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趣阁”最新网址:http://www.mouquge.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某趣阁 > 历史穿越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七百四十九章 今日我最美(两章半合一)

第七百四十九章 今日我最美(两章半合一)(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长安第一女纨绔 住在5508yonge的女人 灵纹空间[无限] 被顶级富豪盯上后[穿书] 穿成黑化男主孩子她妈 我在七零养娃种树 穿成影帝未婚妻 与昭昭(重生) 当大佬成为女配(快穿) 荒海有龙女

“百姓跪。”百姓看个热闹还得跪。钱米寿恭恭敬敬的跪着。从圣旨第一句话开始,米寿就眼圈含泪。小孩只听到几个词,听不太清晰,但挡不住感情充沛。就姐姐说的那种共鸣,他心里装的满满的。宋茯苓也认认真真的跪着。至于钱佩英。这是钱佩英最心甘情愿的一次下跪,她虔诚着呢。不过,为什么要跪,是皇上要出来了吗?没有。承德门,忽然大开。吏部授官尚书大人和本届科举主考官孟大人打头。他们两人身后,跟着本次殿试十二位批卷官,就是在上书房批卷的那十二位官员。春风吹动官服。他们从承德门里走出。两队内侍官,手捧三百零一人的官印以及进士证书,跟在最后面。“你看看,你看看,要好好念书吧?”宋茯苓听到跪在她不远的老伯小声训孙儿道。宋福生又特殊了。被颁发第一人。吏部尚书手捧进士证书,“宋福生,跪接。”宋福生急忙跪下。吏部尚书代圣上,向宋福生颁发进士证书。孟大人在吏部尚书身后板着脸。安大人在批卷官的队伍里看着宋福生微微一笑。今日得见,果然一表人才。说实话,在宣旨那一刻,安大人很震惊。没想到圣上直接宣布宋福生为天子门生,相信不止他一人惊讶,应是都会在心里琢磨一番。虽然之前殿试选择用宋福生的试卷作考,他心里就隐隐约约觉得会不会被赐为进士?毕竟哪有用举子的试卷考进士们的。这不合乎常理,更说不过去。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皇上的圣旨不是赐,不是赐给的进士,是考的进士。谁考的呢,排名又如何?那就要细细咀嚼圣旨的话。卿乃朕自擢,以此知卿,真天子门生也。安大人当时听圣旨时,当即就背了下来。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谁给策考的?是圣上亲自考的宋福生,考完的结果:翰墨奇香,并且已认宋福生为学生。是考上的进士。排名:天子门生。这意义可不一样。状元、榜眼、探花也可对外称是圣上的学生。因为只有这三甲是皇上钦点,其他都是由他们批卷官定夺。那么状元、榜眼、探花,尚算可以对外称是天子门生。不过,没有人敢那么去标榜自己。到了宋福生这就不一样了,这是金口玉言,是写在圣旨上被承认的学生。明明白白的告知,连你们这些进士的殿试卷,都是圣上的学生出的,你说皇上的学生排名几何?所以目前,皇朝唯有这一人敢以天子门生标榜自己的,那就是宋福生。安大人琢磨到这里,用眼角余光扫了眼孟大人。想必孟学士很窝火吧。因为这里还有一点。作为主考官,按理这一届所有的进士们通通应属于是孟大人的门生。孟大人对这些人有援引荐举之恩,可被所有人称为一声师。这也是每届科举,官员们为何要争抢当主考官的原因。一旦成为主考官,可称作桃李满天下,门生更是遍布朝野。但这届宋福生不是,他没有经主考官援引举荐选中,他是皇上亲自考的,和孟大人无关。孟大人更是不敢称作是宋福生的师,宋福生的“老师”是皇上。安大人心里笑:皇上这脸打的。孟老啊,您何苦呢。当时贡生试是三十位批卷官员,十三位赞同宋福生为榜首,十七位反对。就即使您不赞同我们这十三人选拔宋福生为榜首,您也不应该刷掉吧?连个殿试的机会也不给。都十三对十七了,水平能是落榜吗?您要是不让他落榜,没有做到那么不公,下官真不至于为宋福生出头喊冤。也不会有今日,您明明是这些进士们的座师,却漏掉了一个。漏掉的要是能打压到底也行,可他却成了皇上的学生。唉,史书会记下这场科举的。别看皇上和相爷给您圆的好。在安大人心里弯弯绕绕琢磨这些事时。当事人宋福生,此刻心里懵,表情镇定。不好意思哈。请原谅他刚才听旨时,一直在心里默念:不去修书,不去修书。将精力主要放在了被安排去哪里当官的事,没有仔细分析皇上的那些夸词。搞了半天,他考上进士了。他是啥时候被皇上考的自己都不知道。这把他厉害的。就可见,宋福生跪接进士证书并没有太紧张。这一看就是伪读书人,怎么就那么不重视学历呢。却苦了他闺女。宋茯苓在她爹接过证书那一瞬,跪在百姓中,激动的掐了自己的大腿。接着,宋福生跪接完证书,又站起身接过礼部尚书颁给他的官印。而孟大人也在等宋福生接过皇上颁的证书后……那就等同是皇上颁发的,吏部尚书代为,就给那一人颁发,哼。他作为主考官,这才带领批卷官们去给后面的进士们颁发。望着杨明远,孟大人心里很复杂。他在心里告诉自己,要笑。毕竟这位状元,属于他门生里的第一人。究其一生,更没有哪个官员可以当两届三届科举的主考官。皇上不会允许任何一人门生能遍布朝野的。也就是说,这位杨明远,有可能是他一生在参与科举这件事中,亲自选拔出的唯一状元。那怎么不算他举荐的?他要是不准杨明远进殿试,能得状元吗?是,皇上钦点,在百姓眼中也可算是天子门生,可皇上承认吗?皇上承认的那个,不是在前排站着?所以说,这状元应是他作为主考官选出的,要笑对。杨明远望着孟大人:“……”怎么盯着他,怎么还不发。杨明远哪能猜到孟大人正在酝酿笑。算了,孟大人放弃了。真的是无法甘心情愿的笑对。好哇,你状元卷里的恩师竟也是他,亏本官眼拙的还觉得你的试卷不同。最终,孟景遇只皮笑肉不笑的干巴巴给了杨明远证书。但是当见到榜眼和探花丁坚,包括前二十名由他颁发的进士们,老孟可是笑的舒心,还对每人鼓励了两句。当这个仪式郑重结束后,百姓们还跪着呢。百姓们也是为看热闹,付出了很多嘛。下一个节目开始。只看本是围着百姓们官吏,举着飘扬的旗帜齐刷刷跑向授官仪式的中央。一官,两吏。一吏举旗,一吏牵马。像杨明远的旗上写的就是:翰林院修撰宋福生就更不用说了,飘蓝的大旗:会宁县知县。内侍官挥舞着指挥旗帜:“上马。”这一声喝下,承德门楼上的鼓声响起。“咚,咚,咚。”百姓们惊呼。整大了,这次真整大了,不白出来看热闹嘿。不愧是皇上登基后的第一批科举官员。钱佩英也拽着宋茯苓的手问道:“这是要干啥?”宋茯苓小声回:堪称国庆了,国庆,我爹今日露脸大发了。她猜:皇上是在用这种形式扶官员们上马,这叫送你们上马,为朕打天下。宋富贵兴奋的已经不行不行的了,顾不上身边不认识的人能不能听见,眼里迸发着喜悦道:“要得的,要得的。”听这意思,他嫌场面还不足够高大上。“撒出去,这就是至少几百个县老百姓的父母官啊!”没想到,宋富贵这话,居然引得跪在一边的百姓们连呼赞同。有的那岁数大的老伯,跪在那里还激动道:“希望选出的这些,没有一个贪官污吏,都是那好样的,咱百姓苦啊。”富贵急忙道:“我敢说会宁县就会很好。”说完才用胳膊肘撞旁边的米寿:“是叫会宁吧?”米寿大声应:“会宁,会宁,定会安定安宁。”宋福生脚跨六品鞍坐在红鬃马上。前有官吏给牵马,身侧是另一名官吏举着飘扬“会宁县”的旗帜。作为本届科举官阶最高的官员,他需要第一个出发。宋福生一夹马身,“驾。”身后跟着三百名新晋骑马的官员,这回可是通通骑马。一时间,三百多旗帜飘扬,三百零一只马匹被人牵领,三百多名官员,身穿崭新官服高坐在马上,千人成队而出。那场面。简直让百姓们跪在那里半张着嘴。刚才那些官从承德门出来,那才多少人啊?眼下要打他们面前过去三百多位官员,更得跪着啦。宋福生在路过妻女这里,一眼就看到了他的家人们,米寿那小绿帽,富贵那高调辫。他高坐在马上,对钱佩英、宋茯苓他们挥了挥手。惹的跪在那里的百姓们,立即纷纷扭头用眼神chua chua 钱佩英这一伙人。宋茯苓:我爹帅的一塌糊涂从我面前骑马经过,在那么多人面前特意对我挥手。这可是我幻想中男朋友该出现的浪漫场景,又让我爹给用了。我该怎么办,我想尖叫。米寿:姑父,你要去哪游街?快等等我们。高铁头拍着正激动哭的桃花,桃花喃喃着:“那是我三舅,我三舅可真厉害。”高铁头眼泪也划过鼻尖掉落,心想:三舅。不。三叔,你还记得当年,咱们被关进牢笼里游街吗?您如今又要“游街”了。太爷爷,宋奶奶,爹啊,九族的老少爷们,好后悔没带你们来。……“来啦。”秦嬷嬷听到婆子汇报,微点一下头,扶着老夫人来到窗前。百姓们不知晓一些消息,属于听说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现赶过去。但这些真正的高门,却早早就包下沿街铺面的楼上。知晓宋福生那一伙人授官后,会游街去国子监拜进士碑,拜孔子庙。也就是说,京城有些本事的都在这里等着呢,打算坐在这里瞧热闹。二楼处的陆之婉,望着打队骑马过来的宋福生。啊,这回看仔细了,他就是胖丫的父亲。陆之婉眉头一皱,胖丫她父是多大年纪啊?怎么看起来不像该有胖丫那么大的闺女。嘴上说的却是:“难怪我二姐不来瞧这热闹,更不让我二姐夫来观礼。二姐夫直接进翰林院,我瞧着他听我二姐的就对了。要是非要下场考,今日就要跟在胖丫他爹的后面。”陆之婉说到这,扭头看向坐在太师椅上的老夫人,“祖母,就胖丫她父亲的事儿,祖父真的没帮忙吗?”她不信。那日,小全子回府学完,听二姐说,祖母的脸色当即就不对了。老夫人此时笑呵呵的望着下面打头的宋福生,噢,胖丫的模样和品行也随她父。心里敞亮。“胡说。科举一向关乎江山社稷,你祖父怎可随意插手?”只不过。夫君与她说:如若没成,回头就去提亲,不要等珉瑞了,他正在守城,没时候回来。不是已定准是那丫头?那时,她也想着:是不要等孙儿回来再说了。有陆家在,看谁敢嚼舌根是举人做官。后来成了。陆家也无需表态。因为这世间啊,成全在一些事情,它不喧哗,自有声。发声的是胖丫她父的履历。其他不提,目下前线,能在边站区搭起那么多列巴炉子,那烤炉构造就出自胖丫他父。另外,听说,户部的毛侍郎,还一并呈到御前北面辣椒种植,以及胖丫她父亲在奉天仓场衙任职期间,几次采购军需为朝廷节省开支的记录。所以,她才说,胖丫的父亲有今日,不是哪个谁在暗中帮忙。而是那位宋福生,先以文为介,让皇上看到他在驭歌而行,接着是那会发声的个人履历。陆之婉端起茶碗,抿口茶,又笑着望了眼下面。厉害了,宋胖丫。恭喜你父亲初到京城就有如此高的起步,我们陆家人也与有荣焉。不过,宋胖丫你在哪呢,再不赶过来,你父就要骑马带队进了国子监。斜对面的三楼,谢文宇的父亲谢侯爷,和另两位侯爷也在说着这事儿。一边望着下面骑马路过的宋福生,一边感叹说道:“近岁以来,少有此比,不试而与,尤为异恩啊。”这要是直接留在京城,就更是彻头彻尾的新贵。男人们,尤其是身处高位的男人们注意的事就更多了。“发现没有?”“恩。”几人纷纷点头。那旗帜可不是白飘的,他们发现这届科举年纪大的进士,要么被留在京城,要么就被分到相对稳定的城池。相反,那些年轻官员们身边飘扬的旗帜,被分到的地域,倒是一些可能在百姓眼中不好的地方。皇上这是何意呢。今日可不止这几位侯爷在心里揣摩,所有的高门都在细品这番作为背后的意义。年纪很大的官员,甚至觉得:皇上有嫌了他们的意思。观礼的还有高门的小姐们。前线在战争,京城已经好久没有如此热闹了,都趁着这个机会凑在一起。小姐们在楼里悄悄探头瞅春风得意的宋福生,瞅后面第二位的状元郎。还有几位小姐心里高傲的觉得,就这般吗?呵呵,风光虽风光,但不及某人。那人叫陆珉瑞。想必陆将军得胜归来,才叫真正的年少风流。这是小姐们。而各家少夫人,成家了,聊的就变成出身世家的丁坚怎么没考过一个竖子,那状元和榜眼都是什么鬼。这怎么可能?完全说不通。在有些人眼中,平民百姓怎敌世家培养出的公子。倒是在街上第四位骑马的丁坚,此时望着前方宋福生,尤其是杨明远的背影,想得通透。呵呵,是不是成在自己的出身,败也在自己的出身上了?这是皇上登基后的第一届科举,状元怎么可能是世家出来。丁坚认为就算表弟珉瑞回来考,真不是吹,考出的最好结果也就是他这个探花郎身份。他这个探花,实至名归。要知道,这第一届的状元是要给百姓看的,让全天下的人知晓,贫民学子照样登顶,树立一个全天下学子向往的榜样。包括珉瑞准岳父的那个天子门生身份,或许也有给百姓看的成分在。所以说,状元郎即使没有给他很不服气的杨明远,也会给某个谁,最终总是落不到他丁坚头上。给榜眼?那状元会给榜眼吗?宋茯苓终于慢吞吞的赶到学子监门口,很凑巧的和她爹笑着挥完手后,就看到骑在马上打面前过的榜眼。也在和钱佩英八卦:“娘,这位,才叫真才实学,我估计比我爹,比什么杨明远肚里有学问多了。”“那咋给明远状元了呢。”宋茯苓笑嘻嘻的,感觉咱老百姓今儿真高兴。她瞎猜道:“娘,你看他长那么老,我猜他不得六十多?他年纪太大了,朝廷还能用几年。给他费劲分到六部,让六部大人们亲自带三年后,他还没等施展手脚呢估计身体就不行要退了。”搞不好都坚持不到三年后,坚持不到下一届的状元来。状元倒了能行吗?怎么也得坚持到下一届新状元出炉吧。再者说,要是状元长的太寒碜不行。这世间,爱美之心,人人有之,百姓们提起科举也希望是美谈啊。学问上相差不太多时,自然选年轻帅气的杨明远。只有这样的状元郎才具有新闻价值和娱乐性。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综影世界夺美,我绑定了主角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带着嬴政反大秦!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红楼之开国篇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大夏第一毒士,从废相开始 大明文魁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初唐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