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阮暮灯当然不可能在十天之内搞定app里的进阶教程,不过他学会了诸如传音、寻物、透视、破障一类的小法术,还掌握了一点相面和风水学方面的基础。
《冷酷仙境》节目组在开拍之前明确给出参赛者不能带助理的要求,所以连弎子也只能提前一天把人送到导演指定的酒店去。
参赛者的目的地是南海上一个未开发的度假岛屿,为了节目效果,在清晨上船之前,每一个参赛者都被节目组巧妙地隔离开来,彼此绝对不会碰面,加上阮暮灯本身又不是个善交际爱打听的性格,所以除了先前拍宣传片时有过一面之缘的周涵之外,他对其他参赛者完全一无所知。
次日清晨,阮暮灯五点半便接到了酒店前台的moing call。
二十分钟之后,节目组安排的临时助理已经带着摄像师敲响了他的房间门,在摄像机镜头的全程追踪下,他吃过一顿简单的早餐,又被送到了码头,随后登上了一艘游轮。
在游轮上,他终于和另外几个参赛者碰了面。
除去工作人员之外,船上一共有八个人,都是些二三十岁年纪的年轻男人。
除了阮暮灯见过面的周涵,其余人之中,有两人明显对彼此很熟,从登船的那刻开始就黏在一起。
个子较矮的那个有着一张精致但略显娘气的脸蛋,下巴尖得出奇,颌骨没有正常男性应有的棱角,粉底上得很厚,两眼也描了明显的眼线,嘴唇上还抹了一层厚厚的变色润唇膏,整个人仿佛摆在橱窗里精心修饰过的芭比娃娃,带着明显的雌雄难辨的商业化元素。
另外一个比他的同伴高了半个头,五官是那种四平八稳的英俊,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但组合起来确实又的确不失为一个俊俏的小伙儿,只是他似乎有些缩肩驼背的坏习惯,显得整个人都不够挺拔。
阮暮灯注意到,他们两人虽然坐在一起,但身体语言并不热络,若是镜头没有拍到他们,便各干各的事儿,但只要摄像师一走到他俩面前,立刻娴熟地勾肩搭背,一唱一和,仿佛关系极好的模样。
“怎么了,你好像对lemon-s-boy那两人很好奇的样子。”
周涵手里端着一杯可乐,一屁股坐到阮暮灯旁边,朝坐在前排的两个青年努努嘴。
阮暮灯盯着周涵的眼睛看了一秒,从对方的目光中没有发现任何敌意,他放心地回给对方一个微笑,老实回答:“不好意思,我不太知道那两位。”
“哦,你平常不太关注偶像歌手吧,不认识正常的。”
周涵笑了起来,压低声音说道:“他俩是同一个偶像男团组合的,叫柠檬男孩,走泡菜国组合路线,里头有八个还是九个人我也记不清了,反正他俩是双tops,就是平常你看到一堆人上台又唱又跳的时候站中间的那种。”
说着他小幅度地比划了一下前头的两人。
“左边那个,就内个儿矮得,他人气更高一些,名叫舒耀,另外一个是他cp,叫罗云霄。四年前这组合刚出道的时候,他们还是红过一阵的,不过最近过气得厉害,连地方台晚会都上不去了,这回大概是想趁着节目多露露脸,借机翻红吧。”
阮暮灯认真地点点头,然后严肃地问道:“什么叫‘cp’?”
“什么?你不懂什么叫cp吗?”周涵露出惊诧的表情,“就是‘character pairing’,也就是平常我们经常说的‘卖腐’啊。”
阮暮灯继续诚实地摇头。
“好吧……”
周涵侧头,刚好瞄到朝他们扫过来的摄影机,干脆伸手圈住阮暮灯的肩膀,将他整个人拉近十公分,又朝摄影机招招手,摆出他招牌的露出十六颗牙齿的笑容,用一副和朋友聊天的表情,把声音压到摄影机绝对没法收录的程度,对被他搂住的青年科普到:“看到没,这就是‘卖腐’,塑料花一般好美好美的兄弟情谊。”
阮暮灯很不习惯陌生人的肢体接触,何况现在天气热,他们都穿着轻薄的短袖,露出来的胳膊皮肉相碰,简直让他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等摄影机一移开,青年上身便一扭一转,灵巧地从周涵的胳膊肘底下脱了出来,拧着眉头看那笑嘻嘻的人。
“哈哈哈抱歉抱歉。”
周涵笑着摆摆手,“这只是讨好年轻女性观众的一点儿小把戏,我没有别的意思,你要是不高兴以后就不跟你勾肩搭背了,不要介意啊。”
青年谨慎地点了点头,又回给对方一个微笑,两人便默默将这小插曲揭过去,不再提了。
第 18 章、三、海墓02
之后的时间里,阮暮灯又在周涵的介绍下,认识了另外四个参赛选手。
八个人中年纪最大的是一个三十七岁的花衬衣男,有着非常鲜明的颧骨和高耸的额头,眯缝眼儿,长相特别有记忆点,那人名叫谢志兴,是个谐星,拍过不少喜剧片,也经常上综艺节目,算是观众眼熟度很高的一位。
年龄排行第二顺位的青年身材有些瘦弱,戴着一副金边眼镜,说话文绉绉的,特别爱带上之乎者也,他姓董名灼,和三国时代某名人的名字发音相同,他是某所知名大学的文学系副教授,经常在各种平台上主持一些汉文学讲座,属于那种戏很足的高知人才。
另一个是选秀出身的新晋情歌王子,名叫冯长盛,模样普通,但声音很有磁性,年前贴着a省电视台某部热播婆媳剧出过一首传唱度很高的片尾曲,但耳熟他那首歌的人,远比认得他的人多。
最后一人十分有名,他叫林帅,是四年前的奥运会体操鞍马冠军,身高只有一米六出头,但身材却着实很棒,尤其是宽阔的肩膀和肌肉膨隆的上臂,加上一张轮廓分明、很有男人味的脸庞,让他在退役以后很快便在娱乐圈站稳了脚跟,常常接拍广告、参加综艺节目,明显是这些人中名气最大的一位。
在《残酷仙境》的剧本之中,八人要扮演在一次海难中漂流到荒岛上的幸存者,在孤岛上度过七天。
他们随身只能携带换洗衣物、洗漱用品和节目组统一提供的生存包,其他资源——包括饮水、食物、住所、被褥等等生活必需品,都必须在岛屿上通过各种考验、完成各种任务才能获得。
在这七天之中,他们分成两个组,和同组人合作,与隔壁组对抗。
每天晚饭以后,所有人都必须参加岛上的“原住民聚会”,由扮演原住民长老的四个评委面对面点评他们这一天的表现,然后共同淘汰掉“最不能融入岛中生活”的一个人,淘汰的人则要当场熄灭自己的火把,退出比赛。
当然,为了令观众信服每天的淘汰结果,四个评委必须很有分量。
于是节目组下了血本,请来的这四位,分别是一位大牌电影制作人、一位拥有将官衔的退休老将军、一位相当有名的悬疑探险小说家,以及唯一的女性——一位五十岁出头的被称为“教母”的著名节目主持人。
如此这般一天淘汰一个,一周之后,笑到最后的冠军,将会获得百万现金,以及一辆奔驰新e级敞篷跑车作为优胜奖品。
说实话,除了身无长物的阮暮灯之外,其他几个人真不缺这一点儿物质奖励。
关键还是这档节目趣味性和话题性十足,播放以后的收视率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知名度和关注度,成为他们以后的履历和资本,这才是他们摩拳擦掌想要赢下比赛的真正原因。
早上七点,游轮便抵达了目的地。
岛屿位于南面海域,距公海仅约十海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处超过百米,俯瞰图呈半月形,中腹是处良港,港湾开口狭长,首尾处前大后小两个弯,前弯较大,是一座天然形成的悬崖,后弯略小,为一处形状略显狭长的滩涂,从俯瞰图来看,形状很像一只躬身的海马,故而有了“海龙岛”这样的名字。
不过,这岛屿最出名的却不是它独特的造型,而是它“坟场岛”的别称。
因着这天然港口的存在,二战时期这里曾经被扶桑国舰队占领后充作一处补给场所,时常有小规模的后勤舰队驻扎此处。后来战争临近尾声,扶桑国以至强弩之末,国内经济崩溃,这片海域的后勤战舰里,甚至六成由临时征调的民用船只混编而成。
扶桑国投降前夕,海龙岛附近发生了一场海上遭遇战,因港湾出口处过于狭窄,船只性能和防御力又差,二十多艘船逃生无门,被堵在了海湾里,随着轰炸机投下的炸弹轰鸣之声,消失在了漫天火海之中。
于是从此之后,海龙岛这个沉睡着许多军舰残骸的港湾,就成为了南海上有名的一处沉船墓地,不少沉潜爱好者甚至会自发跑来此处探险。
《残酷仙境》节目组的其中一个赞助商,也是海龙岛的开发商之一,正是看中了海龙湾里大片的沉船遗迹,才动了将这儿倒腾成度假胜地的念头,这次让节目组把人拉到这儿来拍真人秀,恰恰存着借此打响新度假村名头的盘算。
当然,现在的海龙岛的旅游开发才刚刚起了个头儿,此时除却当年遗留下来的一些扶桑国旧式军事建筑遗址,基本没有太多的人工痕迹,放眼望去,入目皆是热带海岛特有的那种葱茏绿意的美感,物产丰富,景色极美。
八个参赛者上岛之后,先在海滩上拍了一段幸存者在沙滩上醒来的小短片,仿佛他们真的经历了一场海难,侥幸得以生还一般。
正在他们假作茫然无措状的时候,四位评委身穿长袍,身上挂着串串民族风情装饰,带着节目组工作人员临时客串的跟班出现了,以原住民的身份接纳了他们,但要求他们若想留在岛上,就必须接受生存考验,证明他们有资格成为岛民中的一员。
这一段拍完之后,已经是早上九点过半了。
四位评委看时间紧迫,立刻给他们发布了当天的任务——抽签分成两组,在节目组提前布置出来的一片沉船遗骸里找到两组各自的“物资盒”以及其他一切有用的东西,回到指定的营地区域,搭建临时住处,垒灶生火,做能填饱肚子的第一顿饭。
抽签的结果很快出来,阮暮灯和周涵,以及选秀出身的情歌王子冯长盛和谐星谢志兴一组,另外一边则是柠檬男孩的cp舒耀和罗云霄,还有文学教授董灼及奥运冠军林帅。
几人把象征各自队伍的红色与蓝色手环带好,在主持人的一声令下,转身奔赴那片沉船遗骸。
所谓的“物资盒”就是两口木条钉的大箱子,透过木条缝隙,可以看到里头放了些米面粮食、军用罐头、瓶装水一类的东西,箱盖上头分别绑着象征两队颜色的绸缎,搁在最大的一条倾侧的帆船模型甲板上,位置挺显眼的。
阮暮灯动作很快,攀着甲板上的凹凸接缝,轻轻松松几下翻上甲板,立刻便看到了箱子,另一边红队的体操健将也只落后他两步便跟着上了船。
两人对视一眼,各自跑向自己队伍的箱子,一弯腰就轻轻松松抱了起来,抛到沙滩上,让等候在那儿的队友接应,又利落地下了船。
“不错,这两人身体素质真好!”
坐在远处阴凉位置的导演盯着几个机位同时传回来的画面,一边吹着冷扇的凉风,一边擦着汗说道。
《冷酷仙境》节目组的总导演姓杜,是a省卫视导演组的当家一哥,人称杜大腕儿,年近五十,人长得圆圆胖胖,看起来十分面善,出在他手下的大热节目超过一个巴掌的数量。
杜大腕儿最擅长掌握观众心理,知道他们想看什么,此时对着麦克风遥控起二十多米外的摄像师,让三号机位将镜头推近,去拍阮暮灯的特写。
阮暮灯原本宽松的白衬衣已经完全湿透了,此时紧贴在他的肌肤上,透出他修长柔韧的肌肉轮廓。
青年一头柔软的头发湿了水,贴在鬓角上,几缕前发落到眉毛处,他侧对着镜头,微微抬起头,随手将额前的碎发扒拉上去,露出轮廓饱满圆润的额头,扇子般细密的眼睫垂下来,在热带岛屿的热辣朝阳衬托之下,整个人的侧脸美到发光。
随后几人又在几条破船模型里钻进钻出,找到些诸如工具箱、毛毯、绳子、电池、手电筒一类的东西。当然这些东西不像物资箱那样一队一个谁都不用争,而是藏在各处旮旯里,谁先找到就归哪队。
周涵这人平常就特别机灵,从阮暮灯翻上船那几下利落动作,和单手扛起个物资箱的力道,就晓得这人在这场比赛里绝对属于战斗力爆表的强力选手,现成的大腿儿,不抱白不抱。于是他立刻和青年组成了搭档,跟在阮暮灯后面当个二传手,帮他将东西往外递。
两人这么配合了一会儿,觉得两只手能拿的东西太少了,为了少走几趟回头路,略一合计,干脆双双把衬衣脱下来,用找到的绳子两三下捆成个衣兜,找到什么零碎的玩意儿就塞进兜里,大大提高了搜索的效率。
这可乐坏了监视屏前的杜大腕儿,他拍着大腿哈哈大笑,指挥跟拍的那摄影师将镜头使劲往两光膀子美男身上招呼。
两小时以后,几艘破船模型都让八个参赛者翻了个底朝天,再也找不出什么能用的东西了,主持人让两队将收获分摊摆在屏幕前,蓝队所得足足比红队多了两倍。
主持人默默汗颜了一把,心说还好红队起码找到了钉子锤子斧头绳子,不然怕是连个遮阳挡雨的棚子都搭不起来,几位大明星得睡在泥地上风餐露宿一周了。
第 19 章、三、海墓03
时过正午,太阳直晒之下,气温已经超过了三十七度,众人在泡在浅滩里的几艘破船模型里钻出钻进了许久,衣服鞋袜全都湿透了,又被烈日生生烤干,全身上下一层白花花的盐粒,活像一条条腌晒的咸鱼,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八人提着搜集来的“物资”,跟随主持人来到给他们划分好的营地区域。
所谓的“营地”,其实就是山岗上一块平整宽阔的空地,正面临近滩涂,后面是大片的竹子和热带植物组成的森林,两组划出的区域相距不过十数米,红组靠近东侧,蓝组