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不管明廷是真打算援助朝鲜也好,还是做做样子也罢,都必须直接断了朝鲜这条后路。”
按照明廷往日里的做法,听到他们动身的消息后,便会匆匆援兵,自然会比他们先到朝鲜,到时候明廷的援军不管在哪里驻扎,直接派人杀过去,让他们毫无招架之力。
明廷也不会这么傻,在这个时候为了帮朝鲜与金国撕破脸的。
这个主意,并没有人反对。
皇太极自负归自负,却是有他的过人之处,比如说心思缜密,思虑周全,“明廷的援军并不会很多,我打算派济尔哈朗,多尔衮与多铎三兄弟去。”
“三旗将士去攻打明廷援军,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此话一出,所有人脸色都变了。
莽古尔泰是惊愕,阿敏是担心,剩下的多铎几人则是雀跃。
其实皇太极的意思很明显,此次攻打朝鲜如探囊取物,定会必胜,既然如此,还不如让几个弟弟练练手。
阿敏率先开口:“大汗,万万不可啊,多尔衮与多铎从未出征打仗过,济尔哈朗从前虽跟着我们去打过仗,却从未挑过大梁,我实在是不放心……”
他与济尔哈朗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他们的父亲被幽禁之后,两兄弟就跟在努尔哈赤身边。
还真是谁的兄弟谁心疼!
若是将多铎和多尔衮分开,一个人跟着济尔哈朗,只怕将才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多尔衮。
皇太极笑了一声,“阿敏啊,你别忘了,你的弟弟济尔哈朗如今都二十多岁了,从前你在他这个你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不知道带兵打了多少场胜仗。”
“你要是一直护着他,他永远都不能独自带兵打仗的……况且,将才你自己都说了,此战必胜,又何须担心?”
济尔哈朗从前经常外出打仗,可每次都是跟在阿敏屁股后面,阿敏该收拾的都收拾差不多,叫自己弟弟去露个脸,上去遛一遛,也算是打了个胜仗。
济尔哈朗与多铎一样,也想着早日建功立业,上阵杀敌,多铎还稍微好点,年纪小点,他都二十多了,做梦都想着打胜仗,如今忙道:“哥,你就让我去吧,我,我一定不给你丢脸!”
这下,阿敏再不好说什么。
多铎与多尔衮对视一眼,两人的脸上皆是笑意。
如此,此事就算是敲定了,定于下月初开始动身。
如今时候也不算早,皇太极便让他们回去歇着,却独独留下了莽古尔泰一个人。
多铎一听这事儿,就觉得有点不对,本是与多尔衮一起离开的多铎想着不对,直说自己有东西掉了,则又折了回来。
方才皇太极与几位贝勒议事,将屋内屋外伺候的人都打发下去,如今雪大天黑的,多铎一个人猫着腰站在廊下,倒也没人发现。
他刚凑过去,就听到皇太极的声音,“……我知道你并不好男女之事,可府邸上总归是要有几个女人侍奉的,要不你在外征战又有什么意义?”
“如今达哲的确是年纪尚小,可科尔沁草原出来的女人一个个模样都极为出众,达哲现如今就生的十分貌美,等过两年,定是个美人胚子!”
“可达哲年纪也太小了吧!”莽古尔泰这人鲁莽归鲁莽,可也不是个禽/兽,他的大女儿都比达哲大上几岁,“还是算了吧!”
皇太极再劝,“我也不是说要你马上就将达哲迎娶进门,再等上几年也未尝不可,这门亲事先定下来……”
多铎往里凑了凑,只听见莽古尔泰扬声打断了皇太极的话,“还是算了,这个达哲年纪太小,说是娶媳妇,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我孙女了,我可不好父汗这一口。”
顿了顿,他更是道:“况且她这名声也太差了点,指不定是个什么货色,这样的人,我可不要,你愿意指给谁就指给谁吧!”
他虽不和女人一样好八卦,却也听说过达哲的大名,实在是这位蒙古来的格格名声太差,已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
多铎听到这,这才放心离开,莽古尔泰是个极固执的人,他不愿意,皇太极也不一定有办法,况且娶妻纳妾这种事,牛不喝水还能强按着?
就算是皇太极想着替达哲再找亲事,只怕一时半会也寻不到合适的人选。
******
十二月初一,皇太极带着金国几位贝勒,带着八旗将士浩浩荡荡进攻朝鲜。
出兵之前,依旧是大雪纷纷,八旗上下却是士气不减。
坐在马上的多铎一身盔甲,英朗帅气,脸上的笑是怎么都挡不住,多尔衮见了,忍不住笑着打趣道:“见你这般高兴的模样,知道的晓得你去打仗,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去成亲了!”
“近日我见着你和大福晋身边的达哲格格关系十分要好,怎么,喜欢上她呢?”
第26章
多铎扫了四周一眼,见着没人注意他们,忙压低声音道:“哥,你瞎说什么?达哲还是个小姑娘了!”
自阿巴亥去世,阿济格被关之后,他们兄弟两人之间的关系是愈发亲密无间。
多尔衮笑了一声,道:“我不过是随口问问,你这么着急做什么?难道是心虚呢?方才大福晋前来送行的时候,带着达哲格格,我看你们眉来眼去的,所以这才多问几句……”
皇太极带兵出征,大福晋率着后宫女人前来为英雄们践行,这是金国的规矩。
不过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金国女人身份低下,就连金国最尊贵的女人好像待遇也没好到哪里去。
多铎想着将才就是与达哲对视了一眼,两人想着近来发生的事情,心有灵犀笑了一笑,落在自己哥哥眼里,就成乐眉来眼去的?
多铎只觉得多尔衮得找随行的军医好好看看眼睛,“哥,你可别乱说话,要是叫莽古尔泰听到这种话,还以为我故意针对他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皇太极想将达哲嫁给莽古尔泰,从而达到莽古尔泰的消息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今莽古尔泰一听到皇太极和达哲的名字,眼睛恨不得能泛着凶狠的绿光来。
莽古尔泰不怎么喜欢皇太极,从前拥立皇太极继位,不过是别无选择。
如今想着皇太极想把自己当成棋子,他心里自然是不舒服。
这消息……是多铎放出去的。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多铎怕莽古尔泰在皇太极花言巧语的游说之下松了口,思来想去还是把这件事宣扬出去。
这下子,皇太极拉不下老脸去强迫达哲嫁给莽古尔泰,莽古尔泰也不会愿意娶达哲为妻的。
甚至两人因为这件事嫌隙更深。
如此,正好。
多尔衮朝前看了一眼,莽古尔泰骑着马一个人远远冲在前头,显然是不想与皇太极等人为伍。
这人可真是不太聪明!
皇太极带着阿敏等人走在稍后头,看不出喜怒来。
多尔滚嗤笑一声,“你就算是什么都不做,莽古尔泰一样不喜欢你,你又何必在乎他的看法?若你真的喜欢达哲,只管与大汗开口,他巴不得你能娶达哲为妻,巴不得你能和他拴在一起!”
可实际上他心里是不愿意弟弟娶达哲为妻的,如此,岂不是多铎真成了皇太极的人?
多铎这些日子变了不少,其实他也变了不少。
他努力学习怎么当一个好哥哥,去把多铎当成一个男人,而不是永远躲在他身后的弟弟。
若多铎真的十分稀罕达哲,想娶达哲为妻,他定不会出言阻拦。
活人永远比死人重要!
多铎:“……”
一阵冷风吹来,雪宛如刀子似的刮在多铎脸上,他的声音是沉着又冷静,“哥,我不喜欢达哲,我更不想成为大汗的棋子,一辈子被他掌控。”
多尔衮很是欣慰,弟弟明白就好。
自古以来温柔乡即英雄冢,科尔沁草原美女向来多,即使今日没有达哲,明日只怕也会有别人,他怕多铎过不了美人关。
多铎却觉得多尔衮想的太多,他又不是真的十来岁的少年郎,心里明白着了。
将士们一路高歌,士气昂扬的出了盛京。
盛京乃是金国的首都,路还算是好走,出了盛京往朝鲜方向走去,路是越来越难走,将士们那高昂的士气也渐渐低迷起来。
一日日赶路的途中,多铎脚上也生了冻疮。
从前的多铎没吃过苦,生的娇嫩,这不过三四日就染上了冻疮,他每日与多尔衮同吃同住,多尔衮见了直说过不了几日只怕他手上也要生冻疮的。
生冻疮也就罢了,偏偏到了晚上安营扎寨之后,多铎躺在床上,只觉得脚钻心的痒,痒的他一夜都睡不好,这脚上好不容易擦了药膏,养了一夜稍微好些,到了第二日受冻之后,晚上又是一样的。
路上的伙食也是极为简陋,为了赶路节约时间,大多以干粮为主,说是干粮其实就是些馕饼和酱,到了晚上才能吃些热乎的汤食。
多铎他们强些,有肉干可以吃,可长时间吃这些,还是有些受不了。
多尔衮心疼弟弟,有的时候会派人在途中老百姓家中买些荤食,可饶是这般,多铎还是精神一日不如一日,肉眼可见的瘦了下来。
行军打仗,实在比多铎想象中艰难多了。
他有些明白为何有军功的将士会受人尊敬,这都是拿命拼出来的。
多尔衮还曾劝过多铎回去,说什么他大病初愈,可多铎却是不愿意。
这一日,皇太极都来了。
多铎这时候正坐在床上给自己的脚擦药,说是床上,实际上就只是将捡来的杂草烤干铺在地下,有一次他睡得正好,翻身觉得咯得慌,没想到伸手一摸,摸到了一只干了的死麻雀。
多铎见状,忙站起来,“大汗。”
皇太极冲他摆摆手,道:“坐吧,你我兄弟之间何必多礼?我见你这几日精神不太好,可是病了?”
他低头一看,见着多铎脚下已裂了口,肿的像馒头似的,“你从小就没吃过苦,如今冬日出战,只怕你适应不了,将才多尔衮来找过我了,说要我过来劝劝你,你大病初愈,要你先回去盛京。”
多铎今日已经明确拒绝过多尔衮,没想到多尔衮去搬了救兵,忙道:“大汗,不碍事的,行军打仗不都是这般?别人能受得了,我为什么受不了?”
顿了顿,他道:“至于我的脚,真的没事儿……若叫我走到一半回去,我这辈子都会不甘心的。”
这话说的太严重了。
皇太极反而笑了,“既然你这般说,那我就放心了。”
“其实我有的时候挺羡慕你们兄弟之间的感情,你和多尔衮是这样,阿敏和济尔哈朗也是这般,我见着你们,巴不得自己也有个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多铎咧嘴一笑,“大汗您有我们也是一样的。”
这话说的,其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恶心,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说几句好听的话又不会少点什么。
女真族人向来直爽,像那些位高权重的更是不屑阿谀谄媚,如今多铎这话说的,皇太极还是第一次听到,自然觉得颇受感受。
他拍拍多铎的肩膀,”我真是没白疼你。“
想了想,他又道:“你如今十一岁了,小的时候曾跟着师傅学习骑射读书,如今父汗死后,不少师傅都辞官走了,我们金国与明廷比起来,饱学之士的确是少之又少,我思来想去觉得多积礼为人、学识、打仗反各方面皆是一等一的,你不如跟着他多学学,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多积礼这个人就大有来头了,他是何和礼与东果格格的儿子,见到多铎还得喊一声舅舅。
当初努尔哈赤曾想请已去世的何和礼给多铎与多尔衮两兄弟当老师,算起来,何和礼娶了东果格格,也算是多铎的姐夫了,此人才高八斗,是很好的人选,却被阿巴亥婉拒了。
原因很简单,当初是何和礼带着人灭了阿巴亥的娘家乌拉部,她明面上没说什么,心里还是记仇的。
多铎是听闻过何和礼名头的,此人二十多岁成为部落首领,打胜仗无数,后来归顺努尔哈赤,当初孤身一人闯出一番天地来,是个真汉子,他的儿子,自己的外甥定不会差。
多铎一口就答应下来。
皇太极原本还以为他会不愿意,毕竟让自己的外甥给自己当老师,说出去不是一件很好听的事儿。
事情就此敲定,多铎第二日早上就见到了自己的老师兼外甥多积礼,看着比自己高一大截、年近三十的多积礼,坐在马上的多铎专程下马以示尊敬,更是咧嘴一笑,“你就是多积礼,从前我好像没见过你。”
多积礼看着不像是行军打仗的将士,更像是军师一些,“从前十五舅寄情山水,我又在宫外长大,见面的机会不多,再加上小贝勒年纪尚小,对我是没什么印象的。”
他对多铎还是挺有印象的,每次宴会,这位小贝勒要么是坐在努尔哈赤腿上,要么是坐在努尔哈赤身侧。
他的母亲是禇英和代善的亲妹妹,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依附夫家,所以每次他的位置并不靠前。
多铎“哦”了一声,“听说你从小是跟着禇英身边长大的,他一直很喜欢你?”
禇英是努尔哈赤的大儿子,是代善的亲哥哥,按理说他要不是这么蠢,如今只怕汗位上坐的就是他了。
也是怪他,当初与努尔哈赤膝下五大臣关系不睦,甚至放出话来,等着他掌权后,要杀了五大臣和他的那些不听话的兄弟,后来行事极其跋扈嚣张,努尔哈赤警告再三,最后含泪将儿子处死。
当初他也是曾被立继承人的,若没点本事,努尔哈赤也不会给他这么大权力。
多积礼脸上的笑容不减,道:“是,小时候我阿玛在外打仗,身体并不太好,我便时常跟着大舅舅。”
多铎看着他,只觉得皇太极给他选的这人有点意思,多积礼从小跟着他的大舅舅褚英长大,按理说关系匪浅,可褚英死后,多积礼像是没事人似的,难道,皇太极这是在暗示自己像多积礼一样放下仇怨?
第27章
从前多铎总是劝多尔衮,当初皇太极拿出来的密诏乃是出自父汗努尔哈赤之手,可今日看来,似乎不是这么简单。
还真的是有点意思!
他看的清楚,皇太极的位置并不稳固,想要培养自己的人,昨晚自己那句话,让皇太极想培养自己,却不确定自己是否衷心。
有的时候,多铎觉得这些人也挺厉害的。
比如说他的哥哥中就曾有人为了讨好父汗努尔哈赤杀了自己的儿子,皇太极为了讨好努尔哈赤将豪格的生母贬为侍妾……说好听的这些人是为了成大事不拘小节,可要是说不好听,这些人简直是毫无人性。
多积礼见着多铎发呆,问道:“十五舅怎么了?”
“没事儿。”多铎挤出几分笑容来。
因为白天要赶路,并没有时间教学,所以多铎与多积礼商量每日晚上学习一个时辰,现如今寒冬腊月的,白天短夜里长,学习的时间还是很充足的。
跟着多积礼学了两日,多铎懂了很多,在他们看来,读书写字只要略懂一些就好,最重要的就是打仗,特别是残暴的褚英,从前在金国可是“战神”,多积礼师从褚英,懂得也是挺多的。
比如说这次他们打仗用的就是声东击西,比如说趁火打劫,声东击西……多积礼从几岁的时候就跟着褚英,他并不懂得太多文字性的描述,却是把一桩桩褚英过往的胜仗编成故事讲给多铎听。
多铎听的是赞叹不已,只觉得自己生的太晚了,没能见到自己这位大哥,实在是可惜啊!
不过打仗最重要的还是实力,论将士身体素质,还是团结性,这都是明廷和朝鲜无法企及的高度。
如此多铎每天是白天赶路晚上学习,时间倒也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八旗分离的时候。
明廷与朝鲜察觉了他们的动向,明廷更是派出朝中大将驻扎铁山。
这就有点意思,铁山位于辽东与朝鲜的枢纽处,交通要道,易守难攻,他们选在这个地方,显然是不愿意为朝鲜折损太多兵力。
皇太极分离之前看着三个弟弟,忍不住交代又交代:“……铁山这个地方并不像你们想象中那么好攻打,易守难攻,此次明廷派出的又是毛文龙,此人乃是明廷的一名大将,你们务必要小心。”
济尔哈朗如今是三旗主帅,满腔热血,颇有信心,“大汗放心,我等一定凯旋归来。”
阿敏却是十分担心,打仗这种事不是闹着玩的,济尔哈朗作为主帅,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到时候皇太极可不会善罢甘休。
昨晚他请命去征战铁山,皇太极并没有答应,仍旧是那句话——给这三个小贝勒历练历练。
皇太极拍拍济尔哈朗的肩,带着人浩浩荡荡走了。
接下来就只剩下济尔哈朗与多铎、多尔衮三人,看着乌压压的将士,多铎萌生出责任感来,这场仗只能胜。
多铎和多尔衮不好每日再通吃同住,颇有一种搞小团体的感觉,只能不情愿将济尔哈朗也拉拢进来。
男人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狂妄自大,特别是封建社会这些有权有势的男人,就更狂妄,更自大了。
眼瞅着逼近铁山,济尔哈朗武断专横,直说要硬攻——我们正与明廷和谈,明廷此次援助朝鲜,据探子来报,只怕并没有多少人,我们三旗加起来一万多人,难不成连一个铁山都攻不下来?
他仗着自己跟在阿敏身边打过几次仗,觉得自己和哥哥阿敏一样,挺厉害的,根本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
多铎与多尔衮对视一眼,两人眼里都是颇为不赞同。
多尔衮从前也是跟在努尔哈赤身边打过仗的,并且小小年纪就显露出军事天分来,可这天分落在旁人眼中,就搀了些水分,觉得是努尔哈赤为了抬举儿子,故意说的。
多尔衮率先开口,“不能硬打,我虽说硬碰硬,我们并不是没有胜算,可就算是真的打赢了,只怕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明廷之所以这次没派多少援兵过来,估计就是想等着我们元气大伤,一举将我们拿下。”
他们几个都知道,这些日子皇太极与明廷还在和谈,可谈来谈去,都没个结果。
多铎点点头,忙接了上去,“我也是这样觉得,况且明廷有红衣大炮,万一他们将红衣大炮也带来了,我们去岂不是送死?”
“我看这件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最好能减少将士的损伤。”
他在镶白旗军营中呆的时间长了,原先那一个个名字就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家里有妻儿老小等着,要是这些人有去无回,不知道要有多少人伤心难过。
这话说的济尔哈朗眼睛是一跳一跳的,就差破口大骂,皇太极这不是在玩他?
说是要他当主帅,可谁不知道这两兄弟一条心,穿同一条裤子,两人对他一个,他能有什么胜算?到时候真的窝里起哄,还打个锤子?
不是他杞人忧天,从前这种事不在少数,怎么看他是怎么没胜算。
济尔哈朗虽自负,却也不是个莽撞没脑子的,只道:“若是能智取那是最好不过,可怎么智取?这种话说的简单,做起来哪里有那么简单?”
他从前虽没有和毛文龙交过手,却是听说过此人的,打仗这方面很是厉害。
多铎想了想,觉得这种事一时半会是想不到办法。
多铎只道——给我一日的时间,我定能想出办法来。
他们每日是有和皇太极书信往来的,也就这一两日的光景,皇太极率着五旗会到鸭绿江,准备开始打仗了。
所以,他们得在明廷援军动身之间打败他们。
若说馊主意,什么放火烧粮草啊,在将士的饭菜中下药啊……这都是办法,而且在济尔哈朗等人的眼里,这还是釜底抽薪的好办法,可他却觉得狠不下心,毕竟如今正值寒冬,粮草金贵,这些将士们也是有家有口的,都是活生生的人。
多铎苦思冥想了一整日,倒是想出来了一个好办法。
既要打仗,肯定是每个将士都配有战马的,他们在马匹的草料之中下药,如此,明廷援军岂不是不战而败?
济尔哈朗听闻这话,脸上的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你这办法也能叫办法?不知道多少年前就有人提起过,实行起来却有难度。”
“一来是我们生的高大,想要混进明廷的军营中并不容易,二来是在这个时候,保不齐我们的将士中会出现叛徒。”
“若将我们的作战计划告诉了毛文龙,到时候他们来个瓮中捉鳖,我们岂不是在这里等死?”
他还是有点实战经验的。
可是多铎想了一天,当然也能想到这些问题额,要不岂不是白想了?
他沉声道:“既要在马料之中动手脚,这事儿只能派几个人去,而且是心腹之人,在明廷探子看来,我们是安营扎寨未动,他们如何会怀疑什么?我想过了,我和那满一起去就行了。”
其实他想的长远,这一路上他听见了很多消息,因为天气寒冷,因为明廷的国库不足,明廷的将士们都吃不饱穿不暖的,若是这些马死了,不仅对金国没了威胁,也能让明廷将士度过这场寒冬。
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他还是想做个好人的。
“多铎,你是不是没睡醒?大白天说梦话?”济尔哈朗越发觉得带着多铎出来是个错误的选择,这小子肆意妄为,想什么做什么,早知道当初就该与多尔衮一起劝劝皇太极,将这小子送回去的,“本来这场仗不算难打,你要是出个什么事儿,你要我回去之后怎么交代?”
因为打仗丢了一个小贝勒的性命,就算是这场仗打赢了,他的脸也是丢尽了!
多尔衮也是出言反对,“不成,多铎,实在是太危险了,你不能去!”
可在多尔衮看来,这个法子倒是可行的,可多铎却不是最好的人选,“我们并不会说朝鲜话,过去会惹人怀疑,到时候若引起什么麻烦,那就不好了。”
几个人商量来商量去,还是没商量出个结果来,济尔哈朗和大多数金国将士一样,不屑于搞这些“歪门邪道”,主张打就完事了。
到底他是主帅,多铎也不好不给他面子,到了最后只道:“要不这样吧,你还是给我们两三日的时间,若是到时候这法子不成,我们再打,大汗临走之前也交代过了,不与明廷援军起冲突最好,万一他们要赶去支援朝鲜,再打也不迟。”
济尔哈朗阴沉着一张脸点点头,没有说话。
多铎算是看明白了他的意思——你要管就管,反正我是不会管的,你要是能处理好这事儿那就最好,要是处理不好,那我就要硬打了!
多铎也不怪他,毕竟女真族人一向觉得我们打仗既然能靠实力,那就不必拼脑力。
他要那满私下联系有谁会朝鲜语,这两日就打算动身。
这事儿,他是瞒着多尔衮的。
动动脚趾头他就知道,多尔衮肯定不会允许他去铁山,甚至对这个主意并没有报有太大的希望,如今是关键时候,铁山防御森严,明廷援军秉承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宗旨,是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人。
第28章
多尔衮的意思是派几个会说朝鲜语的将士前去,成功最好,失败也不必怕,先试一试。
说白了,前去铁山城的这几个人要做好送死的准备。
多铎看着一个个将士人高马大,五大三粗的,这一露面,脸上恨不得就写了“我是金国人”几个大字,所以他才想着铤而走险。
他如今尚且不到十二岁,纵然个头生的算高,却只是个半大的小伙子,遗传了额娘阿巴亥的美貌,生的儒雅俊朗,和金国人粗犷的形象并不一样。
那满也是他额娘阿巴亥亲自挑的,能在小贝勒身边伺候,形象气质武艺那都是一等一的,看着也不大像粗犷的金国人。
至于将士中懂得朝鲜语的,倒是有几个,多铎选了一个形象气质最好的,最不像金国人的,打算明晚动身。
他打算是假扮成从明廷过去的病人,铁山有位神医叫做春蚕子,医术极其高明,不知道有多少人慕名去找他。
他佯装成大户人家得病的少爷,那满是书童,那个懂朝鲜语的是车夫兼翻译,可多铎想来想去,觉得好像还差了些什么……对,一个嬷嬷。
好在军营之中也有随行的厨娘,这些人是将士们的家眷,偶尔给将士们煮煮汤药,给几个贝勒们开开小灶。
多铎选了个形象稍好的厨娘,打算明晚带着。
如此,这事儿就算是秘密定下了。
多铎带着三个人,趁着月黑风高时走了,不过临走之前还不忘给多尔衮留下一封信,要多尔衮不必担心他。
实际上多尔衮在今天上午已经派出去一队人马,多铎见了也没拦着,毕竟障眼法也是要使的。
多铎心思还是非常缜密的,半夜里还专程饶到明廷与朝鲜边界,这才赶去铁山。
而在之前,多铎就要那满准备好了明廷的衣裳,那位嬷嬷更是扮做明廷仆妇打扮,任谁瞧了都不会起疑心。
好在如今天气冷,他们头上都戴着厚厚的毡帽,如此,他们的辫子头这才没有露馅。
等着他们到了铁山城内时,已经是傍晚,便随便找了个客栈住下。
多铎只觉得好玩又刺激,却不敢放松警惕,要那满出去打听打听如今毛文龙带着人驻扎在哪里,平日里又是在何处购买粮草。
如今的多铎躺在床上,脸上被嬷嬷略擦了些脂粉,看起来是苍白苍白的,看着真像是得了痨病似的。
也幸好是这一路上他不太适应,消瘦憔悴了不少,要不然还真装不出病人的样子。
最开始的时候那满还是很不适应,如今瞧了一天一夜的,还真将自家贝勒当成病人一样看待,“我这就下去,正好少爷这些日子舟车劳顿的,在这里好好补补,我已经要客栈的掌柜送了些鸡汤还有些吃食上来,到时候少爷您多吃些。”
他是个极其妥帖的,还要掌柜的送了些治疗冻疮的药上来。
多铎是难得饱餐一顿,还痛痛快快洗了个热水澡,给自己早已冻裂的双脚擦完了药,那满就带着消息回来了。
说来也算是出师不利,多尔衮派出了那几个人刚到了铁山城内,就被人给逮住了。
帽子一揭,他们的身份就暴露无遗。
多铎听了是直摇头,女真族人聪明是聪明,就是太自信了点,但凡稍微注意一点,就不会这么快暴露的。
这件事也是意料之中,那满并没放在心上只道:“……今日毛文龙听到有金人来了,还专门来了铁山城内一趟,将人抓回去的,看方向应该是朝东边走的,如今雪大,路上鲜有行人,若派人去查,是能查到这些人在哪里的。”
“不必打草惊蛇,因小失大。”多铎的想法是这几个人要救,却不是现在救。
况且如今金国在与明廷和谈,在这个关头,毛文龙是不会随随便便杀了这几个人的。
他想了想,又问:“毛文龙今日过来可不是专程做将咱们的人带回去的吧?”
区区一个大将军过来一趟就做这些事,实在是太屈才了点。
那满暗叹小贝勒最近是越来越聪明了,忙道:“毛文龙过来的的确确是不止是将咱们这几个将士带回去这么简单,还是来铁山选购兵器与粮草。”
明廷如今国库空虚,连打仗也没粮草和兵器,明廷皇帝在魏忠贤的怂恿下,想着既是援助朝鲜,他们出人就成,至于兵器和粮食都得由朝鲜提供。
如今情况这么危急的情况下,纵然朝鲜连自己都顾不上,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