?”

多尔衮摇摇头,“我也不知道,都是下面的人准备好的。”

得,自己问了也是白问!

多铎觉得以后谁要是嫁给多尔衮还是挺倒霉的,多尔衮这人虽是青年才俊,但事业心太重了点,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十个时辰都泡在军营里,剩下两个时辰,半个时辰吃饭,一个半时辰睡觉,在军营里别人歇息的时候他就看兵书学习兵法,这样的人不成功还有谁能成功?

有句话还真是没说错,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历史上的多尔衮能够一举踏平明廷不是没有道理的。

走了没多远,多尔衮却还是不死心地问:“你是真的想要娶达哲为妻吗?多铎,娶妻这种事不是闹着玩的,我希望你能认真想清楚,我的亲事我自己做不了主,我不希望你的亲事也被人左右,要是不愿意娶达哲为妻,拼了我这条命也会回绝了这门亲事。”

第70章

多尔衮是个好哥哥, 都说长兄如父,他倒是更像多铎的父亲。多铎心头一暖, “哥, 你别总把我当小孩子, 你也不过才比我大两岁了, 而且我的性子你也是知道的, 从来不是想什么就做什么的人, 这件事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正是因为你现在不比从前, 所以我才只是劝上你两句。”多尔衮脸上虽在笑,却是话里有话,敢情换成了从前的多铎,他就要采取强硬手段了,“随你吧,你高兴就好。”

两人说着话, 就算是天上下着大雪, 也是很快就来到了青柠宫。今日是小格格洗三的日子, 所以青柠宫倒是难得的热闹,多铎与多尔衮一大早出门, 却还算来得晚的,就连皇太极也来了。他到底记得小格格还是他的亲生女儿。

若今日洗三礼他还不露面, 那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便是满屋子的人面上都带着笑, 一个个说着恭贺话,可屋子里的气氛还是冷冰冰的。

多铎进去的时候,皇太极正抱着小格格, 海兰珠凑在一旁笑着道:“……我听人小孩子皮肤红红的,以后会长得很白,小格格以后肯定是肤白胜雪,长得好看极了!”

今日大喜的日子,算她会说话。

谁知道皇太极扫了她一眼,眼神含情脉脉,更是意有所指,“以后你生的孩子定会更好看!”

啧,打情骂俏也分分场合好不好?

多铎面露不愤。

反观多尔衮面上没什么表情,只觉得屋子里太憋闷了点,打算出去走走,没想到刚出了外间正欲出门,却与个女子撞个满怀。

“哎呀!”玉儿惊呼一声。

她手上正捧着给小格格准备的礼物,锦盒“哐当”一声落到地下,里头似装着碎了,分成了几瓣,发出清脆的声音。

玉儿忙蹲了下来,打开锦盒一看,果然见着的玉佩碎成了两半。她的火气当即就上来了,瞪着眼睛道:“你这人走路也不知道看着点?”

多尔衮也没好气道:“那你怎走路怎么不看着点?”

“今日是小格格的洗三礼,人人都往屋里去,我哪里会想到有人要出来?”玉儿见他做错了事不仅不道歉,反倒还强词夺理,冷声道:“而且我的玉佩碎了,你浑身上下都好端端的,难道还要我跟你道歉不成?”

多尔衮冷声道:“那照你这般说,若是衙役在抓逃犯时,逃犯死了,这责任也是衙役的?简直是一派胡言!”

在他看来,明明是这女子进门时只顾着低头看手上的锦盒,没留心路,若真的要算责任,他肯定不是主谋。

玉儿冷哼一声,也懒得理他,径直走了进去,“简直是强词夺理!”

多尔衮也是毫不客气回了一句——牙尖嘴利!

多铎见到玉儿时,只觉得她心情似乎不大好的样子,仔细一问这才知道原来是她给小格格准备的洗三礼进门时坏掉了,玉儿是气鼓鼓的,“……要不是看在今天是小格格洗三礼的日子上,我得与他好好理论理论的,我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这样的人,真是不讲道理!”

刚刚出去的年轻男子?

多铎心里一个咯噔,要是他没有记错的话,应该就是多尔衮一个人。

还真是该来的躲也躲不了。多铎试探道:“那你是很烦这个人?”

“这是自然。”玉儿的玉佩也是一早就准备好的,花了不少心思才寻到的,也没准备别的礼物,如今自然高兴不起来。

她正准备再埋怨几句,就见着多尔衮进来了。

当时她头就一扭,凑到小格格身边去了。

等着玉儿知道这人就是多铎哥哥多尔衮的时候,忍不住小声道——还真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个娘生的也不是都是一样的。

这话她说的声音不大,却也不小,刚好能够让多铎和多尔衮听到。

多尔衮脸色难看极了。

多铎撞了撞他的胳膊,低声道:“哥,玉儿他在变着法子骂你了!”“牙尖嘴利!”

多尔衮想着好男不跟女斗,也没有过多纠结于这个话题。

洗三礼很快就开始了,小格格虽生的瘦弱,但身体还是不错的,起码生下来这几天没病没灾,这样就让大福晋很是欣慰。

她虽想要儿子,可真生下了女儿,一样也是她的心头肉。

一场洗三礼完了,皇太极脸上笑吟吟的,接着便是众人一块去吃中饭。

宴席间,大福晋坐在皇太极右侧,皇太极则安排了海兰珠坐在了自己的左侧,这话说出来的时候,海兰珠面色带着怯意,“大汗,这样怕是不好吧,我是个寡妇,今天大喜的日子,别冲撞了小格格……”

多铎一听她说话就觉得脑袋疼,你要是真怕自己冲撞了小格格,今天过来做什么?

皇太极却是一听这话却是更心疼她了,二话不说直接将她拉着坐在自己身侧,扬声道:“今日是小格格的洗三礼,正好我也借着这个机会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打算将海兰珠纳为福晋。”

“海兰珠来盛京虽没有多长时间,可却是性子温婉,善解人意,实在深得我心。”

这消息众人不意外,却万万没想到他会借着这个机会说出来,看样子他是爱海兰珠爱的狠了,连再等几天都等不下去。

多铎只觉得心疼大福晋,看了大福晋一眼,果然见着大福晋面色不大好看,今儿到底是小格格的主场,就这样被海兰珠夺了风采。

众人都没接话。

皇太极握住海兰珠的手,柔声道:“以后啊别一口一个寡妇,一口一个不祥之人,从今天之后你就是我的福晋了,从今天开始,你也不必住在清宁宫偏殿,直接搬到自己的宫殿去住着。”

接着他便是细细的安排,知道的晓得他是金国大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海兰珠身边的管事。

除了大福晋的清宁宫,也就海兰珠住的宫殿最好,除了大福晋,也就海兰珠身边的宫女最多……皇太极还美其名曰海兰珠刚来盛京不大习惯,又是刚来宫里,很多地方得小心注意着。

多铎听着,只觉得自己要吐了。

要是他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的皇太极是称帝之后才纳的海兰珠,将她封为宸妃,可如今海兰珠提前了几年进宫,年纪更轻,容貌更是出众,好像也比他想象中更得皇太极的宠爱。

到了最后,海兰珠已经泪泛眼眶,“大汗,我……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以后你就是海兰珠的恩人,再是海兰珠的丈夫……”

这两人一唱一和的,仿佛今日是他们的主场,阿敏早就一副“得了得了,差不多得了”的表情。

他们俩儿谁也没注意到大福晋脸色已经十分难看。

达哲心疼自己姐姐,早已按捺不住,想要站起来,可坐在她身侧的多铎却是一把拽住她的手,低声道:“别冲动。”

他也替大福晋不值,可因为他不是大福晋血亲的缘故,所以还没有失去理智。

他们都知道,现在谁开口,谁就是自讨没趣。

皇太极已经彻彻底底被爱情迷住了眼睛。

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达哲低头一看,见到多铎制止的眼神,再一抬头,大福晋也是这般眼神。

可如今后悔却已经太晚了,她的起身实在是太过于突兀,让人不注意很难。

皇太极看到她,道:“达哲这是做什么?”

大福晋连忙解围,“达哲虽说年纪比海兰珠小,却也是海兰珠的姑姑,今日海兰珠被大汗纳为福晋,达哲身为姑姑,自然是替海兰珠高兴,想要上前恭贺一二。”

女人当到大福晋这份上,也是挺……憋屈的。

皇太极只觉得自己怎么就那么不相信了,“当真?”

达哲挤出两分笑来,“这是自然。”

说着她端起跟前的酒盅,道:“海兰珠,恭喜!”

海兰珠怯怯看了眼皇太极,这才道:“小姑姑,我……我还以为你和姑姑会怪我了。”

她还算是有点自知之明的,没傻到骨子里去。

大福晋笑了笑,“怎么会呢?你和玉儿一样,都是我的亲侄女,我疼你们还来不及,又怎么会舍得怪你?如今我刚生下小格格,玉儿最近身子也不大好,你啊,可得代替我们多多照顾大汗。”

这话说的是多么温柔贤淑,只让皇太极觉得当初的那个大福晋又回来了,娇妻美妾,好不惬意。

可他不知道,除了他和海兰珠,高兴的没几个了,就连阿敏和莽古尔泰等人也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这皇太极算不上什么英雄,也好意思学别人玩这一套,明廷还打不打了?还想不想一统天下了?

多铎也是一样的想法,觉得很多事情看似虽小,但却是能改变很多事情,这就是蝴蝶效应。

这一次,历史是不是会不一样?如果真的会改变,那历史上还会有清朝吗?那他是不是能够躲过天花这一劫?多尔衮也能在多年后的战场上躲过那一箭?

第71章

很多年以后的事情多铎并不清楚, 如今他能做的也只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因为皇太极非闹着要册封海兰珠为福晋这么一出,原本很高兴的事儿也变了味, 今日小格格的洗三礼顿时变成了海兰珠的主场。

不过马喀塔与青格见到礼物自己也有份, 是高兴不已。

达哲见到多铎送给她的药包, 也是高兴的很。

转眼间就到了开春。

多铎与达哲的关系也是一日日好了起来, 他也在有意无意培养与达哲的感情, 他一直觉得吧, 感情这种事是可以培养的, 有互动,有往来,在不互相排斥的情况下,感情一天天的就好了起来。

多铎找到了大福晋,说想要娶达哲为妻,“……这几个月来, 我想的很清楚, 还请大福晋将达哲嫁给我为妻。”

他的神色严肃, 宛如在说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大福晋也从他的言语之中琢磨出不对劲来,他说的是想娶达哲为妻, 而不是说愿意娶达哲为妻,虽是一两个字的差别, 但意义可是完全不一样。

这几个月来, 大福晋没有再在多铎跟前提起这件事,可却是眼睁睁看着多铎与达哲的关系一日日好了起来,“如此那就最好不过。”

她当然是乐见其成。

其中的缘由她没有细细过问, 孩子之间的事情就交给他们自己去处理好了,只要达哲和多铎过的好,她就放心了。

最近她可是发现,达哲脸上的笑容比从前多多了。

多铎点点头,不过还是迟疑道:“可如今怕是大汗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

如今皇太极对他说不上喜欢,可要说讨厌,那也谈不上,毕竟他前面还排着阿敏,莽古尔泰,多尔衮等一干人等。

但是现在皇太极似乎也不大喜欢达哲,不一定会愿意将达哲嫁给他的,毕竟达哲不太受皇太极的控制。

大福晋笑着道:“我和大汗夫妻多年,对他的性子还是了解的,你放心,这件事就交给我好了。”

她当初之所以被科尔沁草原送到盛京来,那肯定是有她的过人之处的,样貌出众是一方面,手段和心机也是很重要的,科尔沁草原总不会送一个草包过来当大福晋的。

既然大福晋这样说了,多铎悬着的一颗心也就落了下来。

还真没有叫他失望,没过三日皇太极就放出话来,要将达哲嫁给他为妻。

多铎一去打听,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大福晋并没有一开始直奔主题,直接于皇太极说想将达哲嫁给多铎的,而说将达哲嫁给她娘家一个表弟,放达哲回去科尔沁。

煮熟的鸭子飞走了,皇太极自然是不愿意的。

大福晋说什么父汗和额娘去世前她曾答应过帮达哲找一门好亲事,不忍心看着达哲在这里蹉跎年华,皇太极不免着急了,大福晋虽是达哲的姐姐,可却也不好违抗父母的意思,便一门心思想着金国有什么适龄男子未成亲的。

殊不知皇太极身边已有大福晋安插的人,那太监提了一句——大汗何必担心?当初您虽说不打算将达哲格格嫁给十四贝勒,可您忘了,十四贝勒向来疼惜十五贝勒,叫奴才说,将达哲格格嫁给十五贝勒比嫁给十四贝勒更为合适。

有些人敢违抗您的一次,难道还敢违抗您的意思两次不成?

最近沉溺在温柔乡的皇太极已经丧失了理智,一听这话还是真是这么回事,当机立断就定下了这门亲事。

所以说啊,有的时候最了解你的不是你的朋友,也不是你的敌人,而是一个与你同床共枕多年,早已死心了的女人。

皇太极并未提前与多铎商议这件事,而是强势的对外宣称。

大福晋佯装哭哭啼啼,好歹将婚期往后推了几年。

其实这是多铎的意思,在他看来,他和达哲如今还是半大的孩子,哪里能成亲?

皇太极允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皇太极却听闻明廷传来消息——明廷皇帝身体不大好。

哪朝哪代皇帝病了都是朝堂大忌,这种事传出去了可是会涉及朝之根本的,如今这消息都已经传到皇太极耳朵里来了,可见明廷皇帝朱由校的病还是挺严重的。

一时间,几位贝勒之间又有了不同的声音,莽古尔泰主张再次出战,将当初丢失的颜面找回来。

阿敏没有说话。

他比莽古尔泰聪明,如今也算是想明白了,皇太极既想要利用他们,又想要铲除他们,所以如今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中了皇太极的圈套,所以他明知道如今不是最合适的出击时机,也不言不语。

有些擅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辈知道皇太极心底的那根刺是什么,知道他们的大汗一直因为去年那场败仗而耿耿于怀,如今自然是捡皇太极喜欢听的说了,说此时明廷大旱,将士连吃的都没有,溃不成军,一打就散了。

这话说的皇太极是蠢蠢欲动,想要再次出击。

多铎与多尔衮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是写满了不赞同。

明廷百姓和将士如今缺吃少穿的,难道八旗将士的日子就很好过吗?不过是勉强能够温饱罢了。

多日未曾下雨,天热得很,他们一行跋山涉水去打仗,只怕这一路上就已经够疲惫了。

更何况,那些大臣压根没想过,明廷那些将士本就饥肠辘辘,若这一仗败了,岂不是连命都丢了,这样一来,他们怎么着都得奋力一搏的。

皇太极如今已经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眼睑下一片青紫,一看便是纵/欲过度的模样,虚浮道:“除了莽古尔泰,还有别人可有不同的见解?”

男人啊都是喜欢吹牛的,特别是在自己喜欢的女人跟前吹牛,在海兰珠跟前,他可是许诺过为她打下江山,到时候册封他的海兰珠为皇后的,为了不让心爱的女人失望,他自然是信心满满。

没人接话。

其实吧,代善倒是挺想接话的,不过放眼从前的事情看来,皇太极似乎是胜券在握,他提出不同的见解也没用。

皇太极道:“如此便这样定下,待我们商议好日子之后再出发。”

此事是一锤定音。

第72章

阿敏却是坐不住了, 他知道皇太极想法荒唐简单,却没想到会这般草率, 这不是拿八旗将士的性命去打赌吗?

他虽强势霸道, 可却是很在乎他旗下的那些将士。

阿敏只开口道:“这一年的时间里, 镶蓝旗将士打了好几场仗, 已经是疲惫不堪, 照大汗和莽古尔泰的意思, 如今明廷将士已经是不堪一击, 那还请大汗让我镶蓝旗将士留在盛京休养生息。”

说白了,就是不想去送死呗!

多铎也很想跟在他的屁股后面说一样的话,可他没有阿敏那个实力,也不敢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

皇太极脸色一沉。

这几个大贝勒心里不服他,他是知道的,可如今他的位置已经差不多稳固了, 依旧很久没有人敢这样当众忤逆他的意思, “阿敏, 你这是什么意思?从前父汗在世的时候,你们镶蓝旗将士跟着父汗四处征战, 永远都是冲在最前面,从未喊过苦从没叫过累, 这都休息大半年了, 如今还要休息?”

说着,他嘴角的笑意若有若无,瞧着似乎不是很高兴, “阿敏,我看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当初与毛文龙那一战,他依旧记恨在心,当初明明对阿敏三令五申不得再有所动作,可阿敏……却把他的话当成耳旁风,偏偏还立了功,他不好算这笔账,如今却是到了时候。

在军营之中,违抗军令可是大忌讳。

“大汗何出此言?我要是对你不满意,当初我们三个大贝勒也就不会簇拥你坐上这汗位了。”阿敏在笑,可笑容中却是透出几分讥诮来,外人不知道,还以为皇太极真的是能力卓越,可里头到底搀了多少水分,只有他们几个大贝勒才知道。

这话说的莽古尔泰嘴角带着几分笑意,大有一副看好戏的架势。

这几个月八旗上下看着是风平浪静,可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皇太极放任莽古尔泰与阿济格斗的你死我活,自己则在暗中削弱镶蓝旗的权利,先是将代善的小儿子安排协助与阿敏一起管理镶蓝旗,接着镶蓝旗将士的粮食都成了问题,每每去找皇太极,皇太极总是爱答不理……

将士们连饭都吃不饱,时间一长,镶蓝旗将士自然生出别的心思来,只觉得大汗都不待见他们,他们还能有什么前途?

所以说啊,两人的梁子早就结了下来。

若换成从前,阿敏这样呛上皇太极两句,皇太极就忍了,可如今被海兰珠的彩虹屁吹着,他只觉得自己是全天下最厉害的人,根本不允许别人这样说自己,“那阿敏你这样说,岂不是我每日要对着你三拜九叩,才对得起你的恩情?”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他手中的茶盅啪的一声扫在地下。

气氛顿时很紧张。

济尔哈朗忙出来打圆场,“大汗,阿敏不是这样的意思,您是知道的,阿敏向来就是这样的性子……”

“济尔哈朗,你不必替他说好话,阿敏的性子,我们都清楚,从前在父汗跟前,他何曾敢这样放肆?”皇太极还是挺爱惜人才的,所以除去几位大贝勒小贝勒,还有一众大臣在一起议事,他这样说,可以说是一点面子都没给阿敏留。

从前吵归吵闹归闹,但都是关着门,如今……只怕是已经撕破脸皮了。

“放肆?”阿敏冷笑一声,“皇太极,你说我放肆?我在前线上阵杀敌的时候,你怎么不说我放肆?当初叔父去世之后,你为了能够坐上这位置,当初是怎么求我的?皇太极,你别忘了自己当初说的那些话,还说什么四大贝勒共同理政,自己说的话都忘到狗肚子里去了?”

济尔哈朗一个劲儿给阿敏使眼色,可惜,没用,到了最后他就差拿手去捂阿敏的嘴了。

到了最后,阿敏一把甩开济尔哈朗的手,扬声道:“若是你不怕,当初你做的那些事,你说的那些话,我不介意当众陪你理一理。”

皇太极气的脸色都变了,身子都微微发抖,却是没有接话。

一直在旁边看戏的多铎直觉得不对劲,按照皇太极的性子是不会就这样轻易认输的,那肯定是他有什么把柄在阿敏手上。

那会是什么把柄了?

能够让皇太极遭受众人唾弃,甚至能够影响到他皇位的秘密?

多铎想不到。

后来还是代善出来打圆场,“我看出征的事情还是从长计议的好,这件事非同小可,今日天冷,我府上刚得了头鹿,不如众人一起去我府上吃烤鹿肉……”

他笑吟吟说了好些话,这才将话题岔开。

至于烤鹿肉,那是没人去吃的,现在谁都吃不下。

阿敏是被济尔哈朗拽着走的,皇太极一直铁青着脸,多铎与多尔衮见状也下去了。

独留下代善一人。

皇太极喝了盅热茶,脸色这才稍微好看了点,低声道:“你说我是不是错了?要是没有当初那件事,我也不会被阿敏牵制……”

最开始的代善并不是个好脾气的,如今年纪大了,性子也渐渐柔和起来,”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大汗再提这些做什么阿敏到底不是个没分寸的,没有当众把这件事说出来。”

皇太极嗤笑一声,“不是我瞧不起阿敏,就他,敢说吗?他难道就没搀和进来?有些话说出来容易,可说出来之后该怎么收场,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

代善沉默了。

他们今日说的就是阿巴亥殉葬一事,如多铎和多尔衮料想的一样,努尔哈赤去世之前未曾说过要阿巴亥殉葬,这个主意,是代善想出来的。

当年努尔哈赤在世时,曾有风言风语说代善与阿巴亥有一腿,而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这回事那是众说纷纭,实情如何,如今这世上只有代善知道了。

那到底是有没有了?

连代善自己都分不清,阿巴亥一直是个很聪明的女人,当初的努尔哈赤宠爱阿巴亥和如今皇太极宠幸海兰珠比起来,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古至今能够得到如此宠幸的女子光有美貌那是远远不够的,阿巴亥还很聪明。

可是啊,她却是太聪明了。

彼时皇太极看重长子代善,阿巴亥便觉得代善会成为下一代汗王,私下与代善来往过密,可实际上也没发生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有的时候亲手给代善炖一碗汤,有的时候给代善一个含情脉脉的眼神,更有些时候说些似是而非,暧暧昧昧的话。

因为她很清楚,就算是努尔哈赤再怎么宠爱她,可努尔哈赤年纪大了,久经沙场百病缠身,根本不能护她一辈子,她得为自己找好靠山。

那个时候的代善被她迷得是七荤八素,眼里心里只有她。

在一次无意之中他知道阿巴亥不过是利用自己,她从始至终爱的都是她自己和她三个孩子,至于别人,那都是棋子,连努尔哈赤也是。

代善从始至终什么都没有得到过,心里的愤恨却不少,下定决心已定要报复。

所以当努尔哈赤听闻代善与阿巴亥有染时,代善明明可以站出来替阿巴亥说话,他却是什么都没说,这才导致阿巴亥一度遭努尔哈赤厌弃。

代善也是个聪明人,他知晓自己年纪大了,不是他那些弟弟的对手,所以当努尔哈赤去世之后,他挑选了一个很合适的人投靠——皇太极。

皇太极和莽古尔泰,阿敏都不一样,皇太极比他那两个哥哥都聪明,但却也有缺点在身,让代善能够抓住他的缺点,左右他的心思。

代善更知道皇太极很忌讳阿巴亥,阿济格与多铎、多尔衮一向关系不睦,若阿巴亥在,他们三个就拧成了一股绳,以后想要对付他们三个就难了。

是以,他才会主动请缨去帮助皇太极说服阿敏与莽古尔泰,让阿巴亥殉葬,莽古尔泰一向对阿巴亥不满,自然是乐见其成,倒是说服阿敏,他们还是费了点功夫,毕竟阿敏与阿巴亥那mǔ_zǐ几人没什么深仇大恨。

没想到事情成了,却是留下了隐患。

除阿敏之外,其余三位大贝勒都希望阿巴亥死,可以说阿巴亥死了对他们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也在阿敏手上留下了把柄。

代善见皇太极沉吟不语,心情不大好的样子,劝诫道:“其实大汗应该庆幸,若是阿巴亥还活着,阿济格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帮着您对付莽古尔泰的,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虽说如今阿济格不是莽古尔泰的对手,多尔衮也没有帮阿济格的意思,可小老虎也是老虎啊,足够让莽古尔泰元气大伤了。”

“等到了那个时候,大汗再出手,岂不是一击即中?”

皇太极脸色这才稍稍好看些,“莽古尔泰是迟早要除的,可如今我却发现阿敏比莽古尔泰更为棘手,莽古尔泰莽撞,阿敏却是狡猾得很,身边还有济尔哈朗在,想要铲除阿敏,只怕不是这么简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综影世界夺美,我绑定了主角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带着嬴政反大秦!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红楼之开国篇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大夏第一毒士,从废相开始 大明文魁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初唐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