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趣阁”最新网址:http://www.mouquge.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某趣阁 > 历史穿越 > 豫亲王舒爽日常(清穿) > 《豫亲王舒爽日常[清穿]》TXT全集下载_9

《豫亲王舒爽日常[清穿]》TXT全集下载_9(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变O后,我和顶流相爱相杀 渣夫欠收拾 重生回到八年前 都市妖精拯救计划[快穿] 重生八零之女首富养成计划 第二次失忆 这只狼狗有点奶[穿书] 穿书暴富后我踩翻修罗场 虐渣能手[快穿] 深渊国度

从前的多尔衮将他当成小孩子一般,从未说过这些,如今这场谈话,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对话。

多铎郑重点点头,道:“哥,我都记下了,我以后一定不会再肆意妄为。”

多尔衮微微颔首,拍拍他的肩头。

兄弟二人进了营帐,济尔哈朗睡了没多久,就醒过来,面对多铎一而再再而三的道歉,他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

很多人吧,都是这样,我对你好可以,但你得记着我的好,若是把我对你的好当成理所当然,对不起,那老子可是要骂人的。

济尔哈朗就是这种人。

如今他难得见到多铎愧疚的眼神,甚至要接过药喂他喝,吓得他直摆手,“你我虽不是亲兄弟,却也是堂兄弟,我这个当哥哥的怎么也得照顾你一些,你啊,记得这次的教训就行了。”

多铎连连点头,虽被济尔哈朗拒绝了,态度还是殷勤得很,更是道:“以后要是你有用得上我的地方,只管知会一声,我绝无二话。”

虽然,他知道可能济尔哈朗没什么地方能用得上他。

打仗在即,三位贝勒握手言和,甚至关系比从前还要好,这乃是好事。

三人商量对策一直到深夜才离去。

翌日一早,三旗出征直接劫在毛文龙军营驻扎处。

按理说毛文龙此时应该率着将士们在赶往义州的路上,谁知道毛文龙早上准备动身时,却发现很多战马都倒下了。

昨日他听闻有金国人混在铁山城内,带着数千精兵赶了过去,精兵良将配的战马自然也是良驹,虽说后来没抓到人,可马儿一来一回的,也是跑了不少路,回去得好好吃些草料。

将士们将才运过去的草料喂了这些良驹,没想到早上倒了一片,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

等着济尔哈朗这三人率着将士赶过去时,毛文龙不知从哪儿找了一匹瘦瘦额马儿坐着,和他那胖胖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好像下一刻,马儿就撑不起他。

他还稍微好些,这马儿看着很精神,至于他的那些副将□□的那些马儿,只能用不堪入目四个字来形容。

这场仗后果是显而易见,不到两个时辰,毛文龙就大败了。

毛文龙甚至连那些中了毒的马儿都顾不上,率军一直往后退,退到了居皮岛。

而那数千匹马,则被三旗将士带了回去。

多铎坐在马上,觉得意兴阑珊。

他已经做好了厮杀一场的准备,却没想到他们这边刚刚才开始,明廷将士那边就已经结束了。

他转身看向身后堆成小山似的战马,原想着这些战马可以让明廷将士饱餐一顿,没想到倒是便宜了他们,只在心里暗暗与毛文龙毛大将军说了一声对不起。

到了下午,三旗一万多的将士也能饱餐一顿了。

济尔哈朗也没拘着他们,只要他们放开了吃,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所以这些战马被蒸着吃煮着吃烤着吃,香味儿飘了好远好远。

多铎最开始啃着马肉,觉得良心有点不安,可待多尔衮端了一碗烤马肉来,他那么点良心不安也就抛到脑后,因为烤马肉味道实在是不错。

因济尔哈朗身上带伤,并不能吃烤马肉,看着多铎两兄弟吃烤马肉吃的不亦乐乎,最能捧着煮马肉,实在是可怜。

不过今日真是好消息不断,阿敏那边也打了胜仗。

打仗要讲究个名正言顺,前几日之前,皇太极就以“助南朝兵马侵伐我国”、“窝藏毛文龙”、“昭我逃民偷我地方”、“先汗归天,无一人吊唁”等罪名攻打朝鲜,原本以为要打上一段时间,不曾想是势如破竹,朝鲜的军事力量实在是太差了点。

皇太极有点后悔带了这么多人来,带的人多,吃得多,开销也大,这不是浪费吗?

现在的情况是朝鲜已经退兵了,毕竟自己实力不行,也没有外援,他们想的是和谈。

皇太极写信过来问问他们这三位小贝勒的意思。

济尔哈朗手里端着一碗煮马肉,瞅着多铎大快朵颐吃烤马肉,那神色是怎么看怎么羡慕,“……阿敏和莽古尔泰的意思是主张打,毕竟朝鲜依附于明廷不是一日两日了,怕我们这一撤兵,朝鲜又转头和明廷打得火热,得让朝鲜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

金国人都好斗,这一点多铎早就见识过了。

皇太极这次说是询问他们三个小贝勒的意思,其实吧,他们都懂,也就是意思意思,当不得真。

多铎道:“我也觉得继续打比较合适,毕竟机会难得,他们从前是依附明廷,从此若依附我们金国,成为我们的附属国,岂不是更好?”

这话就有些意思。

济尔哈朗只要多铎展开说说,他和阿敏一样,从小跟着努尔哈赤打仗,打仗方面还不错,可说起这些来,就有些摸不着头脑。

多铎笑着道:“你想啊,朝鲜遇难,明廷为何要出手援助?还不是因为从前他们每年给明廷送一堆好东西,结过盟约,用的还是明廷年号,他们说是独立的王国,实际上就像是明廷的附属品一样。”

“如今明廷对朝鲜撒手不管,不如我们与他们结盟,每年他们给我们送些东西,岂不是美哉?不过如今,他们还没吃多少苦头,这些条件估计是不会答应的。”

说白了,如今哪个国家都害怕打仗,最害怕的就是金国,有金国这棵大树撑腰,别的国家哪里敢觊觎他们?

这一番话说的是浅显易懂,济尔哈朗连连点头,多尔衮面上也露出几分赞许之色。

当晚他们便修书一封送到了义州。

三日之后,阿敏继续出征,率大军南下,而皇太极等人则班师回盛京。

对付区区一个朝鲜,光留下阿敏一人就足够了。

几日之后,多铎与大军汇合。

皇太极早就听闻当初铁山城一事,再见到多铎时,训斥了他几句,“……当初不让你跟着去,你在我面前求了好久,我想着你年纪虽小,可出去见识见识也是好的,没想到却闯出这样的祸事来。”

“若你或济尔哈朗有个三长两短,该如何收场你想过没有?”

多铎知道这一番训话是少不了的,低着头任由着皇太极说,态度十分诚恳。

皇太极瞧他这模样也知道他是真心悔过,摸了摸他的脑袋,夸赞了几句,“你啊,从前连父汗在世时都经常夸你聪明,可以后还是得多想想,拿不准主意的时候,多问问你的哥哥们,他们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

多铎连连称是。

这事儿算是这般揭过了。

十来日之后,多铎等人终于回到了盛京,而在此期间,济尔哈朗的胳膊也养的差不多了,随行的军医看了,说是并无大碍。

至于阿敏那边,更是好消息不断,先是攻占了定州,朝鲜知道定州失守,惊恐万分,吓得朝鲜国王将后妃都送到了江华岛避难。

阿敏乘胜追击,先后攻占了安州、平壤,乃中和乃停止前进,主营扎寨。

而朝鲜国王国王也逃到了江华岛,更是投书求和。

皇太极听闻这消息,笑的合不拢嘴,采纳了多铎的意见,要求朝鲜入质贡纳、去明年号、结盟宣、约为兄弟之国等要求,还有最重要的一条便是永不与明廷来往。

多铎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多尔衮一起去看了自己的宅子。

早在出征之前,多铎就交代下去,开始派人修葺院子。

他并不好金国贝勒们喜欢的宫廷奢华风格,院子修的还是挺质朴的,院子里种了几棵桃树、梅花树,走进去环顾一圈,显得清贫极了。

多铎却觉得很满意,他可和那些贝勒不一样,恨不得把抢来的珍宝啊、虎皮啊摆的满屋子都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钱似的。

他还请人算了算日子,打算明年正月十二搬进去。

这是个好日子。

逛了一圈,多铎则去清宁宫给大福晋请安。

得到多铎要过来的消息,马喀塔与青格一早就侯在宫门口,每人裹着狐皮小披风,怀里揣着暖炉,翘首期盼,一见到多铎的声音,两人比赛似的喊着——十五叔!十五叔!

多铎疾步走过去,蹲下来,戳戳这个的脸,摸摸那个的头,笑着道:“这才一个月没见,你们俩儿像是长高了!”

马喀塔笑眯眯的,伸出手来:“十五叔,你有没有给我们带礼物?”

“带了带了!”多铎这话音刚落下,他身后的那满便从怀里掏出两个小拨浪鼓来,金国向来很少见这些东西,再加上这拨浪鼓上头画着兔子、雀儿一些小动物,这两孩子见了果然十分喜欢。

这是多铎在铁山城里买的。

马喀塔与青格献宝似的往里头冲,想要给大福晋看看,大福晋夸了几句好看,则要她们下去玩了。

多铎作揖,“大福晋安好。”

他性子一向洒脱,很少有这般郑重的时候。

自古以来都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连大福晋都知道多铎差点被明廷的毛文龙抓走的事情,招呼他凑近点让自己好好瞧瞧,“……你说你这孩子也是太不小点了些,怎么能这般糊涂?”

多铎只有认错的份儿。

这事儿的确是他的错,被谁训斥,他都不觉得冤枉。

更何况,大福晋这话说的算是温柔的,不像是莽古尔泰见到他当时就从鼻子里哼了几声,极为不屑的来了一句——以后你还是老老实实在盛京当你的小贝勒好了,没事儿可别出来瞎添乱!

大福晋和皇太极一样,瞧他这模样,舍不得再说他,仔仔细细瞧着他,“……出去一趟,瘦了不少,也长高了些,和从前看着不大一样,你是不知道,青格与马喀塔整日念叨着你,总说你一定不能有事,得平安回来。”

小孩子家家的本是不懂这些的,可他们是金国的公主,从小就见惯了生离死别。

多铎心中想着自己可没白疼这两小丫头,以后得再疼她们些,“出去历练一番,总归是要和从前有点不一样的地方,要不然,岂不是白出去了?这次我过来是有件事想和您说的,明年我就要搬出去住了,正月十二还想带着青格和马喀塔出去瞧瞧我那新院子。”

“搬出去?这是为何?”大福晋是一愣,从前她没听多铎提起过。

在金国,没结婚那就是小孩子,不必搬出去单过的。

多铎也想着早点搬出去好,从前他是宫里的主人,如今主人换了人,他的待遇也是一落千丈,虽说他不介意,可脑海中却是时常想起从前一呼百应的时候,想想,也是怪辛酸的,“这事儿,我没和您说,多尔衮在大汗跟前提起过,大汗也是答应下来,算算多尔衮的年纪,他也要成亲了。”

大福晋瞧他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舍得去外头住?你从小在宫里长大,我怕你出去住不习惯,外头辟府单住,仆从的采买□□,人情往来……不像是你想象中这么简单,你身边可有信得过的管事嬷嬷?”

多铎摇摇头。

大福晋又问,“那你身边可有信得过的管事?”

多铎摇摇头。

大福晋不死心,又问:“那可有管账的先生?”

多铎仍旧是摇摇头。

这下,连大福晋都忍不住笑了。“那你还怎么出去单住?到时候你院子里起码得有上百个护卫仆妇,每月的月钱是多少,谁住在哪里,穿什么样的衣裳……这都是有讲究的,你以为很简单?”

说着,她顿了顿,想着多铎如今住在宫里只怕也不大适应,便道:“我这里有几个可用的人,你要是不嫌弃,只管带出去使唤。”

若是多铎不愿意,她也不会强求。

她知道,如今很多人都是在防着丈夫皇太极,甚至连她也防备起来,她觉得没什么奇怪的,更不会觉得伤心难过,很多时候都是这般,你得到了很多东西,注定也会失去很多东西的。

多铎笑着道:“我正等着您这句话了,到时候我可不会同您客气。”

如此,这事儿就算是这么敲定了。

他并不怀疑大福晋的用心,可若说十分相信,好像也说不上,可偌大个院子,还是需要人操持的,他打算将大福晋的人先借来用用,等院子里的仆妇上手后,再将人还给大福晋。

谁知道多铎正和大福晋说话怎么买人□□人的时候,马喀塔和青格进来,听到多铎要走,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嚎啕大哭起来。

一个小丫头抱着多铎的左腿,一个小丫头抱着多铎的右腿,嘴里嚷嚷着——十五叔不要走!

哭的那叫一个伤心哟!

多铎万万没想到这两个小丫头对自己的感情这么深,他记得,从前的自己对这两个小丫头并不算很好,因他经常喜欢溜出去玩的缘故,屋子里好吃的很多,每次看到这两个小丫头就要人送些过去,反正他也缺钱。

他还记得有一次他在池塘钓鱼,本就是觉得好玩,青格来了,他懒得将鱼儿拎回去,便一股脑送给了青格,好像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青格每次看到他都很喜欢他,十五叔十五叔的叫个不停。

至于马喀塔,则是青格的跟屁虫,青格哭,她也跟着哭。

多铎见状,是哭笑不得,可也不能为了哄骗她们说自己不走了,只能劝道:“青格,马喀塔,你们俩儿放心,我虽去外面住了,可也会经常回来看看你们的,叫我说,我去外面住了还好些,经常给你们带好吃好玩的好不好?”

马喀塔的哭声停顿了有那么几秒钟,可见着青格还在哭,也跟着继续哭起来。

两个小姑娘也不担心自己的形象,扯着嗓子大哭,那声音,恨不得将房顶都掀翻了。

大福晋劝了几句,也没辙,看着多铎直摇头。

多铎再劝,也没用。

正在这时,皇太极过来了,瞧见这情形也是吓了一跳。

马喀塔看到皇太极,忙过去攀着皇太极的大腿,哑着嗓子道:“父汗,父汗,你不要十五叔出去住好不好?”

皇太极瞧见两孩子哭得这么伤心,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儿,如今听闻这话,转而笑了起来,“那十五叔以后一直住在宫里,他不用娶媳妇呢?”

马喀塔坐在皇太极怀里,将眼泪鼻涕往他身上蹭,“十五叔不用娶媳妇,我,我长大后嫁给十五叔。”

她实在是太喜欢十五叔了。

人跟人的缘分有的时候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多铎想着从前自己不懂事的时候没少捉弄马喀塔,如今想来觉得十分汗然。

皇太极是哈哈大笑,摸着女儿的脑袋道:“十五叔怕是等不到你长大了,父汗答应你,以后你想什么时候瞧十五叔,父汗就要他过来好不好?若是他不愿意,父汗就治他的罪,你说好不好?”

马喀塔不懂事,听到这话只拍着巴掌叫好。

大福晋却极为不赞同的看了皇太极一眼,低声道:“大汗!”

皇太极这样说,显然是没把多铎当成弟弟,而是当成了臣子。

多铎心里也明白,笑了笑,没当回事。

谁知道皇太极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们兄弟之间不过是说些玩笑话罢了,你这般当真是做什么?难道马喀塔和青格想要见她们的十五叔,多铎还会不进宫?”

“大汗说的是。”多铎知道皇太极这是有点飘了,一打了场胜仗就忘了自己姓什么叫什么,有意无意宣示自己金国大汗的身份。

不过这样也好,相较于此,多铎更怕皇太极有事没事儿跟他谈什么兄弟情,“说来也是我和青格、马喀塔的缘分,她们俩儿从小都很喜欢我。”

他还记得父汗努尔哈赤还在世时,每日碰上宴会,总是他带着这些个小萝卜头到处乱跑,别的人都没这个胆子。

皇太极笑笑,显然对这个答案很满意。

多铎原本是打算留在清宁宫用午饭的,可皇太极来了,他便找了个借口出去,没想到刚走到清宁宫大门,却碰上了达哲。

好些日子没见,达哲和他一样,瘦了不少,愈发显得面容清俊,一双大眼睛是水汪汪的。

蒙古女子向来豪气,见到多铎,她也没不好意思,笑着道:“将才我一听到青格和马喀塔两人嚎啕大哭,想着应该就是你过来了,没想到还真是你,也只有你有这么大本事了!”

多铎笑了一声,理所当然把这话当成了夸赞,“这么冷的天儿,达哲格格出去做什么?”

达哲扬了扬手上的花瓶,“从前我在蒙古时就听人说明廷人好风雅,喜欢雪天赏梅,我想着我也去瞅瞅,看看雪天的梅花是不是格外好看,见到好的,也能给姐姐和两个小格格折几株回来。”

赏梅……不是什么稀奇事,可这么冷的天?

多铎表示很怀疑,他一个男子汉觉得自己还是挺能抗的,出门吹了冷风都觉得这风要灌到自己骨子里去,更别说达哲一个小姑娘。

可人家都这样说了,他也不好多问,道:“达哲格格还是小心些的好,可别染上风寒了,染上风寒可不是好玩的。”

如今缺医少药的,一场风寒就能夺去人性命。

第32章

达哲笑着道谢, 可还是带着嬷嬷转身朝宫外走去。

多铎只觉得她看起来有点怪怪的,可他到底与达哲不熟, 很多事情也不好多问, 只要那满下去打听打听最近宫里头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满这人做事十分靠谱, 不出半日就打听来了不少消息, 说是代善新纳了个小妾, 莽古尔泰的福晋身体不大好, 只怕快不行了, 还有苏和泰最近老实了很多……零零碎碎,说了很多有的没的。

多铎给他倒了杯水,觉得这孩子有点死心眼,提点了他一句,“我问的是清宁宫里头的事情,达哲格格的事情。”

这个……那满就觉得有点为难了, 转身又下去打听。

等着多铎从镶白旗军营回来了, 他也才回来, 带回来了很多消息。

原来是达哲这些日子行事骄纵,已经替代了多铎成为宫中新一代的小霸王, 男子嚣张霸道些旁人会说他调皮,可姑娘家的……名声就有些不好听了。

有人说达哲压根不拿自己当外人, 整日惹得大福晋生气, 偏偏大福晋粘上这烫手的山芋是怎么都丢不掉,也难怪她模样出众,连莽尔古泰都瞧不上她。

那满一个男人, 听闻这话也觉得有点过分了,低声感叹一句,“……我听人说达哲格格是大福晋最小的妹妹,大福晋还想将她留着嫁在盛京,可就她这名声,想要找个好人家也是难了。”

他一贯不爱说这些的,如今也忍不住感叹了几句。

多铎知道这是达哲故意闹出来的一些事,只怕在达哲心里压根都没打算嫁人。

想着今日这么大雪,这么冷的天,她听闻皇太极来了,还专程避出去,也觉得这小姑娘还是怪可怜的。

这世道,女人永远比男人要可怜。

感叹归感叹,可都多铎也帮不了达哲什么,只在第二日要那满过去一趟,说等着正月十二时邀了达哲一起去他新院子瞧瞧。

这新院子就讲究一个人气,人多,热闹。

接下来的几日多铎就忙着整顿军营,出去小打小闹了一场,镶白旗的将士们都知道了自己和剩下七旗的差距在哪里,也幸好他们没什么大动作,要不然就他们这身板,这实力,他们不死谁死?

人只有在有了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奋发向上。

多铎见了,很是欣慰,他白天训练,晚上看书,若遇上不懂的问题,则放心大胆的去找多积礼,过得十分充实。

将近年关,人人都忙。

皇太极也忙,在与群臣商议下,决定改年号为天聪,更是商议将八旗多余的土地还给老百姓,只有民心稳固,他们才能所向披靡,要不然,在外屡战屡胜,却是后院失火,又有什么意义?

就单单冲着这一件事,就足以证明皇太极是个很聪明果断的人,多铎与多尔衮谈论起这件事来的时候,多尔衮冷哼一声,算是默认了。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可多铎万万没想到临近除夕,阿敏却送来了一封信。

朝鲜被阿敏率兵打的是落花流水,想要和谈,对于金国开出的几个条件也无话可说,可唯有一点却不大满意,那就是永远不与明廷来往。

其实皇太极这样做是有自己的思量的,朝鲜虽小,却也是一块肥肉,若有朝一日倒向明廷,攻击边境,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桩麻烦事儿,还不如签下契约,永绝后患。

其实吧,契约这东西也不是十分靠谱,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何况是朝鲜国王,出尔反尔实在是说不过去。

可如今朝鲜根本不愿意给这个承诺,到底是什么心思那就是一目了然了。

所以,好端端的除夕宴,就变成了一群男人的讨论会,多铎这个平定铁山有功的小男人也在其中。

莽古尔泰的思路一向是直接了断——打,打的朝鲜求爷爷告奶奶,连自己都保不住了,就不信他们还敢说三道四。

这莽古尔泰的意见,皇太极一般就是听听而已,当不得真,转而看向代善。

代善是大贝勒之首,也是当中年纪最大的,捋着胡子道:“这事儿打也成,不打也成,得看大汗如何决断。”

得,他说话一向如此,说了等于没说,最擅长的就是打哈哈。

阿敏还在打仗,三位大贝勒缺一位,皇太极便点了他弟弟济尔哈朗的名字,问他的意见。

济尔哈朗沉吟道:“我和莽古尔泰想的一样,还是打吧,朝鲜地方虽小,却是富庶得很,我看也不必和谈,直接攻下一了百了。”

他们都是爽快人,想着和明廷和谈,一封信来要半个月,一封信过去也得半个月,来来回回几封信下来,几个月的时间就没了,却是什么实质性的东西都没有谈出来,浪费大家的时间,浪费大家的感情。

他们一个个的,都是急性子。

皇太极扫眼看向多铎两兄弟。

多尔衮还是一如既往的藏拙,发言的重担就落在了多铎身上,他想了想道:“我觉得还是和谈的好……”

他这话还没落下,莽古尔泰又还是嚷嚷了,“你懂个屁,毛都没长齐了,仗着自己打过一次仗就了不起了?”

皇太极呵斥他一声,他虽不情愿,还是乖乖闭了嘴。

多铎这才道:“和谈并不代表着示弱,如今我们把朝鲜打的是节节败退,若真的要打,我们是有十足十的胜算,可打仗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将朝鲜打下来少则也得需要半年的时间,将朝鲜打下来了,这些将士又该如何处理,收纳进八旗吗?光是安抚他们,又得半年的时间!”

这话一出,莽古尔泰沉默了。

这件事说来话长,他们的父汗努尔哈赤也是一个打仗狂人,谁不服就干谁,八旗将士的数量在短短几年内急剧增加,这些都是战俘,努尔哈赤灭了他们的国毁了他们的家,所以这些年八旗之中动乱不断,只能靠杀头来镇压。

这种办法,压得住一时,却压不住一世。

多铎继续道:”打下朝鲜,我们也会元气大伤,若是此时明廷来犯,只怕我们的胜算就没多少了。”

如今明廷不敢动他们,不敢拿鸡蛋碰石头,他们一直在等机会。

这话一出,就连代善都忍不住道:“多铎还真是深谋远虑,长大了啊!”

他这话是出自真心,他们都老了,天下还是要交给这些年轻人的。

皇太极也忍不住微微颔首,“多铎此言甚是有道理,朝鲜不过是个小国,不足为惧,今日就算是他们答应永不和明朝来往,这话也当不得真,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来往?我们要的不过是如今他们的一个态度罢了。”

朝鲜现在的态度很明白。

其实想想也能理解,你打了我,要我送你各种好东西,对你俯首称臣,还不准和别人玩,这条件,谁都不乐意答应。

莽尔古泰脖子一梗,“那咱们就这么算了?”

他并不甘心。

皇太极安抚他道:“自然不能就这么算了,每年他们进贡的东西得比当初给明廷的多两倍。”

多的,朝鲜只怕也拿不出了。

莽古尔泰还是不大服气,可到底也不敢再小瞧多多铎。

他还记得父汗临终时曾说过,他们兄弟几个一个比一个会打仗,可想要一统天下光靠蛮力还是不够的,凡事得动动脑子,这小崽子和他额娘一个样,心里长满了心眼,藏着的都是算计。

事情就这样定下了。

多铎也乐得清闲自在,因是新年,又刚打了胜仗,皇太极下令给八旗将士放了十五天的假,刚好多铎也趁着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休息,也拾掇拾掇自己的新院子。

院子里该买的东西都买了,多铎找大福晋借了几个管事,趁着过年之前就将仆从采买好了,抓紧时间□□一番,勉强也算能用。

等着要住进去了,多铎这才想起来,原来他这院子缺一块牌匾。

多积礼写字很好看,可身份却是不大合适,他是多铎的外甥,虽说是师生,却是长幼有别,哪里有外甥给舅舅新院子题字的?

多铎思来想去,求到了皇太极跟前去了。

说实在的,皇太极从小跟着努尔哈赤四处征战,这字吧,写的也不算好看,也就这两年加强练习,看着有个样子,但是架不住他身份高,是金国身份最尊贵的人,不找他找谁?

多铎想的很明白,自己去找皇太极,将皇太极所题字的牌匾挂在门上,无异于向众人宣告自己是他的人,这样,众人能忌惮一二,最重要的是皇太极也能放心不少,这可真是一石二鸟。

他动作挺快,想到这儿便马不停蹄去找皇太极了。

皇太极给将士们放了假,自己也放了假,这几日时常考校儿子功课,陪着女儿玩耍,大多数时候都歇在清宁宫,毕竟如今他后宫中女人的数量和质量都堪忧。

多铎去清宁宫的时候,皇太极就陪着青格与马喀塔下棋,说是下棋,实际上就是两个小姑娘拿着棋子在棋盘山瞎比划,皇太极自继位之后,难得如此悠闲,索性就看着两个女儿胡闹。

多铎进去的时候见着皇太极一脸慈爱,只觉得自己时机找的真对。

皇太极也挺意外的,这小子的脾性他也摸清楚了,没事儿从不会来找自己的,“多铎过来可是有事儿?”

第33章

青格与马喀塔一见到多铎就像是铁遇上了吸铁石似的, 吸了上来,嘴里嚷嚷着要多铎带她们俩儿出去玩。

雪下了这么些日子, 两个孩子也憋坏了, 偏偏大福晋将她们看的紧, 不准出去。

多铎笑着道:“等着雪停了, 十五叔带你们去冰上溜冰, 还要人给你们做冰床, 拉着你们在冰上跑好不好?”

马喀塔与青格自然拍手叫好。

皇太极见此, 心里有点不是个滋味。

原先父汗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他四处打仗,膝下的几个孩子都和他不亲近,比如说豪格的弟弟,青格的哥哥洛格当初去世的时候,他都还在外征战, 匆匆赶回来的时候, 孩子都不认识他。

所以说如今一有时间皇太极就赶过来陪陪孩子, 没想到多铎一来,这两个孩子就瞧不上他了?

多铎见皇太极这样子, 晓得他心眼小,怕是不高兴了, 忙将两个孩子支开。

马喀塔和青格开始还不愿意走, 后来还是大福晋见了,道:“你们达哲小姨前两日不是给你们折了梅花回来?我们去看看开了没有好不好”

青格向来听话些,被大福晋牵着走了, 马喀塔本是不愿意走,可见着额娘和姐姐都走了,迈着小短腿忙跟了上去。

多铎说明了来意。

果然皇太极面上神色一喜,他虽自负,可自己这字写的好不好,他心里还是有点数的,“你为何想到找我了?我们金国有才学的人虽不如明廷多,可却还是有些的。”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综影世界夺美,我绑定了主角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带着嬴政反大秦!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红楼之开国篇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大夏第一毒士,从废相开始 大明文魁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初唐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