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趣阁”最新网址:http://www.mouquge.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某趣阁 > 历史穿越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七百四十章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第七百四十章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长安第一女纨绔 住在5508yonge的女人 灵纹空间[无限] 被顶级富豪盯上后[穿书] 穿成黑化男主孩子她妈 我在七零养娃种树 穿成影帝未婚妻 与昭昭(重生) 当大佬成为女配(快穿) 荒海有龙女

宋茯苓坐在餐桌前。一筷子挂炉鸭子片,一筷子醋溜白菜,一口荷香里脊肉。放下筷子,换成用勺子舀砂锅炖红烧鹿筋儿,恩,这个做的有点咸了,吃一口蒸饭。她就喜欢吃米饭是蒸出来的,一个粒是一个粒,有咬头。手边的小砂锅没一会儿就见了底儿。她又吃起了用鱼胶、花菇、海参煲的汤,煲在一起黏黏糊糊,据说是鲍鱼汁淋的,一口汤,一口饭,嫌腻歪,再来一口腌的萝卜皮。雪娘和小全子的姨母对视一眼,有点忧心。她俩可是知晓,前院送了外面的吃食。她俩是内院主管事,前院送进什么能逃过她们的眼睛?眼下,姑娘又吃这么多。瞄了眼钱佩英,发现那位当娘的一脸习以为常,连拦着都不拦着,也是纳闷了,姑娘那瘦条条的小身板是怎么容下这些吃食的。这可如何是好?回头别再积了食。小全子的姨母对雪娘使了个眼色,雪娘就悄悄退出饭厅,直奔后灶找厨娘:“我说,老七家的,上回姑娘夸口过的山楂糖水是不是你做的?”“回小娘子,是我做的。”“那你快些,再熬上一些,别忘了熬煮的面面的,姑娘喜欢吃煮的烂烂的,让糖水浸到果子里,”雪娘又招呼茶水房的管事,今儿晌午姑娘的茶水换成麦子茶。“那茶点呢?”雪娘想了想:“别茶点了,今儿不要端糕点类的零嘴。”心想,回头也要嘱咐丫鬟们别提糕点那事儿,要不然姑娘该向她要了。……“姑娘,您先别躺下,您听奴婢讲。”“你说。”“奴婢陪您去后园子走走啊?”宋茯苓鞋都脱了,一脸莫名其妙地看向雪娘。“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雪娘一愣“什么?”“春困秋乏夏打盹,我要去午休啦。”空间里。宋茯苓躺在沙发上,对吃饭的宋福生诉苦:“爹啊,我为了让您能吃上口热乎饭,真是一世的英明都毁了。多亏您就只考几日,要是连考半个月,我在陆家丫鬟们眼中就会是奸懒馋滑、没心没肺、能吃能喝的形象。”宋福生吃着盒饭笑,“行了,那我少吃点儿,不是买回两盒?我留一盒明儿再吃。”钱佩英接过话,“丫鬟们爱咋想就咋想呗,反正咱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往后不会再来陆家做客,做客也不会再住,谁认识谁呀。我就知道,这次我挺轻松,最起码被丫鬟们误会总比被米寿盯着强。”宋茯苓脱口而出:“那可不一定。”“什么不一定?”“噢,没什么。娘,您切黄瓜丝干嘛?我爹快吃完了,现拌凉菜来不及吧。”钱佩英从厨房探出头道:“不是给今天的,明儿想给你爹做韩国拌饭,咱俩明儿上午出府一趟,去那菜市偷摸买点儿菜。”“我不想吃拌饭,我想吃冷面。”宋福生咽下最后一口饭:“咱家正好有,佩英你给孩子做冷面,切点牛肉片,放点儿碎冰,明儿晌午我也吃。”“你别吃拉肚喽。”“不能,我走了。免得外面的衙役以为我有毛病呢,别人都在做饭,就我在睡觉,我还得出去垫几块糕点装装样子。”宋茯苓急忙问:“爹,那你今儿考的怎么样。”“都答上了。就是和上一场考举人不太一样,今儿一道大题也没有,全是四书五经基础题,这里还一天一发卷。我怀疑,不会从明天开始一直到最后,全是策论吧?”真照宋福生的猜测来了。基础这一场考完。考棚里的考生们,收到第二场的卷面时都是一愣。题出的太犀利了,全是务实题。从具体个案分析,以史为鉴,要洋洋洒洒写出自己的观点,要求字数要写满三篇纸以上。再到策论大题:水患治理。如若答题者是地方官员会如何去做,如何提高地方财政,充盈国库,还有难民的处置问题,甚至连对jūn_duì治理的政见策论题都有。在宋福生看来,这是皇上出的题吧?这是将目前朝廷面临的所有问题,全部列出,让他们答。就看他们怎么答。距离宋福生所在考棚极远的杨明远,看到这么一份卷子后,他并没有着急答卷。而是在号子里盘腿打坐,看起来像是闭目眼神。实际上,满脑子转悠的全是宋福生和他路上聊的那些问题,以及每每聊完,他晚上查的那些史书。杨明远在思虑一个问题。他要不要将和宋叔交流的那些,带上自己的想法,实实在在的写到卷面上。写,很危险。有很多思想,不符合读书人的儒家思想。批卷之人,有可能认为他写的狗屁不通。打比方,像是那道疫情题。一路走来,为何有许多城池受灾惨剧接连不断。用宋叔的话是,就是没有及时控制,没隔离,以至于扩散才会过病气,及早给抓起来,你看能死这么多人吗?但儒家教育,就是不能给亲父隔离起来,那是不孝。不写。可是,他真的认为宋叔才是最实际的,最能从根本上解决百姓们问题的。足足闭眼沉思了半个时辰,杨明远才下了决心,决定还是找一个平衡点吧,说的含含糊糊一些,别冒险,有些话不一定写到卷上。与此同时,宋福生也在闹心。杨明远都能想到别挑战阅卷官,他能想不到吗?要承认,古代人和现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不一样。尤其他闺女以前就给他举例,像收税那个问题。说爹啊,那些大官才是真正的大地主,才最该多交税,连陆珉瑞他家算在内,都是既得利益者。你要敢写敏感了,就是在挑战一群高官。皇上搞不好都不敢随便提改革,心眼小的批卷官真能给你打零分。这预防针,早就给他打过,闺女让他少瞎白话。所以说,写心里真的想说的吧,他好像在赌前程。那写一些不痛不痒的,那文章能有灵魂吗?宋福生试了试,在草稿纸上写了一些没灵魂的话。可是他写着写着,脑中就浮现自己逃荒那阵,一副难民的模样拿着破碗在幽州城前排号。浮现从奉天到京城,一路走来,所看见的那些难民,崔举人的县丞朋友,告诉他疫情过后本县得病死亡人数。以及在奉天时,老魏和他说,有几位好官员为安顿受灾百姓染病去世。他在心里和自己对话道:咱不能说,古代落后,就认为所有的好东西和好政策只有现代有,古代就不配有。那些为百姓焦灼奔波的好知府、好县令;那些在风雨中赈灾的专员;那些从御药院下到地方的太医到城里药铺子的郎中拼命救治的人;那些参与救援的将军;那些自救也努力救别人的普通人、善人,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这些人和他宋福生都在同一日月之下,是这天地之间的人。就因为一个狗屁儒家思想,什么孝与不孝,尊与不尊的狗屁不通的理论。不隔离,粪便污水横流,细菌四处扩散,蚊虫大量繁殖,食物被淹发霉变质,致使一个传染几个,发热症,红眼病,听说还有那小孩得了一种站都站不起来的传染病。是不是下一次天灾来临,还不隔离?还要死这么多人,还要受某些禁锢思想限制?听说,这次前几名的试卷会直达天庭,为了那一丝丝可能,为了下一次天灾皇上能直接下令。宋福生进了空间。“爹,怎么了?”宋茯苓拿着书坐在沙发上扭头问道。宋福生只说了下考题,其他再没说,只是坐在餐桌前,脸上露出了纠结,手指不停地弹着桌面。宋茯苓却猜到了她爹在纠结什么,“爹,考到了这种程度,您连空间里有书都不偷看,那就想怎么答就怎么答吧。人活一世,要是处处功利,没什么意思。我收回以前提醒您的话,这回我支持你。”宋茯苓说完就低头接着看书,嘴里像念佛号般,又说了句:“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综影世界夺美,我绑定了主角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带着嬴政反大秦!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红楼之开国篇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大夏第一毒士,从废相开始 大明文魁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初唐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