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刘德专门去查了一下。
结果不查不知道,这一查还真是吓了一跳。
别看这小小的宫女,可她身后可站了足足五个家族。贾史王薛四家就不说了,如今连甄家也站在她背后。而这五家,四家都是原太子的班底。而甄家跟四大家关系又十分亲密,完全可以说是一体的。
王子腾已经因为当初那场刺杀被诛,到是没什么可在意的了。
可王子腾到底为什么要派人来刺杀他的问题,也一直悬而未决。找不到理由。要知道,当时忠孝亲王已经关宗人府了,与皇位基本无缘。再杀了他,皇位该由谁继承?王家还没胆子,也没能力造反,这皇位始终是落不到他家头上的。就算落到了,他王子腾连个儿子都没有,他图什么?
要说他是忠于谁,为哪个主子,那也不能。王子腾就是个墙头草,他对主子从来都没有忠心可言。
结果把贾元春拘起来一问,到是有了些眉目。
“……据那位贾宫女说,先太子殿下南巡时,曾在甄家临幸了几位美人。留下一子一女。如今那女子已经长成,前些年,嫁给了王子腾的侄儿王仁,至于那位小公子,如今却是下落不明……”刘德小心回禀着。
司徒宪听了失笑,“连玉碟都没上的两个私生子女,竟叫他生起了这么大的野心。”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忠孝亲王废了,若是他这个皇太孙再一死,他王子腾大概以为,他跟甄家藏起来的那个私生子就有出头的机会了。可惜,皇祖父虽然儿子剩下没几个,可孙子却还有几个。就算没有他,也轮不到那见不得光的。
可权势迷人眼,最终不过落得身死下场。
“罢了。”左右王子腾这会儿是扑腾不起大浪了,至于那个私生子,也不必放在心上。“至于贾宫女,跟贵太妃也是一场缘份,便由朕作主,认贵太妃为义祖母,封县君,归家自嫁。”
“皇上仁慈。”刘德拍了声马屁,下去宣旨去了。
司徒宪冷哼,这贾元春是个心计深的,竟把主意打到汐儿身上。他自不会再留她在宫里,以免将来汐儿吃亏。只是贾家此次立下大功,他只有赏没有罚的,以免寒了其他人的心。可归家却不代表她就能得着好,她生母乃是王家人,王子腾是获了罪的,王氏以及她的儿女,自会受到影响。再者,林如海上的折子里,甄家是最大的罪首,早晚得抄家灭族。贾元春又跟甄家绑在一起……
“祝家那里可有递帖子进来?”司徒宪又问道。
“回陛下,尚无。”
司徒宪摸着下巴,随即一笑,那就再等等。
翻开一本折子,看了两眼便丢到一边,又是催他立后的,他的皇后还没长大呢,急什么。
…………
荀越汐还没跟司徒宪说她愿意的事,祝湛的妻子,她的大嫂子已经怀胎足月,生了。
生的那天正是小雨连绵,她本是要去鹤年堂跟老太太说递帖子的事,结果刚到门口,就见大嫂子那边的人来报:“老太太,少夫人发动了。”
老太太不顾下雨,就出了门。
她哪还顾得上说话?脚跟一转,也跟了上去。
大夫稳婆都是早就请好了待在家里侯着,这会儿一发动,人就全请了过来。
大嫂子在里面痛叫不止,祝清脸色吓得发白,被赶了出去,轮到她时,老太太犹豫了一下,却把她留了下来。也希望她的福气能泽到里面那对mǔ_zǐ身上,让他们mǔ_zǐ平安。
荀越汐到不在意,安安心心的守着。
这一守便是将近五个时辰。到后来,老太太因为年纪太大,实在守不住了,先一步离开,荀越汐还是留在这里。
直到第二天天将见光,才听得里面一声响亮的婴啼声响起。
众人尽皆松了口气,大太太忙问:“可是生了,男孩女孩?”
“恭喜太太,是位小少爷。”
大太太双手合十,喜不自禁。
祝湛却问:“大奶奶如何了?”
里面的人回道:“mǔ_zǐ平安。”
过了一会儿,里面有人抱了孩子出来。荀越汐瞅了一眼,红红的,皱皱的,头发稀疏,实在不算好看。其他人却一个劲的夸……
荀越汐看过了,便悄悄退了出来,回了自己院子。熬了一天一宿,她是又累又困。
秦嬷嬷有些不高兴,却未对此事说什么。只催着她快些休息……荀越汐也未推辞。一觉睡到天黑,眼一睁,却见司徒宪已经坐在床侧,正静静的看着她,到把她吓了一跳。
“你怎么在这?”当了皇帝后,他可从未出来过。这怎么又来了?
“听说府里添丁,却累你一宿,我担心你,来看看。”对于此,他是不高兴的。他都未让汐儿如此劳累,祝家怎么敢?可他也知道,汐儿必定是愿意的,祝家教养她一场,权当还了这份情罢。
“我有什么好担心的,熬一宿对我不算什么。”可白天补眠到底不如夜里睡得踏实,哪怕睡的时间长,也不舒服。因此虽醒了,却还时不时的打哈欠。“你这样出来没事么?”
“没事。”如今他是宫里的老大,再不怕人发觉什么。
“我想过了。”荀越汐本想递帖子进宫跟他说的,既然他来了,那就顺便说了:“你若当真答应以后只我一人,我便做你的皇后。可若是你到时反悔,违背了诺言,我要是闹起来,你可别怪我。”或者,她若不闹,那便肯定是要走的。只是这话却不必说,到时直接走人便是。
司徒宪大喜,用力抱了抱她:“汐儿,你答应了。”
荀越汐不是矫情的人,说答应自然就是答应:“恩。”
司徒宪仔细看她的神色,虽遗憾于她依旧没有开窍,可既然她答应了,那以后便是他的皇后,他有的是时间,让她慢慢开窍。而且,还是由他让她开窍……这么一想,到觉得这样也很好。
“明日我便下旨。”
荀越汐一怔:“这么急么?”她才十三岁。
“不算急了。”还是早些接到宫里,到他身边。也免得别人总是惦记他的皇后。
荀越汐既然答应了,那早些晚些也就无所谓了。她懒得多想,随他决定吧。有一点他却是说着了,她信任他。这么多年,他一直护着她,有什么事也跟她说清楚。从不因为她年纪小,而瞒着她,糊弄她。所以这么多年,她也养成了信他的习惯,比任何人都信。所以此时她也相信,他的决定不会损害到她。
“我要跟祖母说一声么?”
“随汐儿决定。”司徒宪这会儿高兴,什么都可以,只是想想:“明天就下旨了,怕是说也来不及了。”
荀越汐想想也是,那就不说罢。反正对祝家有利的事,想来祖母也不会反对。反对也没用,圣意难违不是?
司徒宪得了好消息,有些激动。可惜他不能在这里多待,尤其是她睡了一天刚醒,他也舍不得一直待在这里,耽误她起来用膳。便早早的回了,还叮嘱她:“这会儿天晚了,你用些好克化的。歇一阵子就再睡,不然明天还没精神。”
荀越汐突然就觉得,嫁给他也挺好。
笑着把人送走,她才叫秦嬷嬷进来侍候她梳洗。晚饭是早就备好的,不用吩咐也知道全都是好克化的软食。
等到她用完膳,秦嬷嬷才给她讲白日里的消息。
老太太早上才知道消息,之后便是欢喜着各处派赏赐。大太太那边也赏了,祝湛也赏了……府里的下人可比过年还开心。
“……对了,今儿个后门有人找了上来,说是大姑娘那边的人,是求见大太太。我悄摸听着,好像是说大姑娘有了身子,想请家里派人把她接出来……也不知道到底怎么了。”
荀越汐到是许久没想到祝沁了。等秦嬷嬷走后,她便问小白。小白因着徐明月的关系,到还真关注着那边。
【祝沁吗?好像是怀孕了。】
“既然怀孕了,怎么到要把她接出来?”
【可能是因为司徒宁经常打她吧。忠孝亲王府全府都贬为庶人,被赶出了亲王府。现在住在司徒宁的妻子的陪嫁庄子上。司徒宁现在等于是吃软饭,除了对妻子外,对其他妾室都不怎么好。他现在从天之骄子一下子轮为庶人,受不了落差,就经常发脾气。他妻子他不敢动,就经常对其他妾室动手……祝沁之所以查出来有孕,是因为之前被打得差点小产。啧,真惨。】
确实挺惨的。
也是司徒宁不是东西。
所以说女人还是不能做妾啊。做妾就没有多少嫁妆,没嫁妆就没有底气。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自身有本事。祝沁要是像她一样练武,那司徒宁要是敢打她,她能直接废了他。
“她既然怀孕了,司徒宁应该不会再打她了吧?”
【刚查出来的时候就不打了。】
那为什么还来找大太太?再一想也就明白了,祝沁这是想借机,脱离司徒宁那个泥潭啊!可惜,也不知她当初到底怎么想的,居然要杀祝湛,彻底断了自己后路。现在,也是自作自受。
便是大太太把她接出来,也是断不可能让回府的。
作者有话要说:收藏评论,么么哒!
第55章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尔祝氏……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布告天下, 咸使闻知。”
“谢主隆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忙乱乱的一早上, 送走了天使,祝家的人才重新坐下来。
就像荀越汐想的那样,祝家的人大多数都为此而高兴。之前家里的姑奶奶是太子妃, 那也是奔着后位去的。可惜姑奶奶命不好……不过,姑奶奶的儿子如今当了皇上,祝家又要出一个皇后了。那祝家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家里人不管是前程, 还是女孩们的婚事, 都要比以前更好些。
尤其是在出了祝沁的事之后,本来他们都挺担心祝家女儿的前程,如今祝家又出了个皇后, 所有担心都没有了。以后祝家的女儿, 必然是有女百家求。
老太太笑不拢嘴,把荀越汐拉到身边, 一个劲儿的说:“我就知道,我们汐儿是个有福气的。我就知道……”翻来覆去,说个不停。
其他人也跟着奉承了她一番,直说得荀越汐把脸逼红,这才放过她。
然后就转到正事上来:
“这大婚的日子是不是太靠前了些?这就只剩下半年时间了。”大太太把圣旨又琢磨了一遍,这才皱着眉道:“这什么都得赶, 也太不讲究了。”三书六聘都得走,半年时间实在是太赶了些。
没错,司徒宪就是这么丧心病狂, 封十三岁的她为后,就拖个半年,勉强让她到十四岁,就得嫁进宫里去。
但还是那句话,皇家就是最不守规矩的。人家的话就是圣旨,是天意,下面的人有意见憋着。
所以,虽然大太太对这日期不太满意,却也只能照着这日子来办。
老太太好歹做过皇家的亲家,有经验:“回头跟礼部那边商量一下,两边取个巧。最费时的就是嫁衣,偏这一点还用不着咱们。礼部会按规定制作凤袍,到时凤袍作嫁衣便成。至于其他的,妆饰头面不用太费功夫,临时找来的比不上府里的。到时我那边出就行,主要是多备些古董字画,庄子铺子……那些才是她的立身之本。”
女人的嫁妆用什么,也要看嫁给什么人。嫁穷人,那就多备钱财田地。嫁富人,那就多备书画,以彰显身份。嫁贵人,那就要多备家业和人手,到了夫家方好立足。嫁皇家,那你备什么都比不上人家。那就可着自家姑娘需要了,钱财铺子庄子,她以后想要什么都不必伸手求人。
皇宫是这天下最富最贵的地方,虽然她是去当主子的,可小鬼难缠,那地方的人个个都有双富贵眼,用钱财开道,总能让她过的舒服些。
至于其他的东西,贵精不贵多。古董字画那是底蕴,身份的象征。至于人手,明处暗处的都要备上。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娘家人的实力,那才是女子在夫家的依仗。
幸好,他们祝家男子都是俊杰,个个成才。哪怕是面对皇家,也能给汐儿撑腰。
对于此,祝家上下都没意见。荀越汐是皇后是板上钉钉的事,哪怕心里有什么想法,也改变不了了。有什么小心思这会儿也得压下来,还得把话说敞亮了,事办漂亮了。
荀越汐作为当事人,总不能就这么坐听着这些人讨论她的嫁妆问题。便干脆红着小脸跑了……祝清作为家里唯二的女孩,这种事也轮不到她说话,也跟在她身后。
到了她的院子,祝清才有些不满的道:“没想到姐姐这么早就要出嫁,以后家里就又只我一个女孩了。”
“你若是想我了,就来找我玩。又不是隔着十万八千里,都在一座城里,早上来晚上回,都不用嫌赶。”
祝清一想也对,就又把那点小心思给放下了。然后又开始担心,“未来姐夫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不知道会不会对姐姐你好。”经过祝沁的婚事,祝清对于婚姻的事情便有些悲观。
“会的。”荀越汐不想跟她一个小孩子讨论这个,立刻转移话题:“说起来,我都还没来得去看小侄子呢。咱们不如去看小侄子?”昨天一觉睡到半夜,早上起来就接圣旨。除了小家伙出生看了一眼,之后还没去看过。
祝清鼓着小脸,小声道:“小侄子长得可丑了,跟我小弟刚出生那会儿一样丑。偏他们还夸得跟什么似的……还不许我说。”
“大人不是都说了,是没长开么!你看大哥和大嫂就知道了,等小侄子长开了,肯定也是个俊俏小郎君。”
“这个我知道啊,可现在就是丑嘛。”
小丫头还挺执着,荀越汐也不跟她犟,拉着她又去大嫂子那里。
大嫂子正做月子,孩子要贪睡。两人到时,一大一小都正睡着。她们也没打扰,悄摸的看了一眼小侄子,就又转了出来。在花园里消磨了半天,这才各自散去。
而在鹤年堂商量完的众人各回自己的院子,反应也是各不相同。
大太太当即就抹起泪来,她想到了她的女儿。一个外孙女,因冠上了祝姓,如今得封皇后。可她的女儿,堂堂祝家嫡长孙女,如今却沦落为庶人之妾。这差距太大,大到让她意难平。她总觉得,如果没有祝汐,那这一切就都是她的女儿的。
“唉哟,我的太太,这大喜的日子,您可不能掉眼泪。这要是叫人看到了,还不知道要说什么。”她的心腹嬷嬷一见,就知道她又想到了大姑娘,连忙上前劝慰。
“嬷嬷,我就是替沁儿苦。”大太太也知道,这段日子,她不知哭了多少回。
“太太,奴婢知道您心里苦。可再苦,您也得忍着。”嬷嬷有些着急,这越劝越是劝不住,最后只好搬出大少爷来:“太太,你得想想大少爷和您的长孙。您刚得了孙子,这么大的喜事。您再想想,大姑娘做了什么?她差点害得您没了大少爷,没有孙子……”
“我知道。”大太太的泪果然止住了,“我也不是不恨,你说她怎么就猪油蒙了心,做出这样的事来。”她长长的吸了口气,把胸中湿意压下去:“看着湛儿,我就恨她。可这看到别人风光,我又想到她的可怜。”
“奴婢明白,这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太太您没错,只是您得顾着重的那一头不是?大姑娘再若,这一切都是她自己求的,谁也没逼她。反而是她差点害死大少爷……”
“我如何不知。”大太太并不糊涂,她什么都知道,道理要说比谁都说得好,可这刀子落在自己身上,她自己心里疼。每当这时,其实她最恨的是自己,当年若是把沁儿一起带走,也就不会有这样的事。“罢了,不想了。你陪我去库房看看,把那些要紧的字画和古董摆件挑一些出来。虽说我心里替沁儿吃味,可汐儿的好我也知道。这次定要让她风光大嫁,绝不辱没了她。”
她别的虽不知,可老爷曾给她说过。如果不是汐儿,她祝家此时,只怕已经家破人亡。具体因何她不知,可她知道,湛儿媳妇能保住孩子,平平安安的生下来,是因为她的功劳。她甚至想着,湛儿在中了那毒之后,还能只比一般人弱些,能有孩子,都是沾了她的福气。别看太上皇都病的起不了身了,她去住段时间,就能好了?虽说不能处理朝政,不得不禅位,可那焉知不是因为当今跟她好,这福气落在了他身上呢?
“太太能这么想就对了。”嬷嬷松了口气,只要太太不糊涂,那就可以放心了。
而另一边,三太太回到院里,却生生摔了一套茶盏。
在某一点上,她们想的都一样。她们都认为,祝汐能成为皇后,是因为她姓祝。
换句话说,她们认定,皇后必定会出在祝家。可祝汐是什么,她不过是个外孙女罢了。她分明不是姓祝的,可却抢了祝家女儿的皇后之位。作为仅剩的未嫁女的母亲,三太太自然认定,这皇后位本该是她女儿的,现在却被个外人给抢了。这让她如何不恼,如何不气?
可这样的想法她只能憋在心里,在外面半点也不敢露。
圣意已下,除非抗旨,否责这事她连说都不能说。还得笑眯眯的为她的大婚出谋划策,出钱出力。她一个外孙女,那家人又没死绝,凭什么来抢祝家女儿的婚事,还要祝家给她出嫁妆?越想越憋屈,憋的狠了,回来可不就砸东西了么?
“清儿呢?”
“回三太太,姑娘去找汐姑娘玩了。”
三太太眉就一皱:“把人找回来。”她认定祝汐就是个心黑的白眼狼,怕自家单纯的闺女被卖了还替人家数钱,一点也不想两人亲近。
这些荀越汐都不知道,小白虽然能监测,可它并不是无处不在。毕竟,所有功能都需要耗费能量。所以要么是荀越汐指派它做什么,要么就是它自己感兴趣。不然,它大部份时间还是缩在镯子里,降低能量的消耗。
不知也有不知的好处,她开开的等着嫁人,哪怕之后祝清来找她玩少了她也没在意。毕竟祝清还小,这会儿还天天要上课。
府里为着荀越汐的婚事忙了起来,外面却因为这道圣旨而热闹了起来。
皇上后宫空置,一个女人都没有。不知多少人盯着,不管是后位也好,嫔妃位也好,都想着家里哪个女儿合适,好好教导,到时好送进去。
权势不那么高的人家,自然就盯着低阶嫔妃的位置,权势高的就盯着高阶的位置。盯着皇后这个位置的,也不是没有。结果一转眼,这位置被人占了去。那些有心的人,岂能不琢磨?
琢磨完了也就歇了心思。
要说荀越汐在这京城这地儿,她的存在还挺特别。
她出身祝家,本就是皇上的外家,天然的就比旁人家亲近。再一个,这位还是太上皇亲封的县主,这么些年,一直都有赏赐,可以说荣宠加身。甚至于在皇上继位之前,太上皇病重那段时间,更是单独将这位接进宫,御前伴驾。要知道那段时间,皇子皇孙公主嫔妃,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见得着皇上。
就想想吧,这位县主得有多得宠!
现在回头再看,众人不免多想。是不是这皇后的位置其实早就定下来了?不然太上皇怎么可能对一个小姑娘那么好?这些年,皇上跟这位县主走的也极近……越想越有道理,再加上如今圣旨已下,就像是验证一下。
至于为什么她年纪这么小就封了皇后,十四就就要嫁进宫去。那肯定是想着,太皇太后还在,让她亲自教导,学着怎么做皇后啊!再说了,皇后虽小,可皇上可不小了。
不过,不管他们怎么想,这事已定,也没他们说话的份。
除非这位皇后自己作死,犯什么大罪。又或者,她死了!不是没人心里阴暗到这种程度,可祝家也不是普通人家,哪怕有人这么想了,也不敢动手。动手未必能成功,被发现了那就是阖家的大祸。
敢冒险的不多。
所谓不多,也就意味着不是没有。
因此,没过几天,荀越汐就发现,自己院子里多了些不好的东西。
这些东西不是她发现的,是赵嬷嬷和钱嬷嬷发现的,一个发现小厨房里用的油叫人加了不好的东西,一个在她衣物里发现了痘痂。前者至人虚弱,长期食用,用不了半年,她就得缠绵病榻。死是死不了,可活着也费劲。
后者么就简单的多了,生了痘症,那本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熬不熬得过去都不好说!
“县主,这件事必须跟老太太说。”两位嬷嬷脸色很难看,在她们的地盘里,却让人动了手脚,这是对她们的挑衅。
“是要说。”荀越汐也没想瞒下来。“秦嬷嬷跟我去,两位嬷嬷先把咱们院子里的人理一遍。”
到了鹤年堂,老太太正在看她的嫁妆单子。看到她,笑着招手:“快过来,刚得了一对红珊瑚摆件,正准备添上……你也来看看。”
“祖母,这个不急。”她坐到老太太身边,叹了一声:“祖母,汐儿这次是来请您替我做主的。”
老太太心情正好,她这么猛不丁的一说到是懵了一下。但她也知道,这个孙女从来不是无的放矢之人。她瞬间便严肃起来:“发生了什么事,汐儿你只管说。祖母虽年纪大了,可在这府里,还没谁敢越过我老太婆去。”她以为,是府里谁给她气受了。
荀越汐看向秦嬷嬷:“由秦嬷嬷来说吧。”
事情其实简单,因为她们才发现,什么也没查,直接就来告状了。“老太太给我们县主作主,今儿个咱们院里发现了些不好东西,先是油里被加了损伤身体的药。后又在县主衣物里发现了痘痂……县主怕那院里还有其他地方被人动了手脚,所以这会儿正让赵钱孙李四位嬷嬷排查。什么人动手咱们到还没查,只县主说,咱们祝家兄弟齐心,长慈幼孝,这事怕是外面来的祸事。所以得先来跟老太太说一声,一是请老太太作主。二也是希望老太太能查一查府里其他人的地方,是不是也被人动了手脚。”
这话说得漂亮,听起来完全不像是找茬的。
事实上,荀越汐还真没准备找茬。虽然她很多东西不在乎,可她也不是傻的。别人对她好或不好,她能感觉得到。府里的每个人都心有偏向,这是正常的。老太太老太爷最看重的是整个家族,祝沁是他们的亲孙女,可该舍弃的时候都直接舍弃了。三位太太中,大太太公心最重,但她更偏向他们那一房。没什么比她的儿子孙子重要,哪怕是亲生女儿也比不上。二太太和三太太相对来说,私心就更重些。
但不管哪一房,他们品行都很过关。她们更有大局观,知道在这个府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尤其是前些年司徒宪生母出事那段时间,整个祝家受到了影响,谁也跑不掉。他们都有这样的感悟,现在祝家起来了,所以他们才能回京,才能有今日的安稳和荣华尊贵。
所以,哪怕他们对她当了皇后心里不那么痛快,可绝对不会害她。不为别的,就只为了这对他们,对祝家有利。伤她就是伤祝家,伤他们自己。
换言之,他们没那么蠢。
所以一发现这些东西,她就没想过是祝家的人动手。也因此,她根本没想瞒着,这事儿不是她能查到的。要伸手去查外面,非得老太太出面不可。
老太太显然跟她想的一样,因此一听之后,脸色立刻就变了。变了之后,直接就让人去请老太爷和几位老爷和少爷。她想的也是不可能是家里人动手,而是外面的人。而涉及到外面,那就不是她和掌家的大太太能处理的了。
家里的男人很快到齐,果然,一听这话全都变了脸色。
祝湛和祝鸿两人年幼,养气功夫到底差一点,尤其是最小的祝鸿,直接就跳了起来:“哪个不要命的,居然敢将手伸进咱府里来。看我不剁了他的爪子!”
祝湛想的比他多点,“咱们家也不是筛子,什么人的手能伸到咱们家里来?”但那语气,也是恨不能立时剁人的气势。
老太爷挥了挥手,把两人压下去。转头看向荀越汐:“汐儿先回去,回头让刘大夫过去走一趟,把脏东西清理干净。你院里的人且莫动她们,让你身边的几个嬷嬷警醒些。其他的你且莫管,不管是谁,咱们祝家也不是好欺负的。”
荀越汐把事情丢给他们,便安心回去了。
留下的祝家人这会子才正经商量起来。
这样的事情虽然叫他们气愤,但却并不意外。
权势是一件能叫人疯魔的东西,皇家的人为了权势,子杀父,父杀子,兄弟之间插刀子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何况要对付他们的是外人……理由都不用去琢磨,一想就明白。
没有了祝沁,那这皇后就只能换人做。
没有人会认为,皇后就该是祝家的。何况,就算这是真的,他们会对祝汐下手,也就会对下一个祝家女孩下手。
何况祝清年纪太小,品性才情如何尚不可知。而皇上年纪已大,却是等不及那么久。那就只能从其他有适龄女子家的人家选后。有了皇后,自然就要有国丈。国丈就是承恩公,不需任何功劳,直接白来得爵位。谁家不想?
“老三,这件事你来查。”
三老爷本身就职刑部,这件事他来查最是专业。
“知道了,父亲。”三老爷有一张特别严肃的脸,平时便不怒自威,此时更是让胆小者胆颤。
“另外,家里用的这些人,也要梳理一遍。能把手伸到内院,估计外院也有人被收买了。”他看向老大。老大夫妻管着家,内外正好由他们夫妻来处理。
“我会处理。”大老爷直接点头。
二老爷不用吩咐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父亲放心。”
家里三兄弟,遇到事情自然是劲往一处使。关起门来偶尔也要争抢,毕竟资源就那么多,谁都想自己好一些,给自己儿女多留一些。可一旦遇到外敌,那便立刻拧成一股。
将几个儿子打发出去,老太爷才跟老太太说:“汐儿那里,你要多照看着些。”
老太太点头:“这还用你说。”
老太爷拍拍老妻的手,心中叹气。别人都以为皇上将婚期定的这么近是因为想让汐儿进宫,让太皇太后教导。只有他知道,并非如此。是因为皇上生他们祝家的气了。
之前湛儿媳妇生产,老妻将汐儿留在那里,这事做的有些过了。她知道清儿小姑娘家家的不能留在那样的地方,却忘记了汐儿其实比清儿大不了多少。老妻的心情他能理解,她想借汐儿的福气,保孙媳妇和重孙平安。可在皇上眼里,这却是他们家薄待了她。
可这些事不能说,老妻不是糊涂的人,只是人都有偏向。
从鹤年堂出来,却碰到等在那里的祝湛。
“祖父。”
老太爷招了招手,带着他往前院走,“有事?”
“祖父,皇上今天召见了我。”
“哦?为了何事?”
“他给多儿赐了名。”多儿是他的儿子的小名,希望多子多福。
老太爷脚步顿了顿,才问道:“皇上赐了何名?”
“慎,祝慎。”祝湛已经停下了脚步,“祖父可知,皇上为何赐这个字?”
老太爷沉默着,他对上祝湛的视线,目光深沉。终究是什么也没说,继而转身前行。祝湛跟在他身后,一路追随,却也未在多问。
…………
当天晚上,司徒宪又来了。
荀越汐怀疑,他是不是在祝家安插了什么人,真是这里有一点动静,他都知道。
“汐儿,你没事吧?”听听这话问的,显见是什么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